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鰲頭財經 曉敏
見習生丨陳力
近來,電視降價引來了一波熱議。各個尺寸的電視價格都有下滑。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技術的普及,包括電視在內的家電產品價格一直保持下行趨勢,但今年伴隨面板價格的下調和需求端的影響,電視價格下降尤其明顯,上市新品比往年低了幾千元。
幾百元就能入手一臺電視
今年的電視價格低引來了一眾圍觀,各個尺寸電視價格都有所下調。
消費者王女士透露,其幾百元就入手了一臺30多英寸的電視。“雖然體積小,但價格實在太劃算了,放在出租屋里看很合適。”
消費者孟女士也透露,因為價格低,她有了換電視的想法,“很多品牌今年上市的新品價格就很低,幾千元就能換一臺清晰度很高、聲音等各種效果也很好的電視。”
鰲頭財經在北京市多個線下門店走訪發現,多個品牌的電視價格比往年低,一些往年的產品上市一段時間后出現降價,而今年新上市的很多產品定價本身就低。
在天貓、京東、蘇寧等平臺搜索發現,小米很多款電視產品只要幾百元,長虹(600839.SH)、創維(00751.HK)的部分產品同樣幾百元就能入手。例如,創維酷開43P31 43英寸電視售價788元。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幾乎各個尺寸的電視都出現價格下調,例如60-69英寸電視價格下降了1145元,70-79英寸的電視價格下降了2223元,80英寸以上的電視價格下降了3370元。
面板價格下行或是幕后推手
電視價格年年降,而今年價格尤其低很大程度上和面板價格的下行有關。
據媒體報道,面板價格自2021年8月起開始下跌,至今下行周期已延續15個月。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對鰲頭財經表示,“今年電視產品價格這么低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今年以來上游電視面板供應價格持續下跌,且跌幅較大,而面板成本占電視整機成本比例較高,直接影響了電視整機成本的下降,為降價提供了空間。”
除了成本下滑,電視的價格持續下探或因需求端的不給力,廠家通過降價促銷試圖拉動需求。
有銷售人員透露,今年電視廠家促銷力度很大,這幾天廠家的“雙11”預售活動又已開局,電視價格再創新低,這幾天購買電視可以一直保價到“雙11”結束。
TCL方面表示,影響具體單品價格的因素有很多,如產品功能與性能、市場上同類競品價格、促銷等。
數據顯示,我國彩電市場規模從2009年開始快速提升,從當年的3450萬臺增長到2019年的4800萬臺左右。2020年以來,我國電視市場規模開始出現下滑,當年銷量為4450萬臺,2021年銷量又下挫到3835萬臺。
電視價格呈現兩極化特征
不過,雖然電視價格持續下探,但高端大屏市場被持續看好。
劉步塵認為,今年以來電視價格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的特征,入門級產品價格下探至谷底,高端產品價格持續上揚。大家之所以對低價印象深刻,是因為低價確實創了新低,尤其是入門級大屏、超大屏電視,價格確實很低。
“而高端大屏、超大屏價格上揚,一方面新技術的應用更充分,功能更先進,制造工藝水平更高,這部分產品滿足了高端用戶的消費升級需求。”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70英寸以下的多個尺寸(包括32-36英寸、37-39英寸、40-45英寸、46-50英寸、51-59英寸、60-69英寸)電視行業占比都有所下滑,而70-79英寸和80英寸以上電視行業占比有所增長。
市場聲音認為,目前電視市場一個新的特征已經出現,65英寸及以上大屏、超大屏電視增長很快,隨著智能手機市場低迷,預計電視整機銷售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
這需要電視廠家不斷投入技術研發。例如,索尼方面表示,電視產品里畫質和音質是最重要的。索尼通過以芯片為核心、多種領先的屏幕技術,集合索尼屏幕控制技術,包括今年新加入的攝像頭及功能,為用戶帶去索尼最好的視聽和體驗。
TCL方面也表示,公司瞄準“超大屏+中高端”市場,2022年前三季度,TCL大尺寸智屏銷量有明顯增長,65英寸及以上尺寸智屏銷量同比提升63.6%。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多家機構近日發布的10月上旬面板價格數據顯示,電視面板已面臨全面漲價。A股兩家面板龍頭京東方和TCL科技的股價自9月末以來均已上漲超過10%。
這也被外界認為是電視價格上漲的信號。劉步塵提到,電視面板供應價格已基本下探至谷底,依照過去多年電視面板價格走勢的周期性特征,明顯面板供應價格回升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電視整機價格走高的可能性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