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昊
消費類鋰電池公司珠海冠宇(688772.SH)三季度凈利潤驟降90%。
10月30日晚,珠海冠宇發布2022年三季報,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01億元,同比增長1.2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43.10萬元,同比下降90.60%。
今年以來,珠海冠宇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3.38億元,同比增長8.9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484.14萬元,同比下降89.58%。

對于業績變動珠海冠宇表示,主要是新冠疫情等因素導致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同時材料價格上漲、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及實施股權激勵等因素導致成本費用有較大幅度增長。
珠海冠宇主要從事消費類電池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擁有完善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體系,是全球消費類電池主要供應商之一,應用領域涵蓋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消費類無人機、電動工具等。同時,公司也逐步加快在動力類電池領域的布局。
消費類電池是珠海冠宇的主要營收來源,2021年公司消費類電池約占當期總營收95%。
珠海冠宇在半年報中表示,一方面,國內外反復爆發的新冠疫情、俄烏沖突帶來的全球通脹等因素對消費電子供應鏈的供給端、物流端及需求端都造成較大影響,公司產品需求增長承壓;另一方面,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公司產品銷售價格相對于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導致公司的材料成本壓力無法及時傳導給下游客戶。
珠海冠宇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電池保護板、銅箔、鋁箔和鋁塑膜等,公司鋰電池直接材料成本占總成本的70%左右。
消費電子行業的景氣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珠海冠宇后續業績如何。平安證券10月31日研報認為,消費電子短期內難有大反彈。全球和國內手機市場十分低迷,保有量見頂,換機周期拖長,出貨量下降。IDC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7113萬臺,同比下降11.9%,低迷態勢在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珠海冠宇還面臨存貨跌價計提的風險。8月31日公司公告稱,公司2022年半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共1.04億元,其中存貨跌價準備9287.29萬元。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存貨價值為23.66億元,仍處于較高位。
盡管如此,珠海冠宇還是計劃募資擴產。10月28日公司可轉債發行完成,本次共發行30.89億元可轉債,擬用于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疊片生產線建設項目(總投資14.29億元)、珠海生產線技改及搬遷項目(總投資4.41億元)、鋰離子電池試驗與測試中心建設項目(總投資4.5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9億元)。
珠海冠宇的賬面資金較為寬裕,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23.35億元。
從十大流通股東來看,各路資金對珠海冠宇后續股價走勢看法出現分歧。招商證券、中信證券均增持進入十大流通股東之列,截至三季度末招商證券流通股持股比例為5.07%、中信證券流通股持股比例為1.61%。
多只基金也選擇增持珠海冠宇。其中杜猛管理的上投摩根新興動力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上投摩根遠見兩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合計持有公司流動股4.53%的股份,博時科創板三年定期開放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成份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也都增持了公司股份。
不過也有資金選擇撤退。馮明遠管理的信澳領先智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信澳新能源產業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均減持了公司股份。
10月21日,珠海冠宇沖高回落,截至收盤微漲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