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胡穎君
本周,滬指走勢先抑后揚,收獲日K四連陽。與此同時,機構也在加緊對上市公司的調研,以期把握市場行情反轉的窗口期。
Wind數據顯示,本周有54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其中有8家公司的調研參與機構數量超過30家。

本周,容百科技舉辦的調研活動吸引了161家投資機構到場,成為本周最受關注的調研股。參與機構包括134家公募基金、10家券商、3家險資、14家私募及外資機構。調研名單顯示,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廣發基金、中歐基金等頭部公募紛紛到場,中庚基金、睿遠基金、泉果基金等知名個人系公募亦扎堆現身。
10月13日晚間,容百科技發布2022年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前三季度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為8.8億元到9.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0.37%到73.12%。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1.44億元-2.14億元之間,盈利環比增速有所放緩。
在調研現場,談及第三季度原材料波動對凈利潤的影響,容百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7月原材料(鎳、鈷金屬大跌)波動,疊加客戶當月庫存策略調整,相應一部分訂單轉移在8月結算,導致庫存收益負向變動;9月產能釋放加快,客戶需求大幅上量,導致原材料鋰鹽備貨緊張,以上因出貨節奏與原材料價格波動的時間錯配對利潤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不考慮影響因素公司盈利水平仍保持在正常水平。以上情形屬偶發事件,公司后續將加強供應鏈管理,確保產品單噸凈利維持穩定。
本周,海航基礎因“摘帽更名”而怒刷了一波存在感。10月12日,上交所同意海航基礎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14日,海航基礎申請將證券名稱變更為“海南機場”。10月14日盤后數據顯示,海航基礎因屬于當日跌幅偏離值達7%的證券而登上龍虎榜。
與此同時,海航基礎連續5日開展特定對象調研活動,累計吸引近40家機構參與。調研機構主要就三亞鳳凰機場游客吞吐量保障產能、免稅店籌備進展、地產業務退出節奏、封關運作對公司各項業務的影響等問題進行提問。調研名單顯示,泉果基金王國斌、趙詣、大成基金韓創、銀華基金賈鵬等知名基金經理紛紛現身。
在深交所掛牌不足1個月的錫裝股份也迎來了上市后的首次機構調研。
10月12日,錫裝股份舉辦的調研活動吸引了90家機構參與,招商基金首席研究官朱紅裕、勤辰資產崔瑩等知名基金經理紛紛現身調研,此外,調研名單還包括南方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鵬華基金等公募機構,仁橋資產、混沌投資、盤京投資、景林資產、拾貝投資、慎知資產等百億私募,以及信銀理財、中郵理財、廣銀理財等理財子公司。
針對此次募集資金的投向,錫裝股份介紹稱,資金投資項目全部圍繞公司的主營業務和發展戰略展開, 募投項目是為了擴大公司在金屬壓力容器產品上的產能,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生產效率,特別提升公司在高效節能換熱器領域的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