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昱
在今年9月底成功上市后,萬物云啟動了為期近一個月的穩定股價行動。
10月23日,萬物云發布公告稱,與全球發售有關的穩定價格期間已于10月22日結束,作為穩定價格做操作人的高盛在此期間采取了行使超額配股權、二級市場購入股票等穩定價格行動。
在穩定價格期間,萬物云的股價呈現V字走勢,上周五(10月21日)的收盤價約為46港元/股,雖然仍低于49.35港元/股的發行價,但已回到第一天收盤價的水平。
具體來看高盛為萬物云穩定股價所做的舉措。
首先是行使超額配股權。根據招股書,萬物云共向國際承銷商授出1750.7萬股額外H股,相當于全球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的15%,可由聯席代表于上市日期至2022年10月22日期間隨時行使。
在10月22日,萬物云的超額配股權已獲聯席代表(代表國際承銷商)部分行使,共計認購約1133.47萬股H股份,這部分股份將于10月26日開始上市及買賣。
截至10月22日,聯席代表尚未行使的部分超額配售權失效。
超額配發股份前,萬物云全球發售H股股份數約為1.1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超額配發股份后,萬物云全球發售H股股份數約為1.28億元,占公司總股本的10.9%。
超額配售權又稱“綠鞋機制”,通常有兩個作用,一是在IPO特別順利的情況下,能夠額外增發股份為公司募得更多資金;二是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它能夠護盤,穩定股價。
萬物云超額配售的每股股價為49.35港元,即全球發售時的每股股價,所得款項凈額約為5.55億港元。加上此前全球發售募資凈額56億港元,萬物云上市共募得資金61.55億港元。
很顯然,萬物云的聯席代表行使超額配售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穩定股價。
除此之外,高盛在穩定價格期間內連續在市場上以每股40.1港元至47.1港元的價格買入萬物云共617.23萬股H股。
據公告,高盛在穩定價格期間在市場上的最后一次買入為10月21日,價格為每股46港元。
然而,高盛的護盤并沒有對萬物云的股價起到持續的穩定作用,到10月23日(本周一),受港股大盤影響,萬物云股價受到沖擊,單日下跌幅度達13.91%,收盤價約為39.6港元/股,總市值約為467億港元,比全球公開發售時的總市值蒸發了100多億港元。
不過,此前多家券商對萬物云發布了研究報告,中金公司將萬物云的目標股價定在58港元/股,廣發證券則給了68.53港元/股的目標價。
9月29日上市首日,萬物云發布了2022年中期報告,并附上一封萬物云董事長朱保全的致股東書,解答了投資者多次問及的上市時點問題。
朱保全表示,市場差的時候,價格嚴重低于價值,買到好的標的,可以幫助投資人穿越周期。
他指出,萬科集團在轉型過程中,秉承開發經營服務并重,孵化了物業、物流、商業、公寓等多個業務板塊,這些板塊逐漸成熟,也會綜合運營需求、市場環境等多方面因素,適時考慮逐步走向資本化。
萬科管理層反復強調過,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機上市,是因為其認為萬物云已經從一個“傳統物業公司”變成了一個“城市服務商”。
對于上市后的萬物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街道戰略”, 即圍繞一條街道內服務者可達的20-30分鐘服務圈,打造一個高濃度、高效率服務網絡,這個服務圈被稱為“蝶城”(Onewo Town)。
據招股書,萬物云IPO募資的35%即19.57億港元放在“街道戰略”上,為在選定街道發展萬物云的聚焦濃度戰略及在全國范圍內推行“萬物云街道”模式提供資金。
朱保全表示,萬物云的蝶城模式是“復制-粘貼”模式,錢多就多復制些,錢少就少復制些,隨著蝶城業務的逐步成熟發展,萬物云將能夠通過多個渠道包括商業貸款等靈活地處理資金需求。
股價是多方博弈的波折起伏,真正能決定大趨勢的還是公司的基本面,萬物云的蝶城戰略未來能否成功兌現還需要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