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oodaily每日食品 Kelly Wang
“輕簡、舒適”是近年來的流行趨向。
無論是吃喝穿衣出行還是生活方式,都無一例外地刮入了這場風潮。興許時尚就是個輪回,興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情物理性地拉閘了都市人的燈紅酒綠,又興許是愈加極端的氣候環境開始威脅著人們的正常起居……無論如何,從個人伊始延展到品牌創新,大眾不再沉溺于堆積著往上“做加法”,反而選擇拂去繁雜,輕裝上陣。
這在“食”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消費人群的迭代使得觀念也發生改變,“少糖、無糖”“少鹽、無鈉”等之類的產品宣傳語此起彼伏,網絡中的控糖人士更是將其中的利弊分析得十分透徹。從奶茶到甜品,從地方菜到速食品,不同的領域都在追趕這股潮流,市場的反饋好,產出的內容自然就更多。
環顧當下的包裝設計,國潮與復古,個性化與二次元,沉浸式與元宇宙,無不映射出當代社會的發展脈絡與消費偏好。而低碳環保日益成為大眾認可的生活方式,也在加速助推產品包裝趨向“輕裝上陣”、“化繁就簡”。當食品包裝也加入這場簡單運算后,得出的解又會有多少呢?
01 解法1:直接去除“多余”外殼
要說做減法,最簡單粗暴的做法莫過于直接去掉飲料瓶上那層花花綠綠的標簽膜。
然而撕掉之后呢?產品、原材料名稱和含量也隨之消失,剩下的不過就是形狀千篇一律的塑料瓶,基本信息被抹去,更別說借外表吸引眼球以做營銷。
最初的解決方案確實沒有標簽。自2018年以來,朝日軟飲(Asahi)就一直在開發無標簽產品。在當年,推出的試銷品就是一款“白花花”的朝日大石水——單瓶僅是應法律要求在不干膠貼紙和瓶蓋上印上回收標記,必要信息(如原材料名稱和含量等)則全部印在整箱外部紙板上,并最終通過電商渠道進行整箱水的售賣。2020年,天然水無標簽瓶(Asahi Oishii Mizu)再次更新——回收標簽進一步被去除,回收標記被直接雕刻在瓶上;同時為了盡可能減輕紙箱的重量,外層紙箱還被改成了“友好的把手”造型。這樣一來,通過去除(干膠)標簽,朝日公司每年即可預計減少 7 噸樹脂用量。
圖片來源:www.asahiinryo.co.jp
事實勝于雄辯。此后不久再次更新的“「朝日十六茶」PET 630ml 直接標記瓶”自推出以來,就接連獲得了顧客們的積極評價,并在2022年日本包裝大獎上榮獲“飲料包裝獎”。
作為業界首個“完全無標簽”產品渠道拓展的一員,「朝日十六茶」不再使用傳統無標簽產品上用于貼標簽的封口和頸圈,也不摻入墨水等其他顏料進行涂抹,而是采用理光激光打標技術,直接通過激光對PET瓶的表面進行加工。雖然都是“雕刻打印”,但與激光雕刻技術不同的是,激光打標可以永久修改作業對象而無需去除表面干擾材料。技術人員只需利用透鏡傳輸激光并將其聚焦到零件表面上,當光束與材料表面相互作用時,“雕刻”即可發生,進而在不降低可回收性的同時展示產品的產品名稱、原材料名稱、聯系信息和回收標記。
圖片來源:www.ssnp.co.jp
這樣一來,環保目的就得到完美實現。然而,當市場上類似包裝日漸增多時,產品又如何增強自身品牌的識別度呢?可口可樂認為:醒目的 logo 興許是一個最優解。
今年四月,全新設計的可口可樂和零糖可口可樂首次在日本市場預售發行。兩款新品包裝均采用100% 可回收無標簽 PET 瓶,瓶身僅有 logo“Coca-Cola”的凹陷字樣;同時基于以往產品的熟知度,產品通過瓶蓋顏色進行原味和零度的區分。據官網介紹,新包裝每瓶(350ml)比相同尺寸的傳統無標簽PET瓶輕2g,可減少約 60%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憑借這樣“積少成多”的減碳方式,可口可樂的這款新包裝斬獲2022年日本包裝大獎“包裝設計獎”。
圖片來源:www.watch.impress.co.jp
自 2020 年 4 月以來,可口可樂公司一直致力于無標簽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截止目前,已經開發出8個品牌的18種產品,預計將在2022年減少約26,000 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除此之外,可口可樂也正在努力通過減少塑料的使用量踐行減碳倡議。
02 解法2:明明白白減材、減塑、減重量
如果說去掉標簽,用顏色作區分,都是在做“表面文章”,那么,對包裝材質本身進行減塑,抑或是直接減少材質的面積、體積甚至重量,則是更加“實在”的解決方案。
“Kagome番茄汁”是Kagome公司(カゴメ株式會社)的暢銷品,自1933年發售至今始終深受日本民眾喜愛。雖然已是接近百年的老品牌,Kagome卻一直保持著高水平:2016年被評為“增加好膽固醇”(番茄紅素)的功能性食品,2018年又被認定為“降低高血壓”(GABA)的功能性食品,產品的價值不斷被刷新。與此同時,其更新的腳步也未停止:今年七月,Kagome公司推出了用于無鹽番茄汁(“Kagome Tomato Juice No Salt”)和低鹽番茄汁(“Kagome Tomato Juice Low Salt”)(720ml)兩款產品的100%環保PET瓶,更方便且更易于回收,并由此獲得2022年日本包裝大獎中包裝部門賞的“飲料包裝獎”。
圖片來源:prtimes.jp
這種“智能環保瓶”可以視為傳統PET 瓶的升級版,其可用性和環保性實現了同步提升。與傳統PET 瓶相比,此款包裝采用 100% 再生 PET 材料,減輕了瓶身的重量及厚度,使之比以往更易壓碎;同時,標簽也從傳統PET瓶 的四分之七長度更改為四分之五長度,并變得更薄以減少塑料的使用量;瓶身通過設置橢圓槽凹痕方便手指拿起薄標簽,更容易撕下標簽進行剝離丟棄或回收;此外,在保持靈動造型的同時,瓶身中央還增加了一個凹槽,以方便消費者進行抓握。
據官網介紹,Kagome計劃在今年9月中旬后對以上兩款產品包裝進行更換,以期將這種“智能環保瓶”覆蓋至旗下系列產品包裝。這家“利用大自然的恩惠開展業務”的老牌企業正在以自己的行動有條不紊地反饋著自然環境,同時發揚光大。
單瓶包裝能減材,組合套裝的包裝也大有文章可做。
當前市面上常見的組合罐裝啤酒——6罐裝啤酒,最初是由朝日啤酒于 1994 年設計推出的。二十多年間,經典的6罐裝外包裝也歷經了多次細節的調整。
時間來到2021年。這一年,朝日啤酒更加顛覆性地對固定包裝進行了改進:為了減輕 6 罐包裝的重量,此次采用的“環保包裝”裁去了保護瓶身的所有紙質包裝,只保留固定罐頭頂部的紙質材料,一舉成為日本首個僅固定罐體上部的“環保包裝”。
通過完全省略過去被認為很重要的廣告功能并將顯示最小化,350ml 6罐裝的用紙面積減少了77%,重量減輕了65%,500ml 6罐裝的紙張包裝面積則減少了81%,重量也同時減輕了73%。若是朝日啤酒旗下所有產品都采用這種包裝,則其每年將能夠減少約 8800 噸的紙張使用量和 7400 噸與材料制造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此同時,由于采用固定罐頭頸部的結構,新的“環保包裝”還具有比以前更大的握持力;增加的側板也使得結構立體化,包裝剛性被提高,即使傾斜或倒置也能保持不散開,消費者可以通過將手指從上方插入孔中進行直接方便的攜帶。如此大膽又成功的開發使得這款“環保包裝”獲得2022年日本包裝大獎“包裝技術獎”。
圖片來源:www.asahigroup-holdings.com
但“用心良苦”非朝日公司莫屬。雖然這款包裝在節省資源和減污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也確實是個顛覆傳統產品的新包裝,不免存在著考慮不周之處。于是,在今年五月,朝日啤酒集中客戶反饋,又在此前基礎上做了三處改動:首先,商品條形碼擴大了 30% 左右,以回應在收銀臺結賬時條形碼難以閱讀的反饋;其次,針對難以從紙質材料中取出罐子的問題,公司添加了如何取出罐子的說明;第三,針對“Asahi Eco Pack”商標的低認知度問題,公司通過制作新 logo和廣告,并通過門店、朝日啤酒公司網站和社交媒體進行新產品的推廣與宣傳造勢。
圖片來源:www.asahigroup-holdings.com
該款改進后的新產品從今年 5 月 31 日起在當地 9 家藥店和超市進行試銷,朝日啤酒又將帶著新包裝重新驗證其實用性及顧客的興趣。據悉,若是得到的反饋良好,公司預計從 2023 年開始全面鋪市。
同樣擁有小身體大能量的,還有青畑株式會社于今年年初更新的“Peanut Whip”和“Choco Whip”兩款環保層壓管包裝。
圖片來源:www.kewpie.com
基于“解決社會問題(食物浪費)”的理念,該款包裝僅使用較少的塑料,更多利用具有阻隔功能的高透明紙作為主要材料;在主要層壓管中使用生物質原料,同時降低材料厚度,由此減少約 9.3% 的塑料使用量,并將制管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約 4.9%。此外,該包裝也將部分用于印刷的凹版油墨改為使用植物來源的生物質油墨。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新產品包裝比傳統產品更薄,但容器的強度、內容物的保存和產品的生產力都仍舊在線,甚至能夠實現商業化。該包裝也借此獲得2022年日本包裝大賽(Japan Packaging Contest)日本包裝學會會長大獎。
03 解法3:內斂含蓄遏制產品損失
相比前面2類解決思路,第三種包裝減法則做得更加“隱晦”,又異常深沉。所謂“大道至簡”,用在此處再貼切不過!
中華食譜里常有“鹽少許,香料少許…”的描述,這對于不常做飯或者正在嘗試新菜品的人而言都是個無解的問題——“少許”到底是多少?而在另一個家庭場景中,袋裝食用鹽的剪裁開口決定了撒鹽量的多少,廚房事故也經常由此而起。
于是,市面上的帶有小孔的調味瓶應運而生。使用量多少可控了,但能否更精確一些?對此,日本鹽業中心旗下的“一撮鹽”給出了答案。針對消費者反映的“菜里放太多或太少的鹽,都會導致風味不佳”的聲音,鹽業中心自主研發了一款特殊承裝瓶,搖一次即可搖出“一撮鹽”(約0.3g),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精確調整鹽的量,而無需稱量。此外,瓶子的灑水嘴也設計出了兩種大小,一種是灑少許鹽的小嘴,另一種是灑很多鹽的大嘴。鹽業中心首創的“防溢功能”(專利申請中)也同時并存,當消費者傾斜小嘴時并搖撒時,瓶口只會一次次撒出“一撮鹽”的量,而無需擔心撒鹽過量。
圖片來源:www.shiojigyo.com
看似小巧簡單的鹽瓶,卻花費了研發團隊兩年多的時間。“不會產生太多鹽”和“搖一搖就能甩出穩定量的鹽”是其最首要也最重要的兩大待解難題。在兩年多時間里,技術人員總共進行了七次大的改進。除了能夠抖出一定量的鹽外,還需特別注意孔的數量、大小和位置,以期使鹽在抖出時不會聚集在一個地方,能適當均勻地分布在食物上;同時,蓋子的開合力度設計也大有講究,一方面要保證即使握力較弱的人也可以輕松打開,一方面又要確保即使容器被撞倒,蓋子也不會打開,鹽也不會隨之撒出。
此外,產品整體的簡單圖案和鮮艷配色也都顯示出大方簡潔的生活方式,而瓶身上的“徽章”靈感也都是來自于西方童話中出現的“魔鏡”,意為“就像魔法一樣,任何人都可以輕松抖出一點鹽”。
小身材蘊藏著大能量,品牌的用心程度由此可見。而作為2022年日本包裝大賽食品包裝部門獎的獲獎產品,撒鹽瓶算得上實至名歸。
04 總結
包裝大獎年年有,今年感受格外多。透視今年日本包裝大獎的眾多獲獎產品,我們明顯感受到低碳環保已經成為最核心的設計理念。無論是去標簽,還是減塑,亦或是通過結構設計達到減少食物浪費的目的,我們都感嘆包裝設計用小細節抓人心,帶來的不僅是實實在在的減塑減碳減少垃圾,而且以這些包裝為觸點,引發公眾對于低碳消費的強烈認同與身體力行。Foodaily堅信,今后的各類包裝大獎中,我們還能看到更多兼具科技創意、生活美學和環保低碳于一身的優秀包裝產品,用它們自己的小身板支撐起一個個未來夢想。
減法不是終點,化繁就簡也從來都不只有一個解和最優解,有的只是像圓周率那樣不能窮盡的無限不循環答案。還在苦悶于包裝設計千篇一律的你,快來一起輕裝上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