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中國的政策前景可能為股票和固定收益投資者創造有吸引力的機會,現在是思考中國可能對投資者帶來什么影響的好時機”,路博邁新興市場股票高級投資組合經理Conrad Saldanha在最新的投資策略中表示。
該基金經理從宏觀經濟增長、A股估值、氣候轉型、能源改革多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分析。
Conrad Saldanha表示,從長遠來看,中國對“更高質量、可持續“經濟增長的關注,將使得中國市場更具有吸引力。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持續發展,中國在全球投資組合中的權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擴大。雖然A股已經下跌,但我們認為其估值仍有吸引力,并且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復蘇,A股有望反彈。”Conrad Saldanha表示。
日前,路博邁基金董事總經理,量化策略負責人周平博士也接受了界面新聞記者采訪,重點談及了A股的長期投資機會。
周平表示,借用著名投資家鄧普頓爵士的名言,“牛市在絕望中誕生,在懷疑中成長,在樂觀中成熟,在亢奮中死亡”。目前,有些悲觀情緒在投資者當中彌漫,短期的利空消息導致股票大跌,但對于長期的利好因素,投資者卻視而不見,這是熊市的典型特征。從市場交投活躍程度,基金發行,以及各種輿情來看,現在就是投資者普遍感到絕望的時刻。
展望今年四季度和2023年,周平表示,此前的利空因素都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首先,美國的一些領先經濟指標如新房銷售,房屋價格,二手車價格等都已進入下降通道,疊加高基數的影響,意味著美國的核心通脹率有很大概率到明年初會顯著下降,美聯儲的加息周期也會因此停止,從而逆轉今年的全球流動性收緊和美元迅猛升值的趨勢。其次,盡管俄烏沖突何時結束不確定,但能源市場已經趨于平穩,WTI原油價格已經從俄烏沖突剛爆發時的130美元每桶下降到約85美元每桶,歐洲天然氣的價格也比高點有顯著下降,這表明市場已經在逐步消化俄烏沖突的影響。最后,隨著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手段的不斷進步以及病毒本身的不斷演化,有理由相信情況將出現好轉。
從估值水平來看,當前A股的估值處在過去10年的低位。以滬深300指數為例,當前的市凈率處于過去10年最低的5%分位,而風險溢價(股息率-10年國債收益率)處于過去10年的最低分位。同時,分析師對A股明年盈利增速的一致預期是13.74%,與歷史平均水平相當。
“這些數據都表明,當前A股的性價比很高,而這種高性價比恰恰是利空因素和悲觀情緒帶來的,正所謂好價格和好消息不可能同時存在。對投資者來說,好價格才是決定未來投資收益的核心因素。”周平表示。
具體到投資板塊上,周平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投資板塊方面,我們首先看好制造業,特別是高端制造業。”周平表示,中國制造業始終在持續不斷地進行產業升級,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當前正在進行的新能源革命將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并帶來廣泛的投資機會。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目前占全球的能源供給比重仍然很低,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清潔能源的大量使用需要對電網進行改造,并極大地增加了儲能的需求。同時,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將快速替代傳統燃油汽車,并推動汽車的智能化,這將重塑整個汽車產業。
此外,路博邁還看好包含醫藥行業在內的廣義的消費板塊。隨著中國富裕程度的提升,中國人不但對物質消費的品質提出更高要求,也會大大增加服務性消費,比如旅游,娛樂等。以家電為例,盡管傳統大家電的消費增速在放緩,小家電的增速依然較高,且新品種在不斷推出。醫藥行業是長青行業,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小,需求剛性。除了傳統藥物開發和醫療器械制造以外,醫美行業也在蓬勃發展。醫美行業兼具醫療和消費雙重屬性,是消費升級的典型代表。從短期來看,新冠疫情終將過去,因疫情防控而被抑制的消費需求也一定會隨之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