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程大發
編輯 | 翟瑞民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將于2022年10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10月24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舉行記者會,發言人臧鐵偉介紹,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將第三次提請審議。
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曾在2021年12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和2022年4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兩次提請審議。此次婦女權益保障法大修備受公眾關注,一審稿公開征求意見時,曾收到超過42萬條修改意見,二審稿也曾收到超過30萬條修改意見,遠遠高于同期公開征集意見的其他法律草案。
草案二審稿公開征求意見期間,浙江師范大學法政學院院長、中華女子學院原副院長劉夢對界面新聞表示,對婦女人格權的強調是草案二審稿最大的亮點,“一方面,二審稿態度鮮明地強調了婦女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新增了對拐賣婦女等侵權行為的強制報告和排查制度,這是嚴厲打擊拐賣婦女的重要舉措?!?/p>
臧鐵偉在記者會上介紹,根據各方意見,此次草案三次審議稿擬作出多處修改,其中包括強調國家采取必要措施,促進男女平等,消除性別歧視;明確政府應當重視和加強婦女權益保障,壓實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責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強貧困婦女、老齡婦女、殘疾婦女等困難群體的權益保障;對媒體報道侵害婦女人格權的違法行為進行規范,保護婦女的隱私權、名譽權;明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可以聯合工會、婦女聯合會約談用人單位,保護婦女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完善公益訴訟事項范圍。
距離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首次提請審議歷時已近兩年,臧鐵偉表示,此次婦女權益保障法的修改,著力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優化婦女發展環境,保障婦女合法權益。
他表示,修訂草案全面總結經驗,及時將適應婦女權益保障現實需要、實踐證明行之有效、各方面認識比較一致的成功做法轉化為法律規范,不斷鞏固和發展婦女事業取得的成就。同時,在深入開展調研基礎上,著力研究解決性騷擾、就業性別歧視等婦女權益保障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積極應對生育政策調整帶來的挑戰,為婦女更好兼顧生育與事業提供支持,著力優化婦女發展環境。
“(草案)堅持從實際出發,不照抄照搬西方制度做法。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背景、社會背景與法律制度體系下,分析解決中國婦女事業和婦女權益保障領域的問題,不斷完善符合中國國情、與當前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婦女權益保障制度體系?!标拌F偉說。
據介紹,修訂草案在現行法律基礎上,還對婦女在政治、人身和人格、文化教育、勞動和社會保障、財產、婚姻家庭等各方面的權益保障作出更加全面系統的規定,確保廣大婦女依法享有廣泛充分、真實具體、有效管用的權益,為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