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昱茹
編輯 | 牙韓翔
趁新式茶飲行業尚有紅利,茶飲原料供應商鮮活飲品也沖向A股。
鮮活飲品為臺股上市公司鮮活果汁的子公司,主要從事現制飲品配料、果醬和口感顆粒類等產品研發。目前,鮮活飲品供貨于蜜雪冰城、書亦燒仙草和CoCo都可多家茶飲企業,以及瑞幸咖啡及盒馬等零售公司。鮮活飲品也是在德馨食品、田野股份等之后,茶飲咖啡賽道上又一奔赴上市的供應鏈公司。
根據窄門餐眼數據統計,截止2022年6月,鮮活飲品產品在新茶飲品牌(以門店200家以上統計)的滲透率62.70%。
據其招股書顯示,2019-2021Q1鮮活飲品的營業收入增速穩健,7.87億元上漲至10.64億元,2020和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3.22%和30.99%,收入也突破了10億規模。然而,近三年鮮活飲品的毛利率表現卻逐年下滑,從36.84%降至24.50%,其中口感顆粒類產品的銷售價格下降是拖累公司毛利率的主要因素。
毛利率下滑也是現制飲品配料行業近年的共同趨勢,其主要競爭對手佳禾食品與德馨食品的毛利率等都在近年下滑。此外,這種壓力也轉移到了下游。據《2022中國新茶飲供應鏈白皮書》報告,由于市場競爭、原材料成本上升,2021年新茶飲行業綜合毛利率為54.3%,同比下降2.2%。

在茶飲供應商扎堆上市的同時,整個行業也相當內卷。這些公司們都在不斷擴大產能并提升研發實力。
本次沖擊上市,鮮活飲品計劃募資約4.5億元,投入“天津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建成后可新增飲品原料產能2.8萬噸/年;另外還將投資“肇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建成可增產3.2萬噸/年,該公司公告稱,擴產之后生產量可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戶訂單需求。
產能擴張也是當下原料供應行業內眾多的發展趨勢。
在這波供應商上市潮中,德馨食品近期招股投資建設3.8萬噸飲品配料生產基地項目、飲品配料和烘焙產品生產線項目。田野股份也計劃募集的4.75億元,投資建設海南自貿港智能工廠和海南達川熱帶特色產業,項目完成后將新增椰子制品8000噸、風味糖漿1.2萬噸、果蔬制品2.34萬噸的產能。
產能之外,研發技術也是增加公司競爭力的一大關鍵。目前中國現制飲品配料產業產品更新迭代快,從研發到推廣,環節階段多,因此考驗企業是否擁有過硬的研發技術和創新速度。不過從招股書來看,鮮活飲品的研發投入從2019-2022Q1正逐年下滑,分別為1235.53萬元、1160.34萬元、1333.60萬元和326.14萬元,相應的費用率僅為1.57%、1.43%、1.25%和1.62%。
但鮮活飲品以及類似的供應商們最大的隱憂在于,它們在整個茶飲生態系統當中的話語權正逐漸喪失。
如今,隨著新式茶飲不斷擴張,茶飲品牌也逐漸向上游滲透,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體系。
為能有效控制成本,早在2012年蜜雪冰城就成立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搭建了獨立研發中心和中央工廠,2014年搭建了倉儲物流中心,并實行物料免費運送的政策。這成為蜜雪冰城走向全國的開始,也是如今它規模擴張的基礎。2021年8月,蜜雪冰城還成立了重慶雪王農業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主要布局上游莊園,以此來保證供應質量、進一步壓縮成本控制自己對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供應商被拋棄的故事也已經發生。
目前,奈雪的茶等一些茶飲品牌,也在嘗試著目前跨過供應商直接向原材料產地采購產品。而鮮活飲品的同行,德馨食品的合作伙伴福建綠泉食品,直接跳脫德馨食品成為了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的供應商,這使得德馨食品逐漸失去了這幾大主要客戶。
此外,未來這樣的事情可以會更多。一個信號是,喜茶、奈雪的茶這類頭部茶飲品牌,如今都已經開始調整價格來順應消費環境變化。除非它們的供應商能夠研發出門檻極高,市場追捧的原材料,不然單純如鮮活飲品這樣,依靠飲品濃漿這類產品技術壁壘的材料,這些公司的可替代性很高。
而鮮活飲品如果逐漸被頭部茶飲拋棄,它在整個行業里尋找到新的大客戶也并不容易,因為茶飲品牌自身的發展目前已經受限。
當下,茶飲市場隨著整個消費環境發生著變化。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新茶飲委員會發布的《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新茶飲增速增速為26.1%,2021-2022年增速下降為19%左右,新茶飲市場正在經歷階段性放緩。預測未來2-3年,增速將調整為10%~15%。
根據國家統計局2022年10月2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今年1-9月,全國餐飲收入31249億元,下降4.6%。事實上,當下這樣的餐飲消費市場也給未來茶飲的增長增添了諸多不確定性,而寄身于這個茶飲生態之中的供應商們,未來的發展態勢也同樣存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