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超出預期,且創歷史新高。這意味著,歐洲央行要讓通脹回到目標水平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歐盟統計局周一公布的初讀數據顯示,10月歐元區調和CPI同比上升10.7%,高于預期的10.3%和前值的10%,同時創下自歐元區成立以來的最大增幅。
當月調和CPI環比上漲1.5%,高于預期和前值的1.2%,為3月以來最大增幅。
剔除波動較大的能源和食品價格后的核心CPI,10月同比增長5%,與預期持平,超過9月時創下的歷史最高4.8%。
當月歐元區核心CPI環比上漲0.7%,低于前值的0.9%。
其中,10月能源成本同比從上個月的40.7%升至41.9%。食品酒類和煙草價格也從上月的11.8%上升至13.1%。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元區通脹大幅上升。由于俄羅斯大幅削減了對歐天然氣供應,歐洲國家不得不從其它地方尋找天然氣,并為其支付更高的價格。
雖然目前歐洲的天然氣存儲量處于高位,并且全球市場上的天然氣價格已從峰值回落,但家庭的能源成本落后于上述變動,仍大幅高于一年前的水平。
由于這些壓力,歐元區的通脹已經超過了美國的水平。在受通脹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民眾紛紛要求支付更高工資,而這反過來又可能導致價格進一步上漲。生活成本的上漲還在歐洲引發了一波抗議浪潮。
萬神殿宏觀經濟(Pantheon Macroeconomics)分析師在研報中指出,對歐洲央行來說,10月通脹再次飆升是一個真正的萬圣節噩夢。
貝倫貝格銀行(Berenberg)經濟學家菲德勒(Salomon Fiedler)表示,夏季CPI持續飆升,再加上國內需求仍具彈性,這意味著歐洲央行可能在12月加息75個基點,而非現在預計的50個基點。
從國別來看,意大利10月整體通脹同比增長12.8%,高于經濟學家預期。德國當月通脹為11.6%,法國為7.1%。還有一些國家的通脹率在20%以上,比如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不同的通脹水平反映了各國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以及他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程度。
歐洲央行上周四表示將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加息,以遏制通脹。該央行在會后發布的聲明中稱,在歐元區利率正常化方面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它“將進一步提高利率,以確保通脹及時回到其2%的中期通脹目標。”
在此次會議上,歐洲央行宣布連續第二次加息75個基點,將關鍵利率從0.75%上調至1.5%,但同時表示了對經濟增長的擔憂。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會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歐元區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有所增加。“歐元區的經濟活動可能在三季度明顯放緩,我們預計今年剩余時間和明年年初將進一步走弱,”拉加德說道。
當天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歐元區19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0.2%,高于預期的0.1%,但遠低于前值的0.8%。
同比來看,歐元區GDP增長2.1%,符合預期,大幅低于前值的4.1%。
到目前為止,歐元區堪堪躲過了衰退,但經濟放緩顯而易見。經濟學家預計,歐元區四季度GDP將出現收縮。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歐洲經濟學家凱寧漢姆(Andrew Kenningham) 表示,歐元區第三季度GDP的增長,并未改變他們對歐元區正處于衰退邊緣的看法,“但隨著通脹率飆升至遠超10%,歐洲央行將優先考慮價格穩定并繼續加息。”
野村則預計,歐洲央行可能會在12月選擇加息75個基點,之后開始放緩緊縮步伐。而巴克萊表示,歐洲央行或在12月就開始放緩加息步伐,預計加息50個基點,然后在明年一季度暫停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