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直通IPO 盛佳瑩
“創維計劃利用資本市場的開放性尋求發展,未來可能分拆10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目標百億規模。”去年3月,黃宏生放出豪言,一向激進的黃宏生即使年過半百,也要送10家創維系公司上市。
事實上,黃宏生已擁有創維集團和創維數字兩家上市公司,而創維電器和酷開網絡是后續創維系分拆上市的“排頭兵”。在黃宏生的設想中,上市可以給予管理團隊更多、更大的激勵和發展空間。但讓黃宏生沒有想到的是,創維集團分拆資產推進資本化的進程會如此多舛。
近日,根據創業板官網消息,創維電器終止在深交所創業板的IPO,而酷開網絡則仍停留在上市輔導工作階段,沒有進展。
這位66歲的“創維教父”或許多少有些失意。在創維分拆上市的路上,黃宏生已經謀劃了18年,如今他雖手握兩家上市公司,但距離他的豪言壯志仍有距離。
謀劃18年,頻頻遇阻
事實上,在去年豪言分拆10家上市公司之前,黃宏生很早就有了在資本市場構建“創維系”的想法。
早在2004年,黃宏生就提出了將創維拆分上市的想法。彼時,黃宏生想分拆機頂盒業務,當時機頂盒產業發展迅速,黃宏生認為培育到一定規模后可以作為優質資產分拆上市,拓展融資渠道。
但因為串謀盜竊及詐騙上市公司資產等罪名被判入獄6年,黃宏生的資本計劃不得不中斷。
黃宏生再次回到創維的第一仗,就是提速分拆上市計劃。回歸僅一年后,創維旗下的機頂盒業務(創維數字)借殼華潤錦華在中國A股分拆上市的方案正式公布。
當時,機頂盒業務是創維的第二大業務,與此同時,第三業務液晶模組業務(創維光顯)也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表格,沖刺港股。
按照黃宏生的計劃,創維將“一拆三”,包括主營電視業務的創維數碼、借殼華潤錦華IPO的機頂盒業務創維數字、以及謀求港股上市的液晶模組業務創維光顯。
不過最終,只有創維數字順利借殼上市,成為黃宏生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一直以來,黃宏生被外界稱為“追風”的人。創業三十余年來,黃宏生賣過電視,蓋過樓房,造過汽車,做過光伏,伴隨著他每次的激情“創業”,創維的主營業務也發生了變化。
目前,創維集團的主要業務由多媒體、智能系統技術、智能電器、新能源四大板塊組成。
這也意味著,黃宏生的十年前的分拆計劃已不再適用,但分拆的底層邏輯沒有改變,即核心的子業務獨立上市,例如光伏業務、創投業務、產業園開發及物流業務等項目都是創維如今的新興業務。
不過酷開網絡是在A股分拆上市政策落地后,創維集團啟動的第一例分拆計劃。
2014年,酷開網絡開始獨立運營,負責創維集團智能電視系統運營。酷開網絡也隨之開始獨立融資,2016~2018年期間,酷開網絡相繼獲得三輪戰略融資,投資方均是互聯網大廠,包括愛奇藝、騰訊和百度。
在2018年拿到百度10.1億的戰略融資后,酷開網絡已成為OTT行業內一家估值近百億的獨角獸公司。
酷開網絡也對外界表示獨立上市成為其新目標。
2021年1月,酷開網絡正式啟動其上市的輔導工作,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月底,酷開網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境內上市正式進行輔導備案。或許正是酷開網絡上市輔導的順利推進,才有了兩個月后,黃宏生 “創維系”將“分拆十家上市公司”豪言壯志。
但一年多時間過去, 酷開網絡的上市進展依然停留在2021年10月第三期上市輔導工作,沒有更新進展。
有接近于創維電器IPO的中介機構人士表示,酷開網絡原本也是計劃在2021年之前遞交上市申請,但計劃未成的主因,則是因酷開網絡與創維集團之間的關聯交易比重過高,這難以通過中金公司的內核。
雖然酷開網絡上市遇阻,但并不能阻止黃宏生的分拆計劃,同年年底,創維電器沖刺創業板。但在經歷多輪問詢后,創維電器最終未能順利登陸。
創維電器依賴代工,業績下滑
近日,根據創業板官網消息,創維電器終止在深交所創業板的IPO。在過去的9個月里,創維電器不僅主動、被動的經歷了兩次“中止”,關于創維電器的定位、毛利率等問題多次遭到問詢。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創維電器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85億元、37.39億元和40.0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75億元、1.52億元和1.24億元。
可以看到,雖然創維電器營收保持增長趨勢,但最近兩年凈利潤明顯有所下滑。
造成創維電器增收不增利的情況,與其綜合毛利率的下滑不無關系。
報告期內,創維電器綜合毛利率逐年下降,分別為14.96%、13.19%和11.74%。而同行業其他企業,海信家電、海爾智家、奧馬電器在內的平均毛利率為23.4%、22.93%、21.37%、19.96%,創維電器的整體毛利率較行業平均毛利率低了7~11個百分點。
究其原因,報告期內,創維電器的ODM/OEM業務收入逐年增高,占比分別為49.53%、56.18%和58.22%。
換句話說,創維電器接近六成的收入都來自代工。
除此之外,報告期內,創維電器研發費用投入分別1.36億元、1.37億元及1.51億元,其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70%、3.66%及3.78%,連續三年低于4%。
缺少自身品牌競爭力多依賴代工的創維電器,這兩年也在市場上逐漸掉隊。根據招股書顯示,2021年創維電器冰箱、洗衣機的市場占有率分別僅為3.78%和3.33%。
這讓深交所對創維電器產生了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的質疑。要求創維電器結合高收入、低毛利率,同行業可比公司多為主板上市公司的特點,進一步分析論證自己是否符合創業板創新性要求;同時根據業績的變化,論證是否符合創業板成長性要求。
不難看出,在依賴代工模式加上不斷走低并遠低于同行的毛利率情況下,創維電器“成長性”和“創新性”不足。
不過,黃宏生對分拆上市依然抱有執念,今年年初,創維集團還在年報中表示:“將持續發掘如光伏業務、創投業務、產業園開發及物流業務等項目,并爭取如酷開科技及創維電器一樣發展成潛在IPO項目,繼續提升集團價值。”
創維集團方面相關人士也表示,創維電器仍將繼續推進IPO工作。
此外,黃宏生還計劃創維汽車加速上市。去年,黃宏生首次提出了創維汽車上市計劃,“計劃今年年內申報,希望明年能夠掛牌科創板。”今年創維汽車公開表示將是沖擊科創板上市的攻堅之年。
但目前這些都仍停留在“口號”階段,并沒有實質進展。
從2004年首次提出將創維拆分上市的想法,到如今兩家子公司沖刺IPO遇阻,一向激進的黃宏生在分拆上市的路上也只能慢下腳步,欲速然而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