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對動力電池的布局還在繼續加碼。
近日,蔚來在安徽新成立蔚來電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0億元,李斌擔任董事長,由蔚來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天眼查顯示,該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電池制造、電池銷售、電子專用材料研發等。
對此,李斌日前向第一財經回應稱,“汽車廠商做電池是正常的戰略。”
這不是蔚來第一次布局電池制造。去年4月,蔚來在合肥經開區建設汽車產業園 Neo Park,除了規劃100萬輛汽車產能,還有100GWh的電池產能。在投資方面,欣旺達、衛藍新能源背后都有蔚來資本的身影。
同時,蔚來也開始著手電芯、電池包等方面的研發。5月,上海企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平臺披露,蔚來擬在上海投資電池研發項目,包括設立31個鋰離子電芯、電池包研發實驗室,1條鋰離子電芯試制線,以及1條電池包pack線。
在6月的財報電話會上,李斌透露,蔚來正在加大對動力電池相關領域的投入,擁有超過400人組成的電池相關團隊,參與電池材料、電芯與整包設計、電池管理系統、制造工藝等研發,并計劃在在2024年推出800V快充電池包。
去年以來,鋰電材料價格猛漲,讓電動車的成本備受考驗,年初甚至掀起了一股集體漲價潮。而手握鋰礦的企業則賺得盆滿缽滿。
這也讓越來越多汽車制造商發現布局上游材料的重要性,蔚來就是其中之一。對于電池材料漲價,李斌曾抱怨稱,“碳酸鋰漲價的投機性因素更多,供應和需求之間并沒有那么大差距。”
9月,澳洲采礦公司Greenwing Resources宣布,蔚來將以1200萬澳元認購Greenwing 12.16%的股份,促使其加快San Jorge鋰項目的開發。
從最上游的鋰礦,到下游的電池制造,蔚來在短短兩年內布局了電池產業鏈最為核心的部分,試圖贏得主動。加強對電池產業鏈的布局,正在成為頭部汽車制造商的新常態,僅在近期,就有多家公司公開相關動態。
埃安計劃投資109億元設立電池公司,弗迪電池、江淮汽車、安凱客車以及浙儲能源四家達成合作,合建設電池工廠。本田汽車、豐田汽車也在近期公布投資動力電池的動態,投資額都在數百億元。
去年以來,多家電池制造商公布了宏大的擴產目標,并在全球范圍內規劃產地擴產。但從今年的數據來看,寧德時代的壟斷格局并沒有改變。
據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數據,9月,寧德時代裝機量排名第一,市場份額47.80%。在全球市場,據SNE Research數據,1至8月寧德時代市場份額35.5%,排名第一。
在規模上,寧德時代遙遙領先所有對手,這為其壓低成本提供了保障。近期,有消息稱現代考慮從寧德時代采購兩倍數量的電池,原因是其成本低與韓國供應商。
在技術上,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體積利用率達72%,將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至160Wh/kg,三元電池提升至255Wh/kg,實現1000公里續航。同時,有消息稱寧德時代還將在下半年量產磷酸錳鐵鋰電池,其較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更高。
在電池材料價格高企的當下,小規模的產能并不能為公司帶來成本優勢,而且還要在前期投入巨額成本;在技術上,汽車公司又缺乏寧德時代的積累。雙方并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對汽車公司來說,投資電池產業鏈,更多還是為了加深和產業公司的捆綁,增強對電池的控制力,保證供應并壓低成本,同時在面對電池巨頭時,能夠有更多選擇,增強議價能力。
在寧德時代幾乎占據動力電池近半份額的情況下,想要實現這些依然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