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牛鈺
龍湖集團管理層完成交接班。
10月28日,龍湖集團(00960.HK)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公司創始人吳亞軍因年齡及身體的原因,辭任龍湖集團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董事會主席將由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陳序平出任。
此外,人力資源總經理沈鷹擔任執行董事,副董事長邵明曉從執行董事調任為非執行董事,吳亞軍同時獲任公司戰略發展顧問。
公告發布當日,委任陳序平為龍湖集團董事會主席即生效,同時兼任CEO一職。雖有主席與行政總裁不應由一人同時兼任之規定,但龍湖認為由陳序平兼任首席執行官適宜于現階段發展符合公司最佳利益,將于適當時候考慮兩職位分離。
公開資料顯示,吳亞軍出生于1964年,邵明曉出生于1965年,二人已接近花甲之年,如今年輕的陳序平成為龍湖集團成立29年來第二位董事長,意味著龍湖集團管理層順利完成交接班。
新任董事長陳序平,是位“80”后,畢業于清華大學,是龍湖集團2008屆“仕官生”,屬于龍湖內部造血的職業經理人。
在工程師、工程經理、項目總、投資發展部負責人等職位的歷練后,陳序平于2016年底出任成都公司總經理,2021年7月被任命為集團COO和地產航道總經理,2022年2月被任命為龍湖第三任CEO。
吳亞軍在公司內部對陳序平有極高的評價:“陳序平有很強的方向感,對龍湖文化認同,企業家精神、生意邏輯,組織能力、再到駕馭大系統的能力,都很突出。”
事實上,陳序平從校招生一路升到董事長的歷程,也是龍湖集團去“家族化”走向深度機構化的過程,這正是吳亞軍所希望看到的。
回溯龍湖發展歷史來看,上世紀90年代,吳亞軍和蔡奎從“龍湖花園”項目起家,1993年龍湖集團創立之初,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后從西南一隅走向全國,成為當下國內房地產頭部企業之一,躋身世界500強。
2009年時,為了減少公司的家族企業色彩,作為公司創始人之一的蔡奎辭去公司副董事長及其他公司職務,開啟龍湖集團“去家族化”的第一步。
2011年8月,吳亞軍宣布辭去CEO一職,交由邵明曉接任。邵明曉入職龍湖16年,今年2月被任命為董事會副主席,陳序平則接替邵明曉CEO一職。
吳亞軍、蔡奎及其家族成員現已全部離開龍湖集團管理層,但仍掌握龍湖集團的大部分股權。
在吳亞軍看來,龍湖要真正成為一個機構化的公司,擺脫創業期的特征,創建深度機構化。“深度機構化組織的特征,是不依賴于創始人和精英,而是進一步集團化和職業化。”吳亞軍說。
為實現深度機構化鋪路,龍湖很早就把人才發展放在戰略地位,自2004年啟動第一屆仕官生招聘,至今已有18年歷史。
據龍湖官方數據顯示,80后仕官生(仕官生2.0)等年輕干部逐漸從業務一線走向地區和集團管理團隊。截止目前,仕官生(含仕官生2.0)在龍湖中層管理者中已近200人,高管團隊中占比達20%。
今年以來,“80后”仕官生陳序平帶領年輕的團隊走到臺前。
截至2022年上半年,龍湖集團地產開發共進入了68個城市,為Top10開發商里進入城市數最少的一家公司。陳序平稱,“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做聚焦。”
隨之帶來的是組織的整體增效。比如今年將心業務也進行了整合、合并,比如把酒店業務整合到租賃住房航道來進行統籌管理。今年9月份,龍湖滬蘇公司合并了蘇南公司,精簡組織、整合區域資源的提效動作不斷。
根據2022年中報披露,上半年龍湖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48億元,同比增長56%;核心權益后凈利潤66億元,同比增長6%。
在今年8月的業績會上,吳亞軍并不諱言對陳序平所取成績的滿意,認為其在過去近半年CEO職位上的工作,表現超出她的預期。
此外,根據公告顯示,今年1-9月,龍湖集團累計實現銷售額1455.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7.92%。自7月以來地產銷售情況持續回暖,整個三季度龍湖集團實現銷售額597.5億元,同比實現正向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末至今的一個月時間里,龍湖接連出手,共摘得10幅地塊,在北京、上海、成都、合肥、西安等地均有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