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伯虎財經 東籬
“旅游就是從一個自己呆膩的地方,去到一個別人呆膩的地方。”
這樣的“交換”,在每年的“十一黃金周”尤為火熱。
不過今年國慶節,這一“交換”趨勢出現逆轉,大家開始深度體驗附近的風景,本地游、周邊游、短途游成國慶出游主流,本地消費也隨之成為假日經濟“主引擎”。
嗅覺靈敏的互聯網大廠自然不會錯過這一商機,攜程“從遠及近”增強周邊服務,抖音“不設邊界”帶貨旅游產品,美團“堅守主場”加碼團購直播。
大廠們“明爭”周邊游的背后,實則“暗奪”本地生活的蛋糕。
01 今年國慶,你“周邊游”了嗎?
這個國慶節你去哪兒了?
相較于往常刷屏朋友圈的“網紅景點”9宮格,伯虎財經的朋友圈今年明顯寂靜了不少,長途旅行的朋友屈指可數,反倒是市內短程徒步線上“人滿為患”。
可不,疫情反復下三天一次的核酸,讓逛街都不再是“剛性需求”了,更何況旅游呢?
大批不愿承受異地隔離的消費者選擇“在家趴窩”,擇機出門。而且,相較于疫情前的遠距離旅行,消費者出于風險考慮,也更青睞城市休閑玩樂和周邊深度游。
據在線旅游平臺攜程統計數據,今年國慶期間本地、周邊旅游訂單占比達65%。去哪兒旅行APP上“本地游”相關旅行產品的搜索量也從10月2日起持續猛增,“國慶不出城玩法”板塊關注人數達百萬。
而“周邊游”并非一時火熱,自疫情暴發以來,國內主要節假日省內游的占比明顯提高。據未來智庫,省內游相比跨省游已形成“碾壓”優勢,比例高達92.4%。
(省內游和跨省游占比變化/未來智庫)
與“周邊游”一同火爆的,還有周邊旅游消費。據攜程統計,今年國慶本地、周邊旅游人均旅游花費較去年國慶節期間增長近30%;人均露營花費為650元左右,較中秋節增長30%左右。平臺上飛盤、皮劃艇、騎行、徒步、劃船、滑雪、騎馬等運動游玩項目銷量也同比增長超400%。
而這就進入了“美團”的地盤——“本地生活”。美團國慶期間消費數據顯示,本地消費占比高達77.4%。
可美團還遠不能坐享其成,畢竟抖音、攜程等一眾互聯網大廠,都對這塊“肥肉”垂涎欲滴。
02 “本地生活”有多香?
可能大家有所耳聞,本地生活服務是一個萬億級的巨大市場。
有數據顯示,從2014年-2018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的市場規模在以41.3%的年復合增長率飛速增長,預計將在2024年突破2.8萬億元。與此同時,作為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其線上滲透率卻僅僅不到15%。
據百度百科,“本地生活服務是將當地、線下、具有實體店鋪的餐飲、生活服務、休閑娛樂等商家服務信息,以一種“網店”的方式呈現給網民。
作為國內本地生活業務的頭號玩家,美團目前的業務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打開美團APP,能看到外賣、美食、酒店/民宿、休閑/玩樂、電影/演出、打車、買菜、跑腿代購、火車票/機票、美團優選、買藥、景點/門票等入口,是眾多消費者尋求經濟、優質的餐飲、旅游、娛樂等服務的一站式平臺。
那么,美團靠本地生活賺到錢了嗎?
也許在不久前,美團確實還是在虧損,但是今年二季度,美團繼2019年首次盈利47億元之后,二度扭虧為盈,實現扣非凈利潤21億元。與此同時,美團的核心本地商業業務貢獻營收368億元,同比增長9.2%,占總收入比重70%以上,妥妥的“現金牛”。
對于美團的商業模式,有業內人士指出,美團就是“高頻帶低頻”的邏輯,并且其長達十年的實踐已經證明了這一商業邏輯的成立,通過美團的外賣點單這一高頻消費,可以有效帶動低頻的電影票、旅游景點、美容美發等生活服務產品,從而帶動整個平臺的高效運轉。
這么優質的賽道,巨頭不來一場“廝殺”,貌似也說不過去。攜程和抖音,便是殺入這一賽道的兩位猛將。
對攜程來說,出境業務受挫、商旅業務增長放緩,亟需打開新的業務增長點。在“周邊游”成假期主流的情況下,本地化布局和本地用戶,自然成為了攜程必須拿下的“主戰場”。
事實上,早在2011年,攜程就已“進軍”本地生活,在當年收購了“訂餐小秘書”;并在2014年上線了美食頻道,在2016年推出了“美食林”。
今年國慶前后,攜程也重點瞄準周邊服務,推出“超級周邊游”系列活動,涵蓋酒店、露營、租車、火車票等服務,直擊“本地生活”板塊的本地旅游消費,“殺”到了美團的主場。
而抖音這邊,也在2018年就組建團隊啟動本地生活服務,隨后幾年更是加快了布局的步伐。
2019年,抖音上線 “商家”頁,可查詢各類促銷、優惠信息,并支持“在線預訂”;2020年,陸續推出團購、“達人探店”、上線酒店預訂、門票預訂等業務;2021年,專門成立“本地直營中心”拓展本地生活業務,在同城頁頂部上線“吃喝玩樂”頻道、地圖,在“錢包”功能內增加團購入口。
目前,在同城生活頁面,抖音已經提供包括美食、休閑娛樂、景點周邊游、酒店民宿等8類本地生活服務,與美團的首頁入口高度重合。
戰火燒到了“家門口”,作為“防守方”的美團也不甘示弱。對于抖音重點發展的直播團購,美團背靠外賣基本盤加碼到店團購業務,推出了主打本地美食特惠的平臺“美團圈圈”,并在美團App推出直播帶貨功能,開啟直播帶貨新征程。
單打獨斗易遭對手“背刺”,在你來我往的攻防戰中,美團拉來了快手,抖音則選擇了餓了么。
03 抖音步步緊逼,美團佛系防守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今年8月,抖音與餓了么官宣“結盟”,“通過優質的內容,豐富的商品和高效的物流配送,深度連接商家與消費者,在視頻化時代帶來‘即看、即點、即達’的本地生活新體驗。”
“革新”本地生活體驗,抖音、餓了么聯手攻入美團“腹地”的野心昭然若揭。
對于抖音來說,短視頻內容種草是其“看家本領”,在線點單功能也早已實現,只有即時配送是其短板。
而餓了么的300萬藍騎士正好可以補足這一交付和履約短板,并讓抖音從此前擅長的到店消費,延伸至到家類型的本地生活服務,進一步擴大其本地生活業務版圖。
目前,抖音本地生活服務已覆蓋全國377個城市,細分行業有80多個垂類,而且與去年相比,平臺上的動銷商戶數增長了22倍。在各地疫情較為嚴重的3-5月,抖音餐飲商家直播場次還增加了50%,短視頻發布數也增長了19%。
對此,消費領域觀察者楊謙表示,“一是流量優勢,抖音擁有6億的日活用戶數據,本身就是一個很龐大的流量入口;二是短視頻的內容形式相比傳統的圖文內容,更容易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欲望,簡而言之就是很容易實現種草。”
由此可見,在疫情的催化下,抖音依托其流量優勢已經成為了餐企線上運營的重頭戲,此次與餓了么“牽手”,也將進一步賦能餐飲商家通過抖音帶貨并及時履約配送。
不過,“短視頻+外賣”的合作組合并非互聯網行業頭一樁,去年12月,美團便與快手達成了戰略互聯互通合作,“二者想要在本地生活取得突破性進展”。
然而如今過去了大半年,美團和快手的合作仿佛沒有了下文。目前,在快手上線的美團小程序,仍只有團購等服務,并不能提供外賣服務,而從市場反饋來看,用戶比較期待的正是外賣服務。
因此,美團和快手或只是為了導流目的,在一些外圍業務和流量方面開展合作,而非拿出自身核心業務強強聯合。相比于抖音的步步緊逼,美團對抖音主陣地的“反攻”屬實又慢又佛系。
就在昨天,天眼查信息顯示“抖音心動外賣”商標狀態變更為已注冊,獲批商標的國際分類包括教育娛樂、通訊服務、旅游物流、社會服務等。去年7月,抖音便內測了“心動外賣”小程序,一時間帶有“抖音可以點外賣了”、“xx可以外送啦”標簽的短視頻引發網友熱議。
如今“心動外賣”商標獲批,又給抖音發力本地生活掃清了一個障礙,而美團主業面臨的威脅也將越來越大。
爭奪遠未結束,本地生活這塊“肥肉,終將“鹿死誰手”呢?
參考來源:
1.連線Insight:攜程等待“拐點”
2.無冕財經:本地生活這塊肥肉,不能讓美團獨吞了!|深度
3.紅餐網:抖音“牽手”餓了么,餐飲業要變天了?
4.一刻商業:餓了么牽手抖音,壓力來到了美團這邊
5.未來智庫:在線旅游OTA行業深度研究:下沉市場空間擴容,錯位競爭龍頭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