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電網
自2021年上半年一路走低的液晶電視面板價格,終于迎來改善,隨著各大面板廠主動減產以應對供需失衡導致面板價格連續下跌的局面,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在10月上旬止跌企穩。
按美元計價,奧維睿沃預計10月75英寸及以下液晶電視面板價格與上月持平;集邦咨詢預計10月四款長期跟蹤的液晶電視面板價格與上月持平。群智咨詢更為樂觀,預計10月四個代表尺寸(50英寸、55英寸、65英寸、75英寸)價格與上月持平,預計32英寸面板和43英寸面板價格均有望在10月上漲2美元/片。
面板廠減產應對,供需情況趨向健康
作為強周期行業,面板產業此前五個季度的下行周期的主要邏輯是供需出現失衡的情況。自2020年以來,由于疫情導致供應鏈中斷,韓廠宣布退出液晶面板產線,加之疫情后居家時間增加、政府退出刺激消費政策導致歐美地區彩電出貨量大幅增長,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上游面板和相關原材料價格上漲。
隨著面板價格上漲,面板廠商擴產,韓廠推遲退出液晶面板產線的計劃,再加上全球經濟衰退、全球彩電市場需求不振的影響,自2021年開始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引發了連續五個季度的下行周期。不過隨著面板廠商減產應對,韓廠再度明確退出液晶面板產線的時間,供需逐漸調整至健康狀態,并在10月企穩。
根據Omdia數據,面板廠商已經連續第五個月調整其產能利用率計劃。2022年6月的產能整體利用率為70%,月環比下降8%,跌倒了近10年新低。7月的產能整體利用率為66%,月環比下降4%。8月由于極端高溫天氣帶來的電力短缺,造成川渝地區面板廠商產線稼動率受到嚴重沖擊。據九月最新追蹤數據,面板廠商9月份乃至今年第四季度的產線稼動率,都將持續維持在低位。產能最大的京東方,8月所有產線平均稼動率約65~70%,;華星光電8月產線平均稼動率月70~75%,9月則將下調約7%至約65%左右的水平。
同時整機廠商將繼續削減采購計劃,2022年三星顯示全部關停/出售LCD產線,LG也宣布在2023年之前退出全部韓國產能。
一行歡喜一行愁
TV面板和彩電作為產業鏈的上下游,上游價格的波動,對下游的成本具有重大的影響,尤其TV面板在彩電成本中占比較大的情況下。自2020年以來,彩電行業受到雙重煎熬,一方面在于TV面板上行周期,價格暴漲導致彩電成本承壓,與此同時疫情以及全球經濟衰退導致,彩電全球需求不振,國內彩電市場已經過了最高點,進入下行的周期中。
兩個因素對彩電行業共同作用,導致彩電行業發展艱難,并進一步導致彩電行業進入怪圈,彩電市場需求不振,價格卻越來越低。家電網主編李韜表示,彩電價格越來越便宜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一方面,上游TV面板價格經歷了五個季度的下行周期,給予了彩電降價的空間。另一方面,彩電市場需求不振,除了彩電需求飽和之外,也有大環境變化的因素,這導致企業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以激活需求,不得不通過降價拉動銷售的增長。
對于彩電行業來說,規模對制造成本具有正向作用,導致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通過降低售價來獲取市場份額的同時持續降低成本,這個過程中不斷降低了彩電的售價。然而近幾年隨著市場最高點一過,彩電市場持續萎縮,這一套競爭模式已經走不動。在TV面板供需趨于平衡的情況下,恐怕會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面板產業的上行周期不會馬上到來,集邦咨詢表示,當前漲價的基礎相對薄弱,如要邁向較為健康的供需狀態,除面板廠必須持續嚴格且謹慎控制電視產線的稼動率外,還需觀察接下來電視銷售結果是否優于預期,這關乎品牌方備貨動能可否延續。只有這樣,液晶電視面板才能完全脫離低迷市況。
不過,在第四季度電視的銷售情況有望轉好,一方面國內國外正在迎來年內的銷售旺季,國內廠商正在積極備戰雙十一,而國外也有圣誕節緊隨其后,再加上廠商積極去庫存,行業庫存有所回落頭部品牌逐漸釋放面板采購訂單。悉三星Q4的液晶電視面板采購量已從原計劃的850萬增加到950萬-1000萬。預計海信、LG、創維、索尼等電視品牌也將跟進備貨并接受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