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面包財經
國辦近期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見》,鼓勵證券、基金、擔保等機構進一步降低服務收費。
多家基金公司今年以來已經下調純債基管理費率,但仍有部分業績欠佳的基金產品管理費率明顯高于市場水平,或存較大降費空間。
新華財經和面包財經的研究顯示,最近兩年純債型公募基金產品的平均管理費率處于下降趨勢。數據顯示,當前市場存續的固定費率制純債基金的管理費率平均值為0.29%,管理費率檔位主要集中在0.15%、0.30%。
值得關注的是,仍有不少純債產品的管理費率明顯高于同類產品。目前,19只純債基金管理費率不低于0.7%(固定費率基金口徑,下同)。超半數高費率產品2022年前三季度收益率低于2%,呈現出高費率、低回報的特征。
銀華基金、東方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旗下產品管理費居前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純債基金共有1898只(初始基金口徑,下同),來自于144家機構,其中,4只基金為浮動管理收費制,其余均為固定費率。
統計顯示,1894只固定費率制純債基金的管理費率最低值為0.15%,最高值為0.8%,平均值為0.29%,中位數為0.3%。管理費率檔位主要集中在0.15%、0.30%。
其中,中長期純債基金費率平均值約為0.30%,短期純債基金費率平均值約為0.27%。

圖1:純債基金管理費分布情況(固定費率制)
共有19只固定費率純債基金的管理費率不低于0.7%。銀華信用精選18個月、銀華信用精選2年定開以0.8%的固定管理年費在純債型基金中并列第一。
管理費率不低于0.7%的固定費率純債基金中,規模在10億元以上的產品共3只,包括銀華信用精選18個月、大摩優質信價純債及東方添益。

圖2:管理費居前純債型基金(固定費率制)
整體來看,中長期純債型產品費率高于短期純債產品。19只純債產品中,僅申萬宏源靈通快利短債一只短期純債型基金費率達到0.7%。
東方基金旗下3只純債型基金的管理費率達到0.7%,位居全市場前列。這三只產品分別是東方添益、東方永興18個月A、東方永泰純債1年定開A。
超半數高費率產品業績差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全市場純債型基金的年內平均收益率為2.43%。
值得關注的是,費率在0.7%及以上的純債產品中,超半數基金2022年前三季度收益率低于2%,涉及機構包括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東方基金等。

圖3:部分管理費率居前純債產品年內業績表現
其中,規模最大的產品為大摩優質信價純債,中報合計資產凈值超10億元。該基金A份額前三季度凈值收益率為1.14%,在2006只中長期純債基金(包括非初始基金)中排名1923,而基金管理費達0.75%,全市場排名第三。
年內收益率最低的產品為華潤元大穩健收益A。2022年中報顯示,華潤元大穩健收益資產凈值合計已不足400萬元。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該基金凈值收益率為-1.39%,業績表現同類排名1994/2006。2022年6月,基金經理魏曉菲宣布離任。
東方永泰純債一年定開A也表現相對較差,基金2022年前三季度收益率為1.80%,業績表現同類排名1791/2006。
降費大勢所趨,年內多只純債基金下調管理費
近年來,純債型產品的平均管理費率處于下降趨勢。截至2021年末,純債型基金平均管理費率已下降至0.3%以下。

圖4:純債型基金平均管理費率變化
截至9月30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232只純債基金平均管理費率為0.2828%。其中,實施0.3%管理費率的產品數量多達181只,數量占比78.02%;44只純債基金年管理費僅為0.2%,占比達到18.97%。
在產品同質化競爭的環境下,純債基金降費已成趨勢。近日,諾安鑫享定期開放、中加頤享純債等多只純債基金發布調低基金費率公告。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30只純債型基金產品實施降費舉措。
從業績回報看,超半數降費基金前三季度表現低于市場均值。2只降費基金今年前三季度凈值表現為負,分別為南方豐元信用增強A、易方達高等級信用債A。

圖5:今年以來降費純債基金
降費幅度最大的產品為銀華信用精選15個月定開債,其年管理費由0.8%下調為0.3%。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該基金凈值累計跌幅達1.01%,凈虧損1.47億元,虧損幅度在全市場純債基金中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