記者 | 盧奕貝
編輯 | 牙韓翔
喜茶正醞釀著一場向下沉擴張的巨變。
11月3日,喜茶對外宣布,計劃在非一線城市以合適的店型開展事業合伙業務。
喜茶方面告訴界面新聞,事業合伙建立在在全國門店已全面實行的門店合伙人機制基礎上,這個機制可被簡單理解為門店分紅機制,以及中后臺給店經理做資源和培訓等,而喜茶會對事業合伙人進行嚴格篩選和充分賦能,并將在品牌、產品、品控、食安、營運、培訓、供應鏈等方面為事業合伙人提供支持。
具體而言,要加盟喜茶,首先最基礎的就是成為一名合格的喜茶員工:在門店工作超過3個月、在技能上必須通過門店4個崗位的晉升考核、連續3次以上通過現有門店標準的食安品控督檢考核,獲得店長任職能力;成為事業合伙人后也要求必須在門店全身心投入日常經營。
從2012年開在廣東小城江門的街邊小店,發展到如今在70多個城市運營超800家門店,這10年里喜茶一直走的是直營路線。外界曾有不少對喜茶的總結,認為不加盟是其成功的“鑰匙”,但在2019年界面新聞對喜茶創始人聶云宸的專訪中,他表示“從來沒有覺得做品牌跟加盟是矛盾的”。
“我并不是認為我一定要管這個公司,而是我非常確信,尤其是在創業的前幾年,只有我可以把這件事情真正發展起來。因為有了加盟商,當他分管自己的業務,他個人的性格和文化就會影響到那一小塊的所有的員工,最后會體現給消費者,尤其當早期品牌的核心不夠強大時,這很可怕。后期如果像麥當勞這樣核心非常強大了,那核心就可以壓倒加盟商的文化輸出了。”聶云宸說道。

眼下,聶云宸的策略改變能否能順利幫助喜茶走得更遠尚待時間驗證。
但走加盟模式的品牌們已經體現了它們在規模擴張與賺錢方面的效率。
創始于2007年的書亦燒仙草在官網披露了發展大事記,其擴張速度為:2017年,擁有500+家門店,組建華中長沙分公司,重慶、武漢和西安辦事處;2018年,擁有1300多家門店,加拿大多倫多門店開業,開始進入國際化擴張階段;2019年,擁有3000多家門店;2020年,突破5000多家門店;目前已在全國擁有7000多家門店。
在盈利能力上,蜜雪冰城在招股書中寫道,2019-2021年,蜜雪冰城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25.66億元、46.8億元、103.51億元,三年翻兩番;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4.45億元、6.32億元、19.1億元,三年增長近5倍。而走直營路線、早前登陸港股的奈雪的茶(02150.HK)2021年實現營收42.97億元,不到蜜雪冰城同期的一半。
本質上,直營與加盟是兩種不同的生意,但通過海量加盟商分散拓店風險、做供應鏈生意的確有其優勢之處。
而喜茶也為開放加盟試探和鋪墊了許久。
在價格上,2022剛開年,一向被認為是30元區間貴價奶茶代表的喜茶降價了。今年1月,喜茶宣布下調部分產品價格,2月,喜茶又宣布年內不再推出29元以上飲品,并承諾現有產品不漲價,后續更進一步宣布全線新品定價均不超過20元。
在消費環境疲軟的眼下,高客單價的門店模型在一線城市都難以支撐,更不用說下沉市場的接受程度了。而被資本給予厚望、背負增長壓力的喜茶,無疑是需要不斷尋找增量的。
門店方面,近一年來,喜茶已連續進入了哈爾濱、長春、淮安、龍巖、襄陽、臨沂等新城市,但即便如此,在包括新一線及二三線城市在內的喜茶門店仍舊不多,它的基本盤仍大多分布在一二線城市。通過加盟的方式來進攻下沉市場,即能迅速實現擴張,又能分擔擴張的風險,無疑對品牌來說是更現實的選擇。
在業務上,喜茶一方面通過收購、入股等方式對如和氣桃桃、蘇閣鮮果茶這類中端價位區域性品牌進行嘗試和了解,一方面對現有業務條線進行收縮,砍掉了走平價路線的子品牌喜小茶。喜茶方面告訴界面新聞,隨著喜茶價格調整,喜小茶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
眼下,由一線城市走向下沉的喜茶,或將讓新茶飲這個本已競爭漸趨白熱化的賽道更加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