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戈振偉
10月17日,渣打銀行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顯示,香港的“現狀”及“預期”指數均取得增長,分別升2.8點至42.5,升3點至46.3,這意味著市場對香港營商環境信心及預期改善。
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表示:“隨著香港近期放寬入境旅客的檢疫措施,我們預計香港在未來幾個季度將繼續保持復蘇的步伐,但是受到外圍因素所阻,再加上本地市場受利率上升和房地產市場疲弱所拖累,這些都限制了復蘇的速度和幅度。”
GBAI是首個市場針對粵港澳大灣區營商景氣進行的前瞻性季度調查,以分析區內營商氣氛及跨城市、跨行業之間的協同效應。渣打與貿發局在第三季度合作訪問超過1000家大灣區企業,其中來自香港、深圳及廣州的企業各有200家,涵蓋制造及貿易、零售及批發、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和創新科技行業。
約有一半(49%)受訪者稱近月在物流運輸方面仍受疫情影響,超過九成受訪者指內地近日縮短入境旅客的離境期有助改善情況。八成受訪者則認為內地房地產市場轉弱對經濟絲毫無損或僅影響輕微。
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受訪者較看好亞洲市場尤其是內地,其次為香港和澳門,以及東盟。”
“我們有信心當疫情回穩及商貿活動逐步復常態后,GBAI將有望持續增長;當然,經濟下行、需求放緩、環球市況波動及營商成本增加,仍為企業帶來挑戰。”范婉兒說。
以行業劃分的GBAI行業領域子指數中,金融服務是唯一一個在“現狀指數”及“預期指數”均有改善的行業,分別上升7.9點至47.3和上升9.1點至51.5,顯示大灣區金融服務行業的信心都有所提升。
劉健恒分析稱,主要原因可能包括近期降低銀行“自身借貸成本”、放寬房地產行業限制等寬松政策的實施,有助于銀行緩解與資產質量和貸款增長相關的一些下行風險。
指數跌幅最大的是創新科技,其“現狀指數”及“預期指數”分別下挫了10.7點至39.6和15.3點至46.0。劉健恒解釋:“消費者需求放緩、產能增長強勁、全球庫存量高企,加上本地市場對監管措施收緊的憂慮揮之不去,相信都是指數急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