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獨角金融 李海霞
編輯 | 付影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家公司的產品,收益也可能天差地別。
基金前三季度業績出爐,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萬家基金”)旗下的基金中,有產品押注煤炭行業,收益率名列頭名;也有產品投向科技板塊,業績在公司墊底。
面對波譎云詭的金融市場,投資者又該如何選擇,才能真正讓賬戶上的錢生錢呢?
1、黃海憑何包攬權益類基金冠亞季軍
基金前三季度業績排行榜上,萬家基金黃海旗下三只基金實現超50%的正向收益率,憑一己之力包攬榜單中前三名。
據Wind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末,黃海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以68.46%的收益率,占據基金業績榜首。此外,他管理的萬家新利靈活配置、萬家精選混合A緊隨其后,分別以61.92%、53.77%的收益率排名第二、三位。
與“優等生”相對,前三季度業績墊底的基金華寶科技先鋒C/A,收益率為-46.91%/-46.76%,與冠軍基金業績首尾相差超110%。
來源:天天基金網
冠軍基金經理黃海曾在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任職,2015年4月加入萬家基金,2020年開始擔任基金經理,現任副總經理、投資總監、基金經理。
實際上,黃海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2022年第一季度就以32.89%的收益在同類基金中領先,二季度同類基金排名163名,三季度同類基金排名第二位。
業績增長的同時,基金規模不斷攀升。2021年末,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基金規模僅0.82億元,2022年一季度達到2.67億元,較上期環比增長225.82%;2022年二季度規模為8.27億元,較長期環比增長210.16%。由此來看,該基金規模在前三季度增長了10倍。
業績與規模的增長,主要原因在于黃海押中了煤炭行業。2022年中報顯示,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重倉了陜西煤業(601225.SH)、中煤能源(601898.SH)、潞安環能(601699.SH)、山西焦煤(000983.SZ)等。隨著重倉股票的上漲,基金業績也水漲船高。
黃海在該只基金的半年報中表示,對于下半年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雖受疫情反復和海外經濟疲軟的沖擊,國內經濟仍在緩慢復蘇途中。此外,通脹依然是當下全球經濟最重要的主題,能源等上游資源品的估值仍有提升的空間。判斷當前環境下價值股的性價比較高,是基金主要的配置方向,同時也可能階段性地持有部分現金來防御市場波動。
2、“踩雷”科技板塊,基金業績最高跌幅39%
整個基金市場兩極分化的現象,同樣反應在同一家基金公司內。
據Wind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萬家基金收益率墊底的幾只基金依次為萬家科技創新混合C/A、萬家行業優選混合、萬家自主創新混合C/A,收益率分別為-39.33%/-39.1%、-38.92%、-38.46%/-38.23%。業績最差基金與黃海管理的業績最好的基金相差超100%
而墊底的這幾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均為黃興亮。
黃興亮由研究員轉型基金經理而來,曾在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職。2018年11月加入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
來源:天天基金網
截至2022年10月13日,黃興亮所管基金近一年來業績全部為負。
清華大學理工科博士出身的黃興亮尤為青睞科技,有“科技賽道獵手”之稱。截至2022年6月30日,黃興亮管理基金產品重倉了深信服(300454.SZ)、思瑞浦(688536.SH)、比亞迪、兆易創新(603986.SH)等。不過,今年來科技板塊表現疲軟,或是導致黃興亮基金業績不佳的原因。
9月,在致投資者的信中,黃興亮表示,始終認為投資更應從長期出發,而非過度關注市場短期的博弈,堅守自己的核心能力圈,才是對持有人最大的負責。雖然科技成長行業今年經歷了深度調整,但調整程度越深,意味著其未來向上彈性也就越大。堅信國內科技成長企業家們的韌性與耐性,依然堅定看好關鍵技術領域突破歐美技術封鎖的能力。
上述兩位基金經理黃海、黃興亮所在的基金公司情況如何呢?
萬家基金成立于2002年,旗下管理產品類型囊括貨幣型、債券型、混合型、股票型、指數型、FOF等在內的各類公募、專戶基金產品。并且,所有類型產品在不同階段,包括近1年、近5年等,都高于同類產品業績,穩穩跑贏大盤。
近年來,萬家基金規模持續穩步增長,從2019年末的1219.2億元,達到2022年三季度末的3205.2億元,3年間增長了兩倍多,排名也從第34位上升至24位。
來源:Wind
這樣的業績與實力讓萬家基金贏得了市場的認可,近年來先后摘得15座金牛獎項,13座金基金獎項及13座明星基金獎項。
3、投資者該如何挑選基金?
在買基金的路上,幾家歡喜幾家愁。
在上萬只基金中,有的投資者選到好基,每天盯著賬戶上日益增長的數字喜笑顏開。也有不少投資者,不幸買到了基金凈值高點,眼見一日比一日跌得厲害,而又難以割肉。畢竟,以孔乙己心態來看,只要不拋,虧錢是不存在的,總有一天會反彈回來。
買基金,和買股票一樣,同樣需要投資者練就火眼金睛。那么,投資者應該如何挑選基金呢?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首先還是要看基金的行業投向與基金的投資組合方式,因為這涉及投資的趨勢與風險問題,決定了基金的成??;其次才是要綜合評估基金經理與歷史數據,這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決定了基金運作業績的好壞。
看基金投向要以當下的市場趨勢為主。一般來講,投向當下熱點板塊和賽道的基金收益不會差,但也要注意,熱點的輪動非常快。比如葛蘭曾經借著醫藥賽道的東風成為“醫藥女神”,今年來也同樣因為押注醫藥而敗北。
此外,基金經理也是投資者要選擇的重點因素?;鸾浝碚乒芑鹌陂g,牛市時是否為投資者帶來真金白銀的好收益,熊市又是否能抵抗住風險,這直接體現基金經理水平。
市場波動下,暫時的業績不能代表基金的情況。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選擇基金一定要綜合歷史數據來看:有的基金業績不好,但也不妨礙將來會取得好的業績,比如黃海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在過去的2020年、2021年業績表現并不佳,同類排名處于中下游水平,卻在2022年實現了“逆襲”。
同樣,有的基金現在業績不好,亦不能以此否定曾經取得的成績。黃興海管理的萬家行業優選混合,曾經在2019年、2020年取得了同類第9、第14的排名,獲得五年期開放式混合型持續優勝金?;?、金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三年期獎等獎項。
在投資基金的道路上,投資者應該尊重市場,懷揣對金融投資的敬畏,不斷用專業知識來武裝自己,才能在投資道路上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