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對于持有醫藥/醫療主題基金的投資者來說,今年可謂格外難熬。在國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下,CXO、CRO、創新藥等細分子行業屢屢遭到暴擊,導致多數醫藥主題基金凈值跌跌不休。這個被公認為“長坡厚雪”的賽道,何時才能再度起飛?
面對同樣的行業難題,卻有基金經理交出了不同的答卷。界面新聞記者統計了規模排名前十位的醫藥主題基金,分析不同基金經理的三季度調倉思路。

具體來看,百億規模的有四只,分別是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和中歐醫療創新、趙蓓管理的工銀瑞信前沿醫療、吳興武管理的廣發醫療保健。鄭磊管理的匯添富創新醫藥在三季度規模為98.01億元。
統計上述10只基金的重倉股可以看到,有“眼茅”之稱的愛爾眼科(300015.SZ)雄踞6只基金第一重倉股。三季度愛爾眼科的股價在28-32元之間波動。藥明康德(603259.SH)、邁瑞醫療(300760.SZ)、泰格醫藥(300347.SZ)、凱萊英(002821.SZ)等龍頭股也是葛蘭、趙蓓、吳興武等基金經理的心頭好。
以工銀醫療保健為例,凱萊英連續12個季度位居重倉股;而愛爾眼科則連續20個季度位居中歐醫療健康的重倉股之列。

對此,在中歐醫療健康三季報中,葛蘭表示,在板塊內部熱點快速輪動的情況下,基金仍堅持以企業的長期投資價值為投資導向,嚴格按照投資框架進行個股選擇,在長期看好的核心創新藥、創新器械,創新產業鏈,醫療服務以及消費性醫療等方向進行了著重布局。
對于四季度市場走向,葛蘭認為,宏觀環境短期仍有不確定性,但行業面對相關不確定性擾動的準備也更加充分,預計仍將是振蕩恢復的趨勢。展望未來,她表示,長期來看,醫藥行業的增長邏輯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創新是行業成長的最為重要的驅動力。經過多年的洗禮,國內創新企業整體研發管線布局更加理性,資源向差異化方向傾斜,甚至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品種誕生。在有大量臨床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的背景下,創新藥及器械都有著廣闊的成長空間。
趙蓓認為,創新藥板塊的下跌確實會影響CXO行業的短期訂單,但長期看我國CXO行業受益于工程師紅利的國際競爭力依然存在,市場份額或仍會提升,即使有周期波動性也依然存在實現較高增速的機會,當前估值或已經較為充分地反映景氣度下行的悲觀預期。醫療服務、藥品、器械、藥店和消費醫療受一定程度的疫情沖擊,但整體影響相對可控,短期沖擊并不影響長期經營趨勢和競爭力。中藥OTC受益于四類藥品的更合理管理,競爭格局的改善以及長期品牌價值的提升,經營趨勢在改善。
趙蓓表示,自己的投資策略是選擇順應產業發展方向的細分領域,通過自上而下判斷與自下而上選股相結合的策略,堅持深入研究、長期持股。三季度在細分領域的布局上做了一些均衡,四季度會延續均衡的思路,依然布局在估值相對合理的中藥、消費醫療、CXO、器械等方向。
有基金經理困于規模而無力調倉,也有基金經理劍走偏鋒選出了獨門重倉股。從今年以來的回報率來看,萬民遠管理的融通健康產業回報率為-11.18%,在同類中脫穎而出。
具體來看,融通健康產業的重倉股避開了愛爾眼科、邁瑞醫療等熱門股,而是選擇了一心堂(002727.SZ)、老百姓(603883.SH)、睿智醫藥(300149.SZ)等市值在300億以下的小市值股票。三季度,該基金新增長春高新(000661.SZ)、康德萊(603987.SH)、東富龍(300171.SZ)等個股。
萬民遠表示,醫藥行業未來在持續調整過后,疊加基本面改善,估值彈性將會特別大,所以優秀公司的安全邊際足夠好,從當前位置往后看會有比較好的收益。
目前,萬民遠對融通健康產業的整體配置思路是盡量降低與醫保的關聯度,選擇具有中長期邏輯的細分賽道,具體包括:CXO、零售藥房、高端器械進口替代、消費醫療以及原料藥,以及中藥。
萬民遠分析,隨著需求、客流底部回升,疊加處方外流及集中度提升,零售藥店發展空間大;受制于醫保控費,未來兩年,國產替代是大趨勢,國產高端器械也是布局方向;消費醫療是兼具“消費”與“醫療”的優質賽道,如眼科、口腔醫療,消費醫療需求相對剛性,未來消費者大概率會消費回補,同時消費醫療的客單價高且不受醫??刭M影響,競爭格局好;近2年來,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下游需求相對比較低,原料藥業績受損,股價處于相對比較低的位置。原料藥具有周期屬性,從周期的角度看,在業績不佳時買入,跟蹤上下游兩大制約因素,改善時股價也會有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