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新能源車企業的造富神話吸引著每一家傳統車企。
對于傳統車企而言,“轉型”將是未來幾年的關鍵詞。且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越來越高,傳統車企的轉型就會越來越快。
前段時間,大眾將旗下的保時捷打包上市。保時捷的上市創下了歐洲近十年以來的IPO紀錄。
據悉,通過保時捷IPO,大眾一舉賣出了保時捷25%的優先股,相當于公司整體股份的12.5%,套現約9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45億元。
此次出售完成后,大眾汽車持有保時捷優先股的流通比例降低至24.2%。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本次IPO之后,保時捷將一躍成為全球第四大造車企業,市值也超過了母公司大眾,不過近期其股價稍有回落,市值也已經被母公司超越。
眾所周知,對比新能源車企,傳統車企目前明顯被低估,除了估值之間的差異,產量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差距。
那么,未來兩年里新能源車的估值是否會回歸合理水平?大眾等傳統車企會不會加快新能源轉型的速度?傳統車企會不會迎來一波估值的修復?
大眾的“小心思”
保時捷IPO,是近兩年車企里比較大的項目。
作為傳統車企里的豪華品牌,保時捷這款車在全球范圍內都享受著不錯的溢價。根據保時捷的招股書顯示,2021年,保時捷一共向全球范圍內的客戶交付車輛共計30萬輛,此數據約占大眾集團總交付量的3.3%。
從數量上,保時捷的交付占比并不算高,但是從營收的角度,保時捷的價值非常明顯了。招股書顯示,2021年保時捷的營收為311億歐元,同比增長15%,增幅為44億歐元,凈利潤為53億歐元,同比增長27%,該利潤占據了大眾集團總利潤的27%左右。
此外,招股書還顯示,2021年保時捷的銷量整體增加了11%,同時這也是保時捷品牌年產量首次突破30萬輛。
從全球角度而言,保時捷銷量的上漲離不開中國市場。數據顯示,2021年保時捷在中國的交付量為9.6萬輛,同比增幅為8%。據悉,中國是保時捷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保時捷首席財務官麥思格則表示,盡管全球經濟形勢嚴峻,但保時捷依舊有信心完成全年390億歐元的目標。
我認為,大眾集團選擇此時分拆保時捷IPO,背后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一方面特斯拉的大漲盤活了全球新能源產業,新能源車的滲透率越來越高,對于傳統車企的擠壓是相當明顯的。另外一方面,因為全球經濟形勢復雜,這兩年全球主流車企的日子并不好過,所以分拆上市之后也可減輕大眾集團的財務壓力。
“瘋狂”套現1360億
在目前的大背景下,傳統車企和新能源的車企之間的估值進一步拉大。
所以拆分、上市是目前大部分主流車企的選擇,對于這些傳統車企而言,其手上有大把的豪車品牌,分拆上市是應對電動化的共同選擇。
近五年以來,中國多家造車新勢力已經通過一定量的量產登陸資本市場,蔚來汽車等品牌也快速地切入歐洲市場,給傳統車企帶來了不少的壓力,尤其是當比亞迪等車企交付數據不斷提高之后,其傳統車企與新能源車企之間的估值更是被進一步拉大。
對于傳統車企而言,這兩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期,如果不能抓住此輪時間窗口,那么將是“災難性”的。一旦新能源車企產能完全跟上,那么傳統車企與新能源車企的鴻溝就再也無法填平。
根據資料顯示,保時捷計劃向電氣化和數字化轉型投資150億歐元,預計到2025年,純電及插混車型的銷量將占到整體銷量的一半,預計到2030年,純電車型的比例計劃達80%以上。
此外,保時捷的上市也為大眾集團帶來了大量的現金流。大眾汽車集團首席財務官Arno Antlitz則表示:“保時捷的上市,為大眾汽車實現電動化戰略提供資金方面發揮了作用?!?/p>
根據資料顯示,此次IPO之前,大眾已經溢價向保時捷-皮耶希家族出售了100.9億歐元的普通股,約合人民幣715億元。
也就是說,在保時捷IPO的進程當中,大眾集團套現了約19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360億元。
加速電動化,全力追趕特斯拉
當下,電動化已經成為全球車企的主流方向了,對于所有的車企而言,這是一張“明牌”。加速轉型新能源就會獲得資本的認可,比亞迪就是最佳的案例。
近兩年,特斯拉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車企,并且將全球第二大車企遠遠地甩在了身后,其市值大約是豐田的3.75倍。對于年交付量不足150萬輛的特斯拉,這樣的差距顯然是傳統車企所不能接受的。
對于傳統車企而言,當下轉型除了資金需求之外,新能源車的滲透也是擠壓傳統車企的主要問題。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大眾此次分拆保時捷之后,還考慮了分拆蘭博基尼的方案,如果未來蘭博基尼能夠分拆上市,那么大眾轉型步伐可能會進一步加速。
大眾此次通過出售保時捷股份獲得了大量的現金,而這些現金也加速了大眾集團入局新能源領域的步伐。
據悉,今年7月大眾成立了PowerCo公司,該公司將負責整個電池價值鏈的活動。根據大眾集團預計,到2030年,PowerCo將與合作伙伴一起投資逾200億歐元發展電池業務領域,年銷售額將超過200億歐元。
綜合而言,傳統車企通過分拆上市正在不斷減少集團新能源化的阻力,對于傳統車企而言,沒有什么比提升估值更為重要的事情了。因此我認為,未來兩三年全球主流的傳統車企將會加速入局,估值從而得以修復。而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能源車企估值也將會逐步回歸到合理水平。
屆時,新能源車市場的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大,一些還未適應市場的傳統車企以及產能跟不上的新能源車企將會被市場無情地淘汰??梢灶A見,再過兩三年新能源車領域將會開啟“紅海”模式,屆時,真正的全球競爭才會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