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京亞
全球企業IT支出的放緩正波及云計算領域。
據Canalys統計,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云基礎設施服務支出達631億美元,同比增長138億美元,年增長28%——這也是該數字首次跌破30%。其中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微軟Azure和谷歌云仍然是前三大供應商,占全球云支出的63%,合計增長33%。
“在經濟衰退的影響下,企業客戶往往選擇通過減少IT預算來降低運營風險。”Canalys副總裁Alex Smith認為,盡管獲得了大額訂單,且還有積壓的合同需要履行,但由于一些客戶對經濟前景保持謹慎態度,項目延遲不可避免,云計算供應商的增長將受到限制。“頭部云廠商將面臨成本上升和收入增長放緩的困境,這可能導致其2023年的規劃更加保守。”

根據Canalys分析,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對云服務市場的影響明顯,大多數頭部云廠商本季度的收入都未能達到預期,天價利潤出現縮水跡象。
7月28日,AWS報告的二季度營業利潤率為29%,是亞馬遜零售業務的四倍,而第三季度這一數字僅為26.3%,同比環比都大幅下降,也低于市場預期29%的水平。AWS稱,利潤率下滑通常是行業增速放緩、硬件改進變慢等因素,但本次是美國市場的IT支出增長放緩,抑制了云計算的利潤釋放能力。
疫情一直是推動全球企業采用數字技術的動力,而現在卻成為抑制IT投入的主要原因。
據《財經》報道,亞馬遜、微軟、谷歌三家公司在2022年前兩個季度的收入增速已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在第三季度,被給予厚望的AWS和微軟Azure的營收增速均不及預期,前者營收同比增長27%,遠低于市場預期的32%,失速嚴重。微軟Azure的營收增速也放緩至35%,要知道,從2020年開始至上一個季度,Azure的增長一直保持在45%以上。唯有行業老三谷歌云保持了48%的較高水準,雖然谷歌云業務至今未實現盈利。
在巨頭們普遍疲軟的第三季度,谷歌云將其在全球云服務市場的份額提高到9%。除了在消費行業的優勢之外,其還贏得了一些公共部門和政府的商機,例如在亞太地區的馬來西亞、泰國和新西蘭新建多個谷歌云區域。
全球云計算市場競爭已行至白熱化階段,但仍未出現贏者通吃的局面,這引得巨頭們仍在花大力氣投入這一領域。在過去12個月中,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總計投資了近1200億美元,主要花在數據中心和服務器上。
在部署雄偉的云服務計劃之時,認清行業未來可能的走向也很重要。《經濟學人》分析稱,企業最初采納云計算是為了獲得靈活性并削減數據中心的開支,現在,基于云服務的高級分析技術可以為客戶提供新的功能,這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落實到統計側,有跡象顯示全球制造業的IT支出已大半分配給了AI領域,云計算巨頭們也在根據這一趨勢作出相應調整。
谷歌云去年公布的一項調查就凸顯出AI在IT投入中的受歡迎程度。該報告顯示,近三分之二的制造商正在依賴AI協助日常運營,其IT總支出的36%被用于人工智能。
Canalys研究分析師章一也關注到了這一跡象,“頭部云廠商試圖通過新產品和技術尋找下一個業務增長點,云服務滲透率的提高激發了廠商對于從云數據中提取價值的思考。未來的云服務市場有望通過云數據和AI來實現新的價值創造。”
考慮到能源成本的上升,Canalys預測,頭部云廠商可能會將他們在歐洲的價格提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