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10月21日晚,第二批13只指數增強ETF同時向會里報送了材料,基金管理人包括易方達、匯添富、博時基金、南方基金等一批大型公募基金公司。
從產品名稱來看,易方達、匯添富、博時報送的均是中證500增強策略ETF,南方、鵬華報送的是上證科創板50增強策略ETF,廣發報送的是中證科創創業50增強策略ETF,招商、國泰、華泰柏瑞、銀華報送的則是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華安則上報了滬深300增強策略ETF,嘉實、富國則上報了創業板增強策略ETF。
選擇在10月21日同日報送,為何不同的基金公司卻選擇了不同的標的指數?
有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在選擇標的時,主要考慮了指數的稀缺性。 目前國內的指數和指數化投資均處于戰略發展期,投資端對高質量指數的需求日益強烈,指數化投資將迎來廣闊發展空間。
去年12月,首批5只指數增強ETF獲批并成立,分別是景順長城中證500指增ETF、南方中證500指增ETF、國泰滬深300指增ETF、華泰柏瑞中證500指增ETF和招商滬深300指增ETF。

從操作來看,上述ETF是在對標的指數進行跟蹤的基礎上,通過量化策略精選個股增強收益。從業績來看,除了國泰滬深300增強策略ETF外,其余4只ETF成立至今的回報率均跑贏了業績比較基準。
景順長城基金表示, 隨著境內市場衍生品應用及量化模型不斷成熟,寬基指數增強策略應用場景也更為廣闊。在大資管時代來臨的背景下,這一類產品將成為投資者進行長期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
今年7月份,中證1000指數期貨和指數期權獲批。至此, 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指數均有了相應的股指期貨及期權產品。
“一般而言,指數衍生品上市后,相關產品和成份股的流動性和活躍程度有望提升,與此同時多種掛鉤相應寬基指數的套利策略有望不斷豐富,圍繞衍生品、ETF、做市商等寬基指數投資生態圈將逐漸成形?!?/span> 嘉實基金表示。
博時基金表示, 當前中國居民正在進入資產配置加速的拐點,隨著我國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居民對金融資產的配置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對于普通個人投資者、高凈值客戶和機構投資者,寬基指數增強產品依靠風險分散化、市場容量大、相對透明等優點將獲得青睞。伴隨著寬基指數的投資生態圈不斷完善,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長期投資的力量將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