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新能源成為熱門發展領域。不管是養豬企業,玻璃制造企業,還是傳統房地產開發商,都在以不同方式切入這一行業。
房地產行業由于擁有較長的產業鏈條,能為新能源的發展提供豐富應用場景,這幾年房企跨界新能源產業不斷迸發出新的故事。
前有房企投身造車熱潮,后又有房企因布局新能源發電股價大漲。如中國綠發在資產置換期間,股價不斷狂漲。因計劃投身鋰資源項目,杭州房企宋都股份股價也曾連續八個漲停,員工持股計劃更是高位套現2.2億。
近期,保利資本和碧桂園創投也聯合孵化一家新能源公司,叫保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碧新能源”),引發市場關注。
保碧新能源計劃以分布式光伏電站投資開發為核心,分階段逐步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綜合能源管理服務商。目前,該公司的首個光儲充示范項目已經奠基。
從發展方向來看,房企跨界新能源主要從新能源車和新能源發電領域展開。
前幾年,已有恒大、寶能等十多家房企涉足新能源車領域。近兩年以來,從“碳中和”維度展開,房企大力推進綠色建筑、實施綠色運營,甚至直接布局新能源發電領域。如碧桂園、保利、萬科、萬達、新城控股等開發商的主要切入點為光伏發電。
相比直接下場造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技術成熟、投入相對較小,房企跨界的風險也較小。但新行業有新壁壘,這兩年房企跨界新能源發電領域也面臨一些調整。
跨界新能源發電
新能源主要指風電、光伏、地熱能和海洋能。結合自身業務類型,房企布局新能源領域的切入角度也各有不同。
中指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負責人蔣云峰告訴界面新聞,房企布局新能源發電領域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是,母公司是能源行業出身,如中國電建,廣宇發展,發展速度快,涉獵廣;其二,將新能源作為多元化發展賽道之一,如宋都股份、臥龍地產等進入新能源礦產資源領域。
2021年,響應“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中國綠發完成上市公司資產置換,將主營業務調整為綠色能源投資運營。綠色能源重點布局西北、華東、華北、華南等省區的陸地風電、光伏發電、海上風電項目。
電力工程承包商中國電建也是在2021年成立的新能源集團。目前,中國電建新能源集團新成立了多家子公司,也拿下了多個新能源項目的開發權。
如今年4月,電建新能源集團簽署了投資近100億元的風光儲綜合能源基地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中包括風電、光伏和抽水蓄能。
今年3月,宋都股份公告擬墊資16億元與合作方啟迪清源共同參與西藏珠峰在阿根廷的鹽湖提鋰項目。今年6月,臥龍地產對外公告擬以4.46億元收購臥龍礦業98%股權事項。
而更多的房企,還是圍繞地產出發,結合建筑空間和社區,開展光儲充業務。
保碧新能源定位為綜合能源管理服務商,簡而言之,是利用社區、屋頂資源,拓展光伏電站,儲能,充電樁業務。
這家公司位于上海界龍藝術印刷廠的首個光儲充示范項目的發展計劃是,打造成一個零碳綠能的工業園區,在工廠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作為發電資產、分布式儲能為配套能源儲存裝置、充電樁為能源利用和輸出設備。
萬科、萬達、世茂、新城等房企則是引入光伏發電應用于旗下的商業項目。今年8月,萬達廣場進行對外招標,計劃在河南、山西、湖北、山東4省共建19個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共16.16MW。
2019年,新城控股就曾與國有上市公司金開新能聯合投資了吾盛能源,這是一個能源投資與管理的平臺。該能源公司與新城控股的產業結合點也是分布式光伏發電站。
截至2022年4月30日,新城控股旗下有36個吾悅廣場,已經建成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且并網發電。
根據萬科2021年的可持續報告,萬科也正在對物流園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落地進行研究,旗下的商業品牌印力計劃到2025年在至少10個商場實現太陽能光伏發電,并持續推廣太陽能光伏的應用。
聚焦光伏
從目前房企跨界新能源的發展情況來看,分布式光伏電站是房企投資和開發的第一站。整體來看,這源于新能源光伏產業有政策加持,運營較為成熟,風險較小。
保碧新能源聯席總裁嚴馳晨表示,作為光伏產業鏈的最末端,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直接處于用戶側,可以減少對電網的依賴,減少線路損耗,還能實現發電量就地消化,余量再接入電網,投資小、建設快,當下也更適應產業和國情的需要。
他提到的產業層面是指,國內的行業性碳減排目標且正在不斷地擴大,從高耗能水泥、電力、化肥、冶金等行業不斷擴散至其他行業;房地產行業也正在迎來一場綠色大考。
而從國家政策背景看,今年以來趨勢日益明顯,多地都在堅持并促進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快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加快智能光伏產業創新升級和特色應用,創新“光伏+”模式,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布局。
保碧新能源總經理龐博說,“目前經測算,泛地產產業鏈分布式光伏電站潛在裝機量達46GW,保利發展和碧桂園集團能夠輻射的優勢范圍約5GW。未來,保碧基金將依托資源優勢,以地產產業鏈企業為側重點,通過區域小股東為合作方進行市場化拓展,借助二十余年地產的拓展能力,快速擴張。”
窺一豹而知全貌。大部分房企第一步選擇投資開發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背景和優勢與保碧新能源類似。
蔣云峰對界面新聞分析表示,地產公司做光儲充,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首先是資金優勢。光伏行業相比造車的投入小很多,幾百萬到幾個億都可以運轉。
以保碧新能源項目為例,2020年,碧桂園創投聯合保利資本,發起設立“保碧產業鏈賦能基金”,為項目提供了非常強大的資金后盾。同時保利和碧桂園幾十年地產項目的管理運營積累,也可以移植到光儲充項目中。
其二是供給端優勢。大型地產公司擁有或管理的多類型物業——屋頂或空地,都是光伏發電的良好處所。它們在地產開發過程中,也和當地政府、商家建立了良好關系,有利于洽談使用閑置的屋頂資源供光伏發電使用。
其三是客戶優勢。地產公司銷售或租賃房地產,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而且很多大型地產公司都有自己的物業公司,他們在管的物業里的業主,都是地產公司非常好的可以做光儲充的客戶。
其四是綜合效益優勢。開發商做光儲充,可以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取得綜合效益,如一些小區外部的電容量不夠,大量的新能源汽車無法安裝充電樁。這既能解決這方面的痛點問題,還能提升小區的品質。
小米科技雷軍曾說,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然而,隔行如隔山,房企布局新能源這個炙手可熱的賽道,卻并非一帆風順。
房企投身新能源車熱潮已有多年,目前還未看到具體成效,且已有不少企業已經因造車的大額投入造成公司遇困。諸多房企雖已吸取跨界造車的教訓,但曲線投資新能源發電領域,也會遭受一定阻礙。
比如,臥龍地產因對礦業公司的收購,遭到上交所問詢。布局新能源多年的金科,也在2021年將景峽、煙墩兩個風電場的重資產業務出讓給青島能投。
宋都股份因信息披露違規,收到監管部門的違紀警示,西藏珠峰方面也與宋都股份解除了合作。
宋都股份在提示風險時表示,鋰業領域屬于資源密集型、人才緊缺型的行業,投資成本較高,估值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且宋都股份尚未有鋰業相關的業務,沒有相關的技術儲備,沒有相關的資源及專業團隊。
蔣云峰也提醒,房企布局光伏等新能源產業,要因地制宜開發新能源,處理好與國家電網等原有行業生態中企業的關系,開始進入行業切忌貪大,要腳踏實地,先試點后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