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億邦動力網 繆悅
編輯|何洋
總部辦公室位于紐約曼哈頓中城的JS Law 律所,迎來了創辦以來的高光時刻。
合伙人郭智慧告訴億邦動力,其律所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幫助中國賣家打贏了“亞馬遜資金凍結案”的機構,由其代理勝訴的賣家已順利拿到全部的解凍資金。
“這不是個例。我們已經找到可以讓更多賣家打贏官司的方式。我們也將號召更多的亞馬遜賣家參與進來,走向大規模仲裁。如果大獲全勝,這將是美國仲裁史上第一例大規模的商業仲裁案例。”郭智慧的態度篤定,語氣中帶著一絲渴求勝利的興奮。
距亞馬遜史上最大力度的“封號”行動已過去了1年零6個月。
這場聲勢浩大的跨境電商“大清洗”曾波及中國數萬賣家,造成行業預計超千億元損失。從2021年的4月底至6月下旬,包括有棵樹、通拓、傲基、帕拓遜在內的知名頭部賣家,均遭到亞馬遜對其品牌、賬號“雙封禁”的處罰,有甚者被凍結數億元的資金,元氣大傷。
多位年營業額過億的跨境賣家直接飛往美國,試圖和亞馬遜總部溝通,尋求和解改過的機會。老板們去了一波又一波,但對話的大門很快就被關閉,店鋪被凍結的資金也如同泥牛入海,無影無蹤。
除這些頭部賣家之外,大量腰尾部賣家此后也卷入了“生死大逃亡”的漩渦。
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大多被“嚴懲”的賣家已經選擇不再掙扎,有的轉行,有的從頭再來。但也有人執意以“與亞馬遜打官司”的方式翻身,且在漫長的抗爭中,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郭智慧表示,今年律所已幫助中國賣家打贏了3場官司。最近一起是來自東莞的亞馬遜賣家的案件。據其透露,該賣家是一名經銷商,但它背后的品牌商屬于“亞馬遜三杰、華南四大天王、坂田五虎”之一。
美國仲裁委發送給JS律所的勝訴裁決顯示,截至目前,美國法院對該案件的仲裁已經結束。仲裁結果是“亞馬遜協議第二條凍結賣家資金的條款無效”,亞馬遜不僅需要解封該賣家被凍結的全部資金,還需要賠償其12%的利息。
案件勝訴后,被凍結的資金于一個月內(9月),順利交回賣家手中。
美國仲裁委發送給律所的勝訴裁決
聽聞業內傳出好消息,通拓科技的一位高管還發微博感慨:“大大小小更多賬號勝訴可期!華爾街基金都愿意墊付五千美金仲裁費了。按這個節奏看,被封的品牌將掀起一股平反浪潮。”
郭智慧也向億邦動力分享了這一好消息,并細細道來她和團隊、賣家在與亞馬遜斡旋過程中的波折經歷。她還反復強調,“今時已不同往日”。此前,賣家苦于封號后賬上無資金,而仲裁成本又高昂,即便贏了官司也是兩敗俱傷。
但眼下,律師團隊們已找到打贏官司的有效通路,且背后還有雄厚的資本先行墊付仲裁費用。
“中國賣家群體在與海外大平臺的博弈中,不能總是處于被動位置。”郭智慧指出,中國賣家往往不習慣去“抗爭”,但在西方的價值觀體系中,交鋒未必是壞事,只有雙方不斷的“辯論”,才能達到最公正和公平的狀態,才能創造一個更完善的規則、制度和體制。
不遵守平臺規則的賣家毫無疑問有“原罪”在身,但如何判定違規行為的輕重以及制定處罰的力度,則是雙方交鋒的價值所在。
關于JS Law 律所如何幫助亞馬遜賣家打贏這場官司,郭智慧向我們講述了詳細經過,億邦動力整理如下:
01、被封號幾個月也沒敢起訴
從去年4月底開始,一批中國賣家相繼因違反平臺規則而被亞馬遜封禁了賬號和品牌,并凍結了賬戶相應的大額資金。6月下旬之后,封號的規模和量級迅速攀升,影響到上萬賣家的“生死存亡”。
事發后,8月,深圳商務局牽頭開了一個“法律指導咨詢會”,我們和深圳京師律師事務所作為法律顧問,一起探討解決對策。那天,“亞馬遜三杰”、“華南四大天王”、“坂田五虎”(跨境圈內對頂級大賣家的稱號)級別的大賣品牌和經銷商都到場了。
大家都很“懵”,不知道該如何行動。最大的爭議是,要馬上采取仲裁行為,還是等90天后再起訴亞馬遜?
因為亞馬遜曾在封號通知里說,「平臺需要90天的周期來處理消費者的投訴退款,90天后,賣家才能寫申訴信,要求返還被凍結的資金。」所以,在那之前,賣家們也都不敢輕舉妄動。
賣家覺得,“我不想和亞馬遜打官司”,“我怎么打得贏亞馬遜”,“萬一惹怒平臺,以后不和我做生意了怎么辦”,“我還得再付仲裁費、律師費,也實在沒錢了”,“還是算了吧”。
封號之后,亞馬遜凍結了賬號的資金,接著“移倉”。所謂移倉,就是把所有存放在亞馬遜倉庫的貨物都移走,這又會產生“移倉申請處理費”、“貨物遞送費”、“第三方海外倉費用”,甚至“換標簽”的費用。公司運營層面又有裁員、欠租、欠供應商款項、欠服務商費用等一系列連鎖反應。
因此,這批賣家大多面臨著資金鏈斷流、財務困難甚至破產的境地。所以,他們決定“再等一等”,“萬一可以和解呢”。
10月,賣家們開始陸續給亞馬遜寫申訴信。亞馬遜方面回應,需要賣家配合參與“視頻認證”的流程,調研清楚公司背后的法人股東、營業執照,以及一些運營的細節,包括供應商、單據、銀行流水等,以便判斷賬號能否解凍。這一等,又過去了1個多月。
11月、12月的時候,這批賣家陸續收到了亞馬遜方面的回復,大部分還是被認定為從事了違規行為,不予以解封賬號,且繼續凍結資金。
在萬分焦急中等了半年,他們還是沒有等來自己想要的結果。
02、為打贏官司,得找1000個案例去佐證每一細節
這次勝訴的東莞賣家就是在12月的時候找到了我們,決定采取法律手段。
今年1月份開始申訴。仲裁期間就是走正常的訴訟流程,遞交仲裁狀、指定仲裁員、雙方的證據交換、律師取證、出庭、書面答辯(不開庭的時候),而后最終裁決。
從相繼勝利的案件看,仲裁員今年接連做出「亞馬遜協議第二條、凍結賣家資金條款無效」的仲裁。
至于為何勝訴,具體涉及到仲裁案的保密流程,不便逐一透露。但可以說明的是,美國屬于英美法系,中國屬于大陸法系。「在美國打官司,沒有完整的成文法,你可以說亞馬遜違反了哪一條法律條例,所有的點都是用法庭的案例去證明。你找的案例越強悍、匹配度越高,最后贏的可能性就越大。你可能需要找1000個案例去佐證每一個細節。」
在美國找律師打官司,就像找醫生一樣,你得做過上千場類似“手術”,成功經驗至關重要。
尤其仲裁是賣家最后一條“通道”,如果堵死了,基本再無拿回資金的可能。
03、中國賣家不習慣去“對抗”,但規則是越“辯”越明的
我們在幫助中國賣家打官司的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讓人唏噓的故事。
當時有一些賣家并沒有犯所謂的“操縱評論”,而是被“誤殺”的。但有人告訴他們,你如果選擇承認錯誤,就可以解凍一部分資金。這批賣家竟然真的去承認了。為了拿回資金,提什么要求和條件都可以。最后才意識到,即便妥協了,也未必能求全。
從法律層面,「亞馬遜如果將凍結資金最后歸為己有,一般需要證明賣家“違反平臺規定”,且進一步證明該違規行為對平臺造成的實際損失。根據以往的經驗,對沒有操縱評論、也沒有自認違規的賣家賬號,亞馬遜很難提供有力的證據來證明賣家違規。」但如果賣家先一步“自認違規”了,相當于斷了自己的“后路”,案件的推進將變得更加困難。
好在這次勝訴的東莞賣家,并沒有這樣做。
如果賣家們能在去年7月甚至更早些時候就開始行動,可能會有更好的結果。因為7月可以走“緊急程序”。
發生在德國的勝訴案(注:德國一家名為Mi.to Pharm的家族企業被亞馬遜平臺封號,其代表律師隨后上訴,德國漢諾威地區法院最終判決亞馬遜公司的行為屬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就是使用了該途徑。7月起訴,8月就勝訴了,德國法庭命令亞馬遜馬上解凍賣家的賬號、釋放了所有資金,并停止貨物移倉,最終該賣家大獲全勝。
但中國的賣家普遍不習慣去“對抗”。大家還是抱有太多的“幻想”,也沒有足夠的信心。
中國賣家做跨境生意,還是要習慣和適應海外的一些“對抗思維”才行。大家覺得自己有理的話,就大膽的說出來。「中國人以和為貴,但美國人很喜歡argument(辯論、批判性的思考),他們希望通過“辯”的形式去不斷完善現有的規則、制度和體制。這是一個對事不對人的過程。」
04、如果走“大規模仲裁”,背后的美元基金也會參與進來
當然,想與亞馬遜抗衡,也遠非易事。賣家需要花費長時間和精力跟進后續。更關鍵的是,他們的大額資金被凍結后,很難拿出這么多錢去打一場價格昂貴的官司。結果充滿了未知,還可能“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我們就在今年搞了個“亞馬遜大規模仲裁項目”。針對去年被凍結資金的賣家,聯合美國的大所律師團隊,由美國華爾街基金定投墊資5000美元,賣家不需要出任何費用,可以拿回被凍資金的50%左右,周期6個月左右。」
首期打算籌集5000-10000家被凍結資金的賣家店鋪。對于PayPal賬號資金被凍結的(獨立站賣家)也可以一起大規模仲裁。
中國賣家與亞馬遜平臺簽署的協議中,明確不能“集體仲裁(collective arbitration)”,但中國賣家可以采取“大規模仲裁(mass arbitration)”。兩者的區別在于,集體訴訟只有一個案件,但案件中包含了大量的原告,大量的人走同一個案件、同一個程序。而大規模仲裁是“眾多的原告聚集起來,提交了眾多類似的程序”,是被允許的。關于這一點,我們和美國仲裁委確認了,是一個重要的信息。
申請仲裁的亞馬遜賬戶,對站點、賬戶凍結資金數額、經營商品的類型、封店原因都沒有限制。
如果最終走向勝利,這將是美國仲裁史上的第一例大規模商業仲裁案例。
05、中國賣家與平臺間的博弈,處罰的邊界在哪兒?
亞馬遜文化的核心是“用戶至上(Customer Obsess)”,所以當賣家鉆了空子、試探到了規則的邊界,平臺自然會大刀闊斧的治理。
但站在律師的角度,「亞馬遜在劃線的時候,違規行為和處罰程度必須相匹配,才是公平與公正的。“刷單、刷評論”是不對,就好像闖紅燈是不對的一樣。你可以處罰200元,但不能直接開出200萬的罰單。」
“付費邀評”是違反亞馬遜平臺規則的。但滿足一定條件時,美國消費者法案是允許“邀請付費評論”的,譬如被邀請者在寫評論的時候明確表示收到了品牌商的付費承諾。此外,即便有賣家采取過“放置小卡片、邀請顧客評論”的行為,也并不能構成嚴重的欺詐行為。但如果是售賣假冒偽劣商品,性質就非常惡劣了——這是一個違規且違法的行為。
美國講三權分立、講控權。如果未來有更多的案件勝訴,對亞馬遜的強勢地位也是一種控權。以跨境電商目前的發展體量看,中國賣家的權益也應該有保障。
我們希望,中國賣家們能夠站出來,爭取一個更有利的經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