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家電網
“美蘋果店開售智能門鎖、購小米智能門鎖贈臺燈+NFC門卡、京東智能門鎖采用PB指紋、華為再推智能門鎖SE……”,各大巨頭似乎都嗅到智能門鎖的無限商機。
雙十一來臨之際,正是各大廠商摩拳擦掌、各顯“神通”絕佳時機,除了互聯網巨頭、家居巨頭們加大布局,專業智能門鎖頭部廠商也時刻備戰中。
除了為雙十一預熱營銷,德施曼、凱迪士、云鹿等智能鎖頭部企業也于近期得到資本的熱捧,其中,德施曼完成D輪融資、凱迪仕啟動上市之旅、云鹿完成兩輪近億元融資。
據奧維云網,當前中國智能門鎖滲透率不足10%,市場空間巨大,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跨界品牌、新興品牌接踵而至,行業呈現一片繁榮景象。不過,隨著市場競爭的提升,智能門鎖行業無可避免“卷”起來。
巨頭低價搶占市場
“預售到手價不高于699元”是小米某款智能門鎖在雙十一期間展示的價格,據中國家電網發現,除了小米,其他品牌也紛紛打響價格戰,TCL指紋鎖券后僅699元,凱迪仕最低到手價不高于849元,一向以高端定位的德施曼,預售折后最低價也不足1000元。
事實上,除了售價越來越低,智能門鎖市場銷售份額也朝低價位移,根據奧維云網提供給中國家電網數據顯示,在2022年1—8月中國智能門鎖線上市場價格段分布中,800元以下份額為30.1%,同比增長9.8%,而1000元以下的市場份額占比共計達45.1%。
值得注意的是,1500元以下的市場銷售份額中,小米直接占據了頭部位置,2000元及以上由德施曼搶居首位,其次是凱迪仕。而在2022年上半年中,智能門鎖線上市場銷量前三正是小米、德施曼、凱迪仕。
關于智能門鎖價格越來越低,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教授王鵬告訴中國家電網,“當市場處于充分競爭狀態下,智能門鎖生產成本、供應鏈會持續的提升,但售價會持續降低,依然是藍海市場。”
從產品定位來看,各大廠商采取了不同戰略,小米“由低帶高”實現量產,德施曼向低端延申,凱迪仕全面布局。此外,一些互聯網巨頭、家居巨頭更是憑借自身流量而在市場上分一杯羹。
據奧維云網,行業上半年最大的看點便是華為入局,憑借自身品牌效應、技術優勢、用戶基礎以及場景生態的優勢,一舉沖進銷額TOP10中。
從售價上看,華為并未鎖定高端市場,10月25日,華為發布最新智能門鎖SE,在取消了1080P高清貓眼后,價格也便宜了500元,首發到手價僅1099元。
智能門鎖不止鎖門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我國智能門鎖類型從最初的密碼鎖,發展為磁卡門鎖,隨著指紋識別、生物識別等技術的發展,升級為指紋鎖等產品。應用領域從最初的酒店,逐漸進入千家萬戶。
“一些巨頭入局,可能是將智能門鎖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突破口,智能門鎖實際上是打開智慧生活、智慧家居、智慧城市的一把鑰匙,以此為基礎,進行整個生態鏈產業鏈布局,將會產生更大的盈利空間。”王鵬說道。
據外媒報道,10月24日,智能鎖制造商Level宣布推出Level Lock +,并在美國蘋果店開售,這款智能門鎖是蘋果旗艦店銷售的首款支持Home Key的門鎖,用戶需使用Home Key輕觸便可打開或關閉門鎖。
于蘋果而言,此舉正是提高iPhone對用戶的價值,智能門鎖如同開啟智慧生活一把鑰匙,通過進一步推進數字化進程,將用戶日常用品融入數字化設備中,從而加強蘋果手機及產品的不可替代性。
自2020以來,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逐漸走入市場,并在2022年上半年火爆市場。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進入2022年,人臉識別智能鎖份額基本維持在6.5%-7.5%之間;前四月共計銷售人臉識別智能鎖6萬套,占整體份額的6.8%,同比增長173%;銷額1.5億元,占比13.5%,同比增長195%。
資料顯示,3D人臉識別門鎖是采用3D攝像頭為用戶建立毫米級3D人臉模型,并通過活體檢測和人臉識別算法,檢測并跟蹤人面部的特征,與門鎖內存儲的三維人臉信息進行對比,完成人臉驗證即完成開鎖,實現高精準身份認證和無感開鎖。
作為新的風口,廠商們也將3D人臉識別作為重要宣傳方向,新的系列產品具備抓拍、遠程視頻通話等功能,安全性上,甚至擁有銀行級機構雙認證,達到金融支付級別。
因此,智能鎖不再只是守衛家門一道屏障,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副秘書長謝鑫曾表示,智能門鎖行業的發展已從萌芽市場階段進入成熟市場的新階段,這意味著智能門鎖行業已成為家居市場、尤其是智能家居市場的一個重要的獨立分支。
質量頻頻“翻車”?
價格戰之下,智能門鎖的品質成為行業“津津樂道”的話題。
2022年1月,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曾發布智能門鎖比較實驗報告,其中三星、頂固、箭牌等品牌的智能門鎖安全可靠性差。
此外,該報告還提到,智能門鎖出現的問題集中在“標志信息不完整、IC卡易被復制、電路可靠性差、圖像識別功能安全性差、信息安全性差”等。
中國家電網發現,一些購物平臺與社交平臺上,關于智能門鎖差評也不在少數,“指紋反應慢、材質差、電池續航短、聲音太吵、被反鎖在屋里...”,是消費者集中反映的問題。
小紅書“智能門鎖避雷”篇中,小米、三星、飛利浦、凱迪仕、德施曼、鹿客、松下等均無一幸免。對此,王鵬認為,目前智能鎖行業還處于“亂象”狀態,由于是新興行業,行業標準不清晰,也沒有相關的執法工作,消費者合法權益更沒有完全跟進。
營銷方式上,一些廠商為博得知名度而渾身解數,但在產品質量和服務上卻不盡人意。因啟動上市輔導,凱迪仕營銷“翻車”事件再次被提及。
據悉,凱迪仕2021年的營銷投入約為前一年營收的四分之一,達2.5億元,品牌推廣范圍遍及火車站、飛機等,推廣平臺包括視頻直播、央視黃金頻道。
但過度營銷亦暴露凱迪仕的質量問題,除了黑貓平臺涌入大量公司智能鎖的投訴,據《財瞭》報道,有相關經銷商透露,其代理銷售區域,每月銷售200多套智能門鎖,但返修達60套,個別月份達80套,返修率驚人。
據奧維云網(AVC)線上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智能門鎖線上在售品牌超300家,在售機型接近1800款,后續還會更多產品發布。但隨著新興渠道的不斷發展,用戶需求的不斷嚴苛,電商模式也會隨之更新,逐漸進入精細化運作的軌道,優質的品牌、產品、服務,將成為影響成交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