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奇銳
編輯 | 樓婍沁
擁有路易威登和迪奧等品牌的LVMH集團近日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在截至9月30日的3個月內,收入同比增長19%至197.55億歐元。時裝和皮具部門增長22%至96.87億歐元,手表與珠寶部門則錄得16%的增長。
按地區劃分,歐洲、美國和日本市場增長顯著。歐洲市場和日本市場在報告期內收入分別增長36%和30%,美國市場收入增長11%。除去日本的亞太市場則增長6%,雖較第二季度下跌8%的情況有所好轉,但亞太市場在整體收入中的占比從36%下滑至32%。

同樣的情況也在開云集團財報中出現。
在2022年第三季度,開云集團收入同比增長23%至51.37億歐元。主力品牌古馳收入增長18%至25.81億歐元,在總收入中占比接近60%。圣羅蘭和葆蝶家錄得40%和20%的增長,收入為9.16億歐元和4.37億歐元。包括巴黎世家在內的“其它品牌部門”收入漲幅為17%,錄得9.95億歐元。
全球范圍內,歐洲和日本市場需求強勁,推動季度內收入增幅達到74%和31%。除日本外的亞太市場和北美市場表現平淡,收入增幅分別為7%和1%。開云集團首席財務官Jean-Marc Duplaix稱,中國市場暫未出現明顯轉機。

但也有少數表現突出的奢侈品集團。
根據愛馬仕集團第三季度財報,其銷售收入增長32.5%至31.36億歐元,其中以銷售手袋為主的皮具和馬具部門收入增長21%至13.05億歐元。在不同地區中,美國市場收入增長36.4%至5.36億歐元,亞洲市場收入增長41%至18.53億歐元。
來自意大利的Brunello Cucinelli集團的業績報告也顯示,在2022年前9個月的收入同比增長27.7%至5.02億歐元。其中意大利和歐洲其它地區市場分別增長10.2%和21.6%,中國所在的亞洲市場增長漲22.6%至1.19億歐元。
四個奢侈品集團在亞洲市場展現出了兩種不同的情況。但從整體行業表現來看,LVMH集團和開云集團才是行業多數情況,愛馬仕集團和Brunello Cucinelli集團反而是個例。

愛馬仕和Brunello Cucinelli定位為更具高端的奢侈品牌,通過更高的入門價格來強調產品的稀缺性。受到疫情反復的影響,消費者心態趨于保守,更愿意購買使用稀有材質制作且受流行趨勢影響較小的產品。
此外,這兩個品牌的顧客群體平均收入更高,受到疫情影響也較小。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它們能夠在經濟不穩定期間,依然能夠保持較高的收入增長水平。
而開云集團和LVMH集團則是過去20年里,奢侈品行業全球擴張的典范。它們旗下的品牌通過銷售手袋、鞋履和香水彩妝等產品來俘獲大量中產階層消費者。但這又是對價格最為敏感的人群,當疫情反復,他們也會優先考慮削減高端產品開支。
奢侈品行業的兩極分化現象進一步凸顯。為了維持營收增長,鞏固高收入客戶并提高復購率成為了當前許多奢侈品牌的重點策略。
一方面,品牌通過多次漲價來維護奢侈形象,并以此彌補人工費用增長和匯率變動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界面時尚曾報道,多個奢侈品牌近期相繼開設獨立會員室,為高端客戶群體提供額外服務,以提高銷售轉化率。

回顧過去奢侈品行業的發展歷程,它曾經只在小型富裕人群圈子里流行,在上世紀中期高級成衣以及廣泛的授權業務模式被引入后,逐漸進入到大眾視野。在當代,奢侈品牌開始在大眾場合進行營銷,社交媒體傳播度成為了衡量品牌影響力的標準。
就像電影《穿普拉達的女魔頭》中所述一樣,奢侈品行業的創意理念以及營銷模式深度影響整個時尚行業。盡管奢侈品牌不應和創意以及時尚對等,但整個奢侈品行業的大眾化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各類設計師品牌以及其它相關行業的發展,也改變了大眾對服裝設計這個領域的態度。
而如今消費者對待奢侈品的態度愈發保守,奢侈品行業重回小圈子的趨勢也在出現。若這個趨勢在未來成為主流,奢侈品牌的運作模式也將再度改變,影響也將涉及整個時尚行業。在不確定性籠罩的當下,趨勢可能隨時會變化,但所有品牌都需要做好迎接變化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