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10月23日,坐擁百億市值的上市信托公司陜國投A(000563.SZ)發布2022年三季度報告。
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71億元,同比降低13.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4億元,同比增長5.05%。
此前公布業績快報時,陜國投A分析稱,公司凈利潤增長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續加大轉型創新和內部改革力度,在主動控制融資類業務的同時,積極強化信托主業創新,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受托人報酬率有所增加。同時,公司進一步加強風險防控、不良資產處置,信用減值損失同比有所下降,公司運營安全穩健。
從三季報披露的各項報表數據中,能夠更為清晰地看到其中的變化和原因。
首先從營業收入構成來看,信托主業帶來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的確有所增長,2022年1-9月共實現9.81億元,同比增長6.83%。
但是,投資上的失意把主業帶來的營收增長悉數抹平。1-9月實現投資收益0.92億元,同比減少33.63%,公司稱主要是本期債權投資規模減少導致相關收益減少;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73億元,同比減少179.51%,主要是受資本市場行情影響,公司投資的二級市場股票公允價值較上年同期降低。
好消息是,風險處置仍在順利推進中。1-9月公司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22億元,同比減少48.64%,公司稱主要是本期收回風險項目,沖回了已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這也進一步壓縮了公司營業成本,1-9月營業總支出為4.51億元,同比減少35.45%。
陜國投A的業績表現是信托行業轉型中的縮影。用益信托資深研究員帥國讓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歷史包袱較小、業務團隊構架完成并逐步成熟公司更能夠實現業績增長。“一類在股權投資、證券投資等投資類信托業務大力布局;一類在服務類信托業務方面開展體量相對較大(如資產證券化,家族信托等)。”
陜國投A披露的2022年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底,公司信托資產規模2026.04億元,較年初上升1.64%。上半年,公司募集資金285億元,其中投資類產品發行規模133億元,占比46.8%。
10月21日,陜國投A在投資者關系平臺上答復投資者稱,公司參與省市各種基金,參加秦創原和西安市的支柱產業專項基金等。基金業務未來將與標品信托、資產證券化、服務信托等業務一樣作為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來源。
與此同時,三季度期間,陜國投A也迎來了重要的人事調整。今年5月,原董事長薛季民因到法定退休年齡而離任,總裁姚衛東升任董事長,董事會指定副總裁王曉雁在總裁空缺期間代為履職。8月末,陜西銀保監局正式核準姚衛東擔任公司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從股東情況來看,三季報顯示,個人股東崔景青和法人股東陜西三木城市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新進前十。公司官網顯示,陜西三木城市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創立于2003年,深耕西安十余載,以市政工程,及園林設計、施工為主導業務。
從股價表現來看,陜國投A依舊不受投資者“待見”。公司股價已連續4個季度收跌,2021年四季度至今年三季度以來,單季度累計漲跌幅分別為-1.22%、-2.17%、-0.27%、-7.37%。10月以來,股價走勢有所回暖,截至21日收盤累計上漲3.11%,最新股價為2.98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