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易生活
天涯論壇這個名字,如今幾乎已經被遺忘在了時光里,并且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作為“前朝遺老”的天涯幾乎每一次都是以負面角色出現。此前在2021年5月,天涯因反復出現違規搜集個人信息、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等問題,被工信部予以直接下架處理。日前天涯再一次吸引了外界的關注,則是因為成為了被執行對象、總金額已達1.39億元,其創始人邢明更是已被限高。
成為執行的對象無疑是個極度危險的信號,通常也預示著一家企業的償債能力受到了空前的質疑,以至于曾經的合作伙伴對簿公堂。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天涯”成為“淪落人”幾乎是時代的必然、“食古不化”則是原罪,由于在E世代群體中的知名度約等于零,年輕的網民大多都不知道天涯是干什么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又豈有不敗之理。
早在1999年,拿著炒股賺來的第一桶金,邢明憑興趣在海南創辦了天涯,這個論壇的名字也正是取自海南的名勝“天涯海角”。彼時,天涯同樣而已是依靠用戶的“用愛發電”發展壯大。曾經寧財神的一篇《天涯這個爛地方》,用正話反說的方式將天涯用戶的情深意切娓娓道來,還捧紅了諸如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孔二狗的《黑道風云20年》、熊頓的《滾蛋吧腫瘤君》、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作品,當初更堪稱是當時國內互聯網的高地。
當初,“周公子大戰易燁卿”、 天涯十大詭異事件、3377門、#奇葩小月月#等事件,都讓曾經的天涯同時扮演著如今微博、抖音、微信的角色。在國觀、雜談、鬼話、煮酒論史等版塊里,高質量的帖子更是層出不窮,用戶也積極地在其中旁征博引、各抒己見。如果真的要比較用戶素質,當初的天涯可比號稱是“人均985”的知乎要高得多。
本世紀初可以是天涯的高光時刻,當時其就已擁有300萬的注冊用戶、日活躍用戶更是達到了3萬。別看與當下的互聯網大廠動輒就有數億的注冊用戶與千萬月活,但這已經是建立在當下國內網民已經超過10億的基礎上。而在二十年前,國內市場能夠上網的PC僅還只有3000萬臺。換而言之,彼時幾乎有十分之一的網民是天涯的用戶,以至于其當年還有著“全民話題,天涯制造”這個名號。
既然有著這樣的“夢幻開局”,天涯怎就淪落到如今的地步呢。事實上,天涯的落魄依舊沒能逃出內外雙重因素的打擊,其中內因很簡單,只有一個字:“錢”。
眾所周知,互聯網是一個在資本澆灌下成長起來的行業,從瀛海威、搜狐等最初一批互聯網企業的創立,到如今一眾獨角獸的壯大,資本的身影從未缺席。然而,創始人邢明對于商業的不敏感導致,天涯早期幾乎從未接過來自資本的橄欖枝。
直到2005年,天涯才啟動首輪融資,接受了聯想投資與清科創投等機構的500萬美元投資,此時已是其成立的第六年了。然而,這筆投資反而為天涯的衰落,埋下了伏筆。在進行此次融資前的六年,天涯“用愛發電”的程度比B站草創時期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彼時的天涯可以說是完全依靠義工在支持運營,有著大批的義務管理員與版主。這樣的模式讓天涯的日子過得緊巴巴,但也讓它有了“人情味”。
在接受投資后,天涯開始從“草臺班子”轉向正規的公司化運營,大量此前義務工作的“斑竹”離開,取而代之的則是專職的運營團隊。這種方式改變了天涯的基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用戶根基。邢明對在多年后是這樣評價天涯這一變化的,“由一個運營人員去判斷帖子的好壞、并決定它的權重是可怕的,因為他的判斷未必準確。”
用愛發電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危機感也促使天涯想要借助資本的力量。可問題是天涯的動作太慢,以至于用戶共治的社區文化已經形成,且這一特質促成的內容生態反過來成為了其核心競爭力。緊接著,天涯在另一個至關重要的選擇題上做出了錯誤回答,那就是上市。彼時天涯在身為股東的谷歌方面促使下,計劃在納斯達克IPO,并在2007年搭建好了上市前所需的VIE架構。
遺憾的是,2008年谷歌就退出了中國市場,曾經主導與天涯合作的李開復辭職,使得其赴美上市計劃擱淺。同年,國內的創業板開始征求意見,天涯也選擇了沖擊創業板,但此時VIE架構就為在國內上市的攔路虎。結果在天涯拆除VIE架構的這段時間里,創業板的門檻大幅提高,使得天涯失去了上市的機會,并且這一等就到了2015年。
而缺錢這一問題,緊接著就讓天涯在面對“外因”時束手無策。
當時,天涯或者說所有衰落的BBS都可以歸因為,錯過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轉型的機會。此前BBS的興盛靠的是內容,而這些優秀內容則誕生于彼時BBS上“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基調,無論是天涯、貓撲,還是西祠胡同,彼時都匯聚了大量的高素質用戶。而那個時候由于電腦很貴、網費也很高、互聯網技術并未普及,就導致能夠在BBS上發帖的用戶既要有經濟基礎,大多還受到過高等教育。
再加上BBS這種形式,就是給用戶用長篇大論的文字交流而設計。隨著上網成本的降低、網民群體不斷擴大,更加普適化的互聯網產品也開始出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微博,畢竟長篇大論的門檻相對較高,但打幾十個字來分享日常就很容易了,至于短視頻這種更加簡單粗暴的產品就更不用提了。
然而BBS本身必然會被時代拋棄的情況下,天涯卻是可以轉型的。然而問題是轉型需要資源,可天涯當時就苦于這一點。無論是模仿微博的“天涯輕”,還是后來開拓電商業務的“天涯客”,最后都無疾而終。到了2017年隨著區塊鏈概念的火熱,通過區塊鏈重構的戰略則成為了這一年天涯的重點。可數字貨幣的礦潮來得快去得也快,2018年加密貨幣泡沫破裂,開啟了為期兩年的熊市,區塊鏈在國內市場迅速退燒,也宣告了天涯的最后一次掙扎以失敗告終。
在屢次錯失機會后,命運也已不再眷顧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