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從主題公園到主題IP,主題IP行業應該怎么玩?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從主題公園到主題IP,主題IP行業應該怎么玩?

從四大市值上億公司看“IP+生態系統”的發展之道。

文|新氪度 

編者按:

文旅極洞察,將以文旅行業為核心研究對象,極致洞察文旅行業的生存和發展之道,找尋成功經驗,旨為中國文旅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少走彎路。

是從主題IP到主題公園,還是從主題公園到主題IP,主題IP行業應該怎么玩?“IP+生態系統”如何玩?有幾條路發展?機會在哪兒?下面讓我們從四大市值上億的文旅公司的發展之路,看IP+生態系統的發展之道。

文旅創研中心特選取文旅行業極具代表性的3大市值上百億的上市公司及1個中國旅游行業的龍頭集團企業即民營企業老大哥為研究對象,秉承文旅行業“3+1”方針全面解讀“IP+生態系統”的發展之道,讓無論你是選擇“國營”or“民營”,“上市”or“非上市”都能有所參考價值。

且看全球主題娛樂協會發布的最新的全球排名前10位的主題公園集團,從中可以看出“迪士尼集團”牢牢占據榜首位置,年游客量1.5億超第二名2倍還要多;比中國上榜的3家總和還要多;其單個年游客量占全球前十年游客總量的近30%。

△2020年7月TEA與AECOM發布的最新全球主題公園集團排名

不可否認迪士尼的成功,眾所周知這與其強大的IP影響力是密不可分的,環球影城能夠成為世界前三也是如此。而排名第二的默林娛樂集團在看到IP的作用力后,也開始發力布局,如收購樂高、杜莎夫人蠟像館以及去年以《小豬佩奇》動畫片為主題打造的小豬佩奇樂園,都是其在IP+生態系統的布局嘗試。

而中國3家上榜的公司在“IP+生態系統”又做了哪些嘗試呢?以及有著“東方迪士尼”之稱的奧飛娛樂,又是如何利用其IP進行產業化布局呢,今天就給大家細致講述一下這四家市值上億公司的IP+生態系統的發展之路。

一、被稱為“東方迪士尼”的奧飛,是如何實現娛樂布局及IP發展的?

(1)“玩具發家”的奧飛,有足夠的IP敏銳意識

1993年,奧飛成立,當時的奧飛只是一家傳統的玩具制造商,這是奧飛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專注玩具”。當時還沒有IP的概念,當時生產了很多很多流行的玩具比如四驅賽車、溜溜球,為了帶動玩具的銷售,奧飛通過購買國外動畫片《四驅賽車》授權在各大電視臺播放,打響了玩具的知名度,然后還在全國舉辦“奧迪杯”四驅車大賽,玩具銷售火爆,這讓奧飛意識到動漫IP對玩具銷售的影響力。因此2004年,奧飛成了“奧飛文化”開始做原創動漫,將“動漫+玩具”的模式發揮到了極致,期間自主原創動漫《火力少年王》將全國悠悠球市場推向了高潮。

屢次成功讓奧飛更加堅信“動漫+玩具”模式的正確性,當時的奧飛就通過自主開發+授權取得兩種方式來不斷增加玩具的種類,并將產業運營與動漫形式創作相結合的模式來不斷擴大動漫IP的影響力。

(2)有原創IP的奧飛,嗅到了“媒體”的重要性

原創動漫IP不斷增多,以及玩具市場不斷擴大,再加上國外動漫的采買加強,讓奧飛成為國內最大的動漫玩具企業。這也加速了奧飛的上市,2009年8月奧飛娛樂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A股上市的首家動漫類公司。上市后的奧飛由于資本的加持,開始布局泛娛樂平臺,因為原創動漫IP增多媒體平臺的需求性就更大,奧飛在嗅到“媒體”重要性后,2010年3月,以9000萬元收購廣東嘉佳卡通影視有限公司60%股權,擁有了“嘉佳卡通衛視”三十年的經營權,現在看來絕對是值得了,奧飛低成本拿頻道,率先實現了“動漫+玩具”,“動漫+媒體”的兩個階段的IP布局,后續又通過收購成功進入移動視頻行業和移動游戲行業,形成了“原創動漫IP+媒體傳播平臺+玩具生產銷售”的一體化流程,完成了從“內容”到“傳播”再到“產品”的IP生態化進程。為下一階段的IP泛娛樂化布局打下來良好的基礎。

(3)想要走向世界的奧飛,開啟IP泛娛樂化布局

2014年成立奧飛影業、進軍影視市場;2015年耗資9億收購最大的國產動漫平臺有妖氣,為全齡段人群提供動漫娛樂體驗,增加受眾覆蓋面;隨后展開了一系列收購行動,花費幾十億大規模收購教育、影視、后期、科技類等近20家公司,為后期泛娛樂化布局做準備;投資掌閱科技搭建內容生態圈;入股《大圣歸來》,投資電影《美人魚》成功登頂內地票房冠軍、好萊塢影片《荒野獵人》斬獲奧斯卡等重量級獎項……奧飛的這一系列的舉措,證明了奧飛立足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的決心,以及基于IP為核心的發展戰略的形成。

2019年奧飛加快“IP+全產業鏈”的進程,奧飛在4月8日“2019年IP生態變現大會”上,也發布了最新的IP生態規劃,公布了奧飛2019年的全新精品IP、全媒體矩陣布局、學齡前兒童與家庭領域、多元化體驗業態等重點策略。內容上基于原創IP的大電影《超級飛俠》《貝肯特工熊2》等等也會陸續上映,傳播上奧飛將建立“傳統電視媒體+新媒體+線下體驗媒介”全媒體矩陣;產品上,做加盟和聯運實現快速擴張和共贏,6大核心IP的聯動與共贏,跨界授權、聯名合作、學前教育、線上體驗店、原創IP主題樂園等IP+全產業鏈,多類型產品開始增多,奧飛IP+生態系統逐漸完善。

以上就是奧飛26年來的IP發展之道,我們可以看出其專注IP內容缺乏實體,但缺實體就會限制其發展,而主題公園投資大且盈利慢,主題樂園線下場館的展現模式對于IP熱度亦有著反向促進作用,奧飛因此選擇了加盟聯運的形式讓其IP先落地,一起聯動共贏,充分曝光,然后再實現IP+生態系統的逐步發展,而不是直接選擇投資建設主題樂園,這條路不夠大膽,但相對穩健。

二、以奧飛發展為時間軸,我們來看看躋身全球前十的三大文旅巨頭當時做了什么?

由上表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奧飛是最早具有IP意識的公司,2004年就憑借原創《火力少年王》IP,運用“動漫+玩具”的策略來實現銷售的增長,而方特、長隆與歡樂谷則稍晚一些均是在2010年之后才逐漸意識到IP的重要性。下面我們詳細分析下奧飛實現IP產業化的同時三大文旅巨頭在做什么?

(1)從“地產文旅”到“簽約IP”,華僑城積極探索IP與主題樂園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以地產起家的華僑城集團,可以說是文旅最早的嘗試,由于地產本身的土地優勢,再加上強有力的資本支持,錦繡中華、世界之窗等旅游項目的成功,也讓其成為當時中國文化主題公園杰出品牌,廣受好評,游客量連年上升,良好的收益也加速了其發展的進程,1997年華僑城順利上市,上市后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布局主題樂園,長沙世界之窗開業,次年首個大型設備主題樂園“深圳歡樂谷”開園,然后不斷引進大型游樂設備、增加演藝項目、舉辦大型節慶來豐富樂園體驗內容,建立主題公園連鎖品牌歡樂谷布局全國,2016年上海迪士尼開園,華僑城意識到了IP的重要性,歡樂谷簽約原創動漫IP“餅干警長”,以“餅干警長”為原型,在歡樂谷內設計沉浸式情景主題區,在豐富園區二銷產品的同時,也帶動了親子人群和家庭人群擴大了受眾的覆蓋范圍;2019年華僑城牽手奧飛娛樂,聯合打造“超級飛俠”IP實景主題區,通過跨界合作的方式加快IP合作進程,實現IP流量的轉化,實現雙贏。

華僑城通過34年的努力,通過它的地產基因,先布局實體,再布局演藝,最后布局IP,成功成為了中國游客量排名第一的主題公園,與此同時也意識到了地產+文旅的設備型樂園,主要靠大型設備撐起,可復制性較大,文化核心力不夠的問題,開始不斷借助豐富內容IP來實現其旅游生態的布局,有利于中國主題樂園的不斷完善,推動其向正態的方向發展。

(2)從“文化科技”到“IP布局”,方特率先完成“歡樂夢想五環路”

以電子科技起家的華強集團,可以說科技是其核心,1999年華強集團利用VR+AR技術為深圳世界之窗打造的“金字塔幻想館”,開啟了文化與科技合作新方向;2001年研制出世界首座環幕數碼影院,實現了360度完整放映影片,讓其成為一家特種電影設備供應商。之后成立華強文化科技集團成立,開始涉足以科技的方式和手段展現電影文化,并輸出技術,2006年第一個方特樂園第一家重慶金源方特開園,2008年與伊朗簽約布局國外樂園,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主題公園出口國。

2010年方特完成原創動漫《生肖傳奇》等原創動漫IP創作,2012年精品動漫《熊出沒》IP央視播放后大火,2013年方特將“熊出沒”IP相關場景引入蕪湖方特歡樂世界,打造實景主題體驗項目,開啟了文化+科技的主題樂園發展模式,之后華強方特就從“熊出沒”走向內容產業化,深耕電影IP,推出了《熊出沒之過年》《熊出沒之奪寶熊兵》《熊出沒之雪嶺熊風》《熊出沒·變形記》等系列大電影;2019年賀壽電影《熊出沒·原始時代》是《熊出沒》系列的第六步大電影,包括2022年上映的《熊出沒·重返地球》等等都在利用電影不斷深化IP,然后瞄準二三線城市在全國快速布局方特樂園,截止目前13年內已布局完成24個方特主題樂園,雖規模相對較小,但已成為全國數量最多的主題公園,并以IP衍生品作為樂園二銷產品,率先實現了“創、研、產、銷”一體化經營。

方特以“文化+科技”理念打造主題樂園,率先實現了“內容IP+主題樂園”落地,在華強方特的“歡樂夢想五環路”規劃中,劉道強說,“一環路就是打造原創IP,這也是最核心的。二環路是科技,三環路是主題公園,四環和五環是相關衍生品。” 可謂是率先完成了“歡樂夢想五環路”。但“熊出沒”的IP,受眾人群較窄,文化內涵薄弱,缺乏情感依托,期待感不足,也是其亟待解決的問題。

(3)從“酒店樂園”到“全業態IP”,長隆以世界眼光不斷創新行業發展

以酒店起家的長隆,經過30年的發展,從1989年創辦的第一家“香山酒家”到成為中國旅游行業的龍頭企業,其中經歷了幾個重要的核心轉折點。1997年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原名:香江野生動物世界)開業,日接待游客80,000多人,創下了主題公園入園游客數量的新紀錄,是長隆的第一騰飛,也奠定了旅游度假區堅實的基礎,2001年以動物園為基礎隨后長隆以世界的眼光創新“生態酒店”模式,以“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經營理念創造了酒店中庭放養野生動物的全新模式的長隆酒店,2004年開創自駕車觀看散放動物的模式,2006年長隆歡樂世界開園,成為新一代游樂園的典范之作,是長隆的第二次騰飛。

2010年卡卡虎卡通形象IP正式推出,長隆IP意識加強;2014年長隆國際大馬戲,表演場地面積破紀錄;2015年“長隆歡樂萬圣節”單日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創造了長隆主題公園單日入園的全新紀錄;2016年熊貓三胞胎《功夫熊貓3》上映,深化熊貓IP,隨后與與金鷹卡通聯合制作的52集長篇三維動畫片《爸爸去哪兒2熊貓三胞胎之童話次元大冒險》,收視名列前茅;2017年創新玩法,長隆第一屆水上電音節,攜手眾明星引流樂園,童年夏天引入《變形金剛5》IP過暑期,攜國產IP《捉妖記2》過萬圣;2018年牽手騰訊引入全民游戲IP《王者榮耀》過暑假,與世界知名EDC音樂節、草莓音樂節合力引流;2019年再度打造“歡樂萬花節”節慶IP,開啟春季浪漫。

長隆以世界眼光不斷創新行業發展,創新樂園新玩法,從引進世界各地的動物到與世界知名公司聯合打造新一代游樂園,意識到IP重要性后,邀請世界知名公司打造卡卡虎IP形象,開創“馬戲IP”“萬圣IP”“電音IP”等全業態IP,不斷刷新世界記錄。

創作三維動畫IP,深化熊貓IP,與國際知名IP《變形金剛》全民游戲IP《王者榮耀》大型綜藝IP跨界合作,與世界知名音樂節合力引流,將生態IP流量化,一再刷新園區客流高峰,實現流量轉化,粉絲轉化,口碑轉化,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但在樂園形象IP的選擇上,卡卡虎等形象大多用于園區二消層面,IP知名度及傳播度尚且不夠,內容和故事的文化影響力上還有待挖掘。

1、“IP+生態系統”的兩大發展方向

IP的主題公園化無非是由內容到IP再到實體;主題公園的IP化則是先實體再內容然后再IP;到底哪條路才是IP+生態系統“康莊大道”呢?前者需要內容做支撐,知名度決定其影響力;后者需要資金做后盾,客流量決定其營利性。

2、“IP+生態系統”的四條發展之路

IP發展的第一條路“奧飛之路”:內容——知名度IP——IP的泛娛樂化——IP實體化;IP發展的第二條路“華僑城之路”:地產——主題樂園——簽約知名IP——IP流量轉化;IP發展的第三條路“方特之路”:電子科技——文化科技——動漫娛樂——IP+主題樂園——IP生態鏈;IP發展的第四條路“長隆之路”:酒店——度假區——動物IP——演藝IP——節慶IP——跨界IP——綜藝IP——生態IP流量化;

成也IP敗也IP,有IP的路會越走越寬,沒IP的路會越走越窄。

3、“IP+生態系統”的成功發展經驗

每條IP之路都有其成功之道,IP系統的建議須有先內容再延伸實體市場,沒有傳媒力量加持,無法做大;沒有流量的IP,極易發展成二銷;沒有IP的文旅之路,很難保持長期活力;只有不斷完善IP,豐富IP,創新IP,將IP實現多元跨界共贏,打造極具IP價值的生態系統,才能使“IP+生態系統”保持長久的生命力!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從主題公園到主題IP,主題IP行業應該怎么玩?

從四大市值上億公司看“IP+生態系統”的發展之道。

文|新氪度 

編者按:

文旅極洞察,將以文旅行業為核心研究對象,極致洞察文旅行業的生存和發展之道,找尋成功經驗,旨為中國文旅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少走彎路。

是從主題IP到主題公園,還是從主題公園到主題IP,主題IP行業應該怎么玩?“IP+生態系統”如何玩?有幾條路發展?機會在哪兒?下面讓我們從四大市值上億的文旅公司的發展之路,看IP+生態系統的發展之道。

文旅創研中心特選取文旅行業極具代表性的3大市值上百億的上市公司及1個中國旅游行業的龍頭集團企業即民營企業老大哥為研究對象,秉承文旅行業“3+1”方針全面解讀“IP+生態系統”的發展之道,讓無論你是選擇“國營”or“民營”,“上市”or“非上市”都能有所參考價值。

且看全球主題娛樂協會發布的最新的全球排名前10位的主題公園集團,從中可以看出“迪士尼集團”牢牢占據榜首位置,年游客量1.5億超第二名2倍還要多;比中國上榜的3家總和還要多;其單個年游客量占全球前十年游客總量的近30%。

△2020年7月TEA與AECOM發布的最新全球主題公園集團排名

不可否認迪士尼的成功,眾所周知這與其強大的IP影響力是密不可分的,環球影城能夠成為世界前三也是如此。而排名第二的默林娛樂集團在看到IP的作用力后,也開始發力布局,如收購樂高、杜莎夫人蠟像館以及去年以《小豬佩奇》動畫片為主題打造的小豬佩奇樂園,都是其在IP+生態系統的布局嘗試。

而中國3家上榜的公司在“IP+生態系統”又做了哪些嘗試呢?以及有著“東方迪士尼”之稱的奧飛娛樂,又是如何利用其IP進行產業化布局呢,今天就給大家細致講述一下這四家市值上億公司的IP+生態系統的發展之路。

一、被稱為“東方迪士尼”的奧飛,是如何實現娛樂布局及IP發展的?

(1)“玩具發家”的奧飛,有足夠的IP敏銳意識

1993年,奧飛成立,當時的奧飛只是一家傳統的玩具制造商,這是奧飛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專注玩具”。當時還沒有IP的概念,當時生產了很多很多流行的玩具比如四驅賽車、溜溜球,為了帶動玩具的銷售,奧飛通過購買國外動畫片《四驅賽車》授權在各大電視臺播放,打響了玩具的知名度,然后還在全國舉辦“奧迪杯”四驅車大賽,玩具銷售火爆,這讓奧飛意識到動漫IP對玩具銷售的影響力。因此2004年,奧飛成了“奧飛文化”開始做原創動漫,將“動漫+玩具”的模式發揮到了極致,期間自主原創動漫《火力少年王》將全國悠悠球市場推向了高潮。

屢次成功讓奧飛更加堅信“動漫+玩具”模式的正確性,當時的奧飛就通過自主開發+授權取得兩種方式來不斷增加玩具的種類,并將產業運營與動漫形式創作相結合的模式來不斷擴大動漫IP的影響力。

(2)有原創IP的奧飛,嗅到了“媒體”的重要性

原創動漫IP不斷增多,以及玩具市場不斷擴大,再加上國外動漫的采買加強,讓奧飛成為國內最大的動漫玩具企業。這也加速了奧飛的上市,2009年8月奧飛娛樂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A股上市的首家動漫類公司。上市后的奧飛由于資本的加持,開始布局泛娛樂平臺,因為原創動漫IP增多媒體平臺的需求性就更大,奧飛在嗅到“媒體”重要性后,2010年3月,以9000萬元收購廣東嘉佳卡通影視有限公司60%股權,擁有了“嘉佳卡通衛視”三十年的經營權,現在看來絕對是值得了,奧飛低成本拿頻道,率先實現了“動漫+玩具”,“動漫+媒體”的兩個階段的IP布局,后續又通過收購成功進入移動視頻行業和移動游戲行業,形成了“原創動漫IP+媒體傳播平臺+玩具生產銷售”的一體化流程,完成了從“內容”到“傳播”再到“產品”的IP生態化進程。為下一階段的IP泛娛樂化布局打下來良好的基礎。

(3)想要走向世界的奧飛,開啟IP泛娛樂化布局

2014年成立奧飛影業、進軍影視市場;2015年耗資9億收購最大的國產動漫平臺有妖氣,為全齡段人群提供動漫娛樂體驗,增加受眾覆蓋面;隨后展開了一系列收購行動,花費幾十億大規模收購教育、影視、后期、科技類等近20家公司,為后期泛娛樂化布局做準備;投資掌閱科技搭建內容生態圈;入股《大圣歸來》,投資電影《美人魚》成功登頂內地票房冠軍、好萊塢影片《荒野獵人》斬獲奧斯卡等重量級獎項……奧飛的這一系列的舉措,證明了奧飛立足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的決心,以及基于IP為核心的發展戰略的形成。

2019年奧飛加快“IP+全產業鏈”的進程,奧飛在4月8日“2019年IP生態變現大會”上,也發布了最新的IP生態規劃,公布了奧飛2019年的全新精品IP、全媒體矩陣布局、學齡前兒童與家庭領域、多元化體驗業態等重點策略。內容上基于原創IP的大電影《超級飛俠》《貝肯特工熊2》等等也會陸續上映,傳播上奧飛將建立“傳統電視媒體+新媒體+線下體驗媒介”全媒體矩陣;產品上,做加盟和聯運實現快速擴張和共贏,6大核心IP的聯動與共贏,跨界授權、聯名合作、學前教育、線上體驗店、原創IP主題樂園等IP+全產業鏈,多類型產品開始增多,奧飛IP+生態系統逐漸完善。

以上就是奧飛26年來的IP發展之道,我們可以看出其專注IP內容缺乏實體,但缺實體就會限制其發展,而主題公園投資大且盈利慢,主題樂園線下場館的展現模式對于IP熱度亦有著反向促進作用,奧飛因此選擇了加盟聯運的形式讓其IP先落地,一起聯動共贏,充分曝光,然后再實現IP+生態系統的逐步發展,而不是直接選擇投資建設主題樂園,這條路不夠大膽,但相對穩健。

二、以奧飛發展為時間軸,我們來看看躋身全球前十的三大文旅巨頭當時做了什么?

由上表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奧飛是最早具有IP意識的公司,2004年就憑借原創《火力少年王》IP,運用“動漫+玩具”的策略來實現銷售的增長,而方特、長隆與歡樂谷則稍晚一些均是在2010年之后才逐漸意識到IP的重要性。下面我們詳細分析下奧飛實現IP產業化的同時三大文旅巨頭在做什么?

(1)從“地產文旅”到“簽約IP”,華僑城積極探索IP與主題樂園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以地產起家的華僑城集團,可以說是文旅最早的嘗試,由于地產本身的土地優勢,再加上強有力的資本支持,錦繡中華、世界之窗等旅游項目的成功,也讓其成為當時中國文化主題公園杰出品牌,廣受好評,游客量連年上升,良好的收益也加速了其發展的進程,1997年華僑城順利上市,上市后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布局主題樂園,長沙世界之窗開業,次年首個大型設備主題樂園“深圳歡樂谷”開園,然后不斷引進大型游樂設備、增加演藝項目、舉辦大型節慶來豐富樂園體驗內容,建立主題公園連鎖品牌歡樂谷布局全國,2016年上海迪士尼開園,華僑城意識到了IP的重要性,歡樂谷簽約原創動漫IP“餅干警長”,以“餅干警長”為原型,在歡樂谷內設計沉浸式情景主題區,在豐富園區二銷產品的同時,也帶動了親子人群和家庭人群擴大了受眾的覆蓋范圍;2019年華僑城牽手奧飛娛樂,聯合打造“超級飛俠”IP實景主題區,通過跨界合作的方式加快IP合作進程,實現IP流量的轉化,實現雙贏。

華僑城通過34年的努力,通過它的地產基因,先布局實體,再布局演藝,最后布局IP,成功成為了中國游客量排名第一的主題公園,與此同時也意識到了地產+文旅的設備型樂園,主要靠大型設備撐起,可復制性較大,文化核心力不夠的問題,開始不斷借助豐富內容IP來實現其旅游生態的布局,有利于中國主題樂園的不斷完善,推動其向正態的方向發展。

(2)從“文化科技”到“IP布局”,方特率先完成“歡樂夢想五環路”

以電子科技起家的華強集團,可以說科技是其核心,1999年華強集團利用VR+AR技術為深圳世界之窗打造的“金字塔幻想館”,開啟了文化與科技合作新方向;2001年研制出世界首座環幕數碼影院,實現了360度完整放映影片,讓其成為一家特種電影設備供應商。之后成立華強文化科技集團成立,開始涉足以科技的方式和手段展現電影文化,并輸出技術,2006年第一個方特樂園第一家重慶金源方特開園,2008年與伊朗簽約布局國外樂園,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主題公園出口國。

2010年方特完成原創動漫《生肖傳奇》等原創動漫IP創作,2012年精品動漫《熊出沒》IP央視播放后大火,2013年方特將“熊出沒”IP相關場景引入蕪湖方特歡樂世界,打造實景主題體驗項目,開啟了文化+科技的主題樂園發展模式,之后華強方特就從“熊出沒”走向內容產業化,深耕電影IP,推出了《熊出沒之過年》《熊出沒之奪寶熊兵》《熊出沒之雪嶺熊風》《熊出沒·變形記》等系列大電影;2019年賀壽電影《熊出沒·原始時代》是《熊出沒》系列的第六步大電影,包括2022年上映的《熊出沒·重返地球》等等都在利用電影不斷深化IP,然后瞄準二三線城市在全國快速布局方特樂園,截止目前13年內已布局完成24個方特主題樂園,雖規模相對較小,但已成為全國數量最多的主題公園,并以IP衍生品作為樂園二銷產品,率先實現了“創、研、產、銷”一體化經營。

方特以“文化+科技”理念打造主題樂園,率先實現了“內容IP+主題樂園”落地,在華強方特的“歡樂夢想五環路”規劃中,劉道強說,“一環路就是打造原創IP,這也是最核心的。二環路是科技,三環路是主題公園,四環和五環是相關衍生品。” 可謂是率先完成了“歡樂夢想五環路”。但“熊出沒”的IP,受眾人群較窄,文化內涵薄弱,缺乏情感依托,期待感不足,也是其亟待解決的問題。

(3)從“酒店樂園”到“全業態IP”,長隆以世界眼光不斷創新行業發展

以酒店起家的長隆,經過30年的發展,從1989年創辦的第一家“香山酒家”到成為中國旅游行業的龍頭企業,其中經歷了幾個重要的核心轉折點。1997年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原名:香江野生動物世界)開業,日接待游客80,000多人,創下了主題公園入園游客數量的新紀錄,是長隆的第一騰飛,也奠定了旅游度假區堅實的基礎,2001年以動物園為基礎隨后長隆以世界的眼光創新“生態酒店”模式,以“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經營理念創造了酒店中庭放養野生動物的全新模式的長隆酒店,2004年開創自駕車觀看散放動物的模式,2006年長隆歡樂世界開園,成為新一代游樂園的典范之作,是長隆的第二次騰飛。

2010年卡卡虎卡通形象IP正式推出,長隆IP意識加強;2014年長隆國際大馬戲,表演場地面積破紀錄;2015年“長隆歡樂萬圣節”單日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創造了長隆主題公園單日入園的全新紀錄;2016年熊貓三胞胎《功夫熊貓3》上映,深化熊貓IP,隨后與與金鷹卡通聯合制作的52集長篇三維動畫片《爸爸去哪兒2熊貓三胞胎之童話次元大冒險》,收視名列前茅;2017年創新玩法,長隆第一屆水上電音節,攜手眾明星引流樂園,童年夏天引入《變形金剛5》IP過暑期,攜國產IP《捉妖記2》過萬圣;2018年牽手騰訊引入全民游戲IP《王者榮耀》過暑假,與世界知名EDC音樂節、草莓音樂節合力引流;2019年再度打造“歡樂萬花節”節慶IP,開啟春季浪漫。

長隆以世界眼光不斷創新行業發展,創新樂園新玩法,從引進世界各地的動物到與世界知名公司聯合打造新一代游樂園,意識到IP重要性后,邀請世界知名公司打造卡卡虎IP形象,開創“馬戲IP”“萬圣IP”“電音IP”等全業態IP,不斷刷新世界記錄。

創作三維動畫IP,深化熊貓IP,與國際知名IP《變形金剛》全民游戲IP《王者榮耀》大型綜藝IP跨界合作,與世界知名音樂節合力引流,將生態IP流量化,一再刷新園區客流高峰,實現流量轉化,粉絲轉化,口碑轉化,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但在樂園形象IP的選擇上,卡卡虎等形象大多用于園區二消層面,IP知名度及傳播度尚且不夠,內容和故事的文化影響力上還有待挖掘。

1、“IP+生態系統”的兩大發展方向

IP的主題公園化無非是由內容到IP再到實體;主題公園的IP化則是先實體再內容然后再IP;到底哪條路才是IP+生態系統“康莊大道”呢?前者需要內容做支撐,知名度決定其影響力;后者需要資金做后盾,客流量決定其營利性。

2、“IP+生態系統”的四條發展之路

IP發展的第一條路“奧飛之路”:內容——知名度IP——IP的泛娛樂化——IP實體化;IP發展的第二條路“華僑城之路”:地產——主題樂園——簽約知名IP——IP流量轉化;IP發展的第三條路“方特之路”:電子科技——文化科技——動漫娛樂——IP+主題樂園——IP生態鏈;IP發展的第四條路“長隆之路”:酒店——度假區——動物IP——演藝IP——節慶IP——跨界IP——綜藝IP——生態IP流量化;

成也IP敗也IP,有IP的路會越走越寬,沒IP的路會越走越窄。

3、“IP+生態系統”的成功發展經驗

每條IP之路都有其成功之道,IP系統的建議須有先內容再延伸實體市場,沒有傳媒力量加持,無法做大;沒有流量的IP,極易發展成二銷;沒有IP的文旅之路,很難保持長期活力;只有不斷完善IP,豐富IP,創新IP,將IP實現多元跨界共贏,打造極具IP價值的生態系統,才能使“IP+生態系統”保持長久的生命力!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庐县| 叶城县| 抚顺县| 来宾市| 和田县| 泾阳县| 台东市| 洪雅县| 玛纳斯县| 陈巴尔虎旗| 湖口县| 株洲市| 西乡县| 阜康市| 永清县| 新营市| 平南县| 旅游| 固始县| 洛南县| 南郑县| 唐山市| 凉城县| 武城县| 塔河县| 夏河县| 安龙县| 大化| 昭觉县| 贡嘎县| 石柱| 武川县| 四会市| 东海县| 呼和浩特市| 内乡县| 宁阳县| 永康市| 万全县| 大城县|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