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倩楠
編輯 | 翟瑞民
2022年10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疾控局傳防司司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介紹,近期,我國持續面臨境外疫情輸入和本土疫情傳播擴散的雙重風險,局部地區疫情出現反彈。
具體來看,“新疆疫情出現反復,但總體可控,內蒙古疫情形勢明顯好轉、病例數顯著下降,四川、甘肅、山西等地疫情逐步控制,寧夏、西藏疫情穩定向好,其他部分省份疫情多點散發。”雷正龍表示,當前,全國疫情形勢嚴峻復雜,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發生局部聚集性疫情的風險依然存在,但總體可控。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動態清零”是控制急性傳染病的總原則,也是新冠防控的總方針。實踐證明,“動態清零”總方針是科學的,防控效果是顯著的,是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目前,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
“無論是與美國疫情防控效果進行比較,還是與全球總體疫情防控效果進行比較,中國都是絕對的優等生,我們沒有理由不自信,沒有理由懷疑我們的防控策略。”吳尊友說。
對于為什么不能與病毒“共存”的疑問,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介紹,對奧密克戎變異株來說,它的病死率和以往的變異株和原始株相比確實是在下降,但是由于它的傳播速度快、傳播更隱匿、免疫逃逸現象在逐漸增強,所以總發病率是高的,這意味著在人群當中會有大量感染。較多的感染人數乘以個體病死率,死亡人數也會相對較多,群體死亡率就會高于流感,且不低于原始株和其他變異株,可見其對人類的危害性總體上并未見明顯下降。
梁萬年指出,疾病的出現可能導致醫療資源擠兌。醫療資源一旦被擠兌,就會影響其他正常醫療服務的需求,就可能導致一些不必要的死亡出現。在科學上來說,衡量由于疫情沖擊所帶來的額外死亡,可以稱之為“超額死亡”。目前情況來看,新冠肺炎疫情無論是原始株、還是以往的變異株,特別是奧密克戎變異株導致的超額死亡還是比較高的,經研究在10萬分之100以上。
梁萬年還表示,由于前一段時間防控的效果,我國人群新冠病毒感染率總體較低,獲得的自然免疫不強,盡管我們通過免疫接種獲取了一定的免疫力,但新變異株對這種免疫力的逃逸在加強,所以如果我們放松,不“動態清零”,勢必會造成大量感染,導致老年人群、導致有基礎病的人群,有可能造成大量重癥乃至大量死亡。
“如果說我們完全學習國外所謂的‘躺平’,那么結果肯定是中國人群將會有大量的感染,大量的感染勢必會造成大量的重癥和大量的死亡。這和中國的文化,和我們的抗疫理念是不相容的。 ”梁萬年表示。
何時能回歸正常生活?梁萬年認為,最終疫情徹底結束或者我們徹底戰勝疫情,需要綜合考慮病毒的變異、疾病的感染譜、嚴重度的變化,以及衛生健康系統的抵抗能力,包括防控能力、救治能力,以及社會公共衛生的干預措施等幾個方面要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當前要堅定信心、統一思想,堅持我們的總策略、總方針是非常重要的,抓住‘窗口期’,我們再堅持,堅持才會勝利,堅持定能勝利,信心可能比黃金更為重要。”梁萬年說。
新冠病毒一直在不斷變異, 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否依然行之有效?中國疾控中心病毒學首席專家董小平表示,第九版防控方案對于疫情防控中的各個環節都做出了詳盡科學、操作性很強的要求。經過幾個月實踐證明,主要技術手段和措施可以有效應對各種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的疫情。所以在不出現新的大變異株的情況下,不出現明顯導致致病能力改變的情況,不出現現有疫苗保護效力明顯下降的前提下,現行的第九版防控方案仍然可以適用,并且仍然可以滿足我國新冠疫情防控的需求。
在堅持“動態清零”的方針下,如何盡可能減少防疫政策對普通民眾的影響?雷正龍表示,疫情防控不能簡單化,不能過大范圍劃定風險區域,不能以“靜默”代替管控。要及時精準劃定中高風險區,及時采取堅決果斷的管控措施,并根據疫情形勢變化進行動態調整,符合解封條件的要及時解封,方便群眾生活及出行。對風險區域外的學校、餐飲等單位要加強疫情監測,堅決避免“一關了之”,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針對群眾反映地方層層加碼、一刀切等行為,雷正龍介紹,10月1日-12日,國家衛健委網站“九不準”公眾留言板群眾反映的情況,占比較高的3項依次是:(第2項)不準對來自低風險地區人員采取強制勸返、隔離等限制措施,占比36.36%。(第1項)不準隨意將限制出行的范圍由中、高風險地區擴大到其他地區,占比26.61%。(第4項)不準隨意擴大采取隔離、管控措施的風險人員范圍,占比17.39%。
“我們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緊盯群眾反映問題,對發現地方違反‘九不準’等疫情防控要求的,堅決督促整改到位,既要抓好疫情防控,更要服務好群眾,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同時,積極充分發揮整治‘層層加碼’工作專班作用,快速轉辦,核實群眾舉辦投訴,強化跟蹤督辦,加強典型問題通報曝光,確保‘層層價碼’問題及時得到妥善解決。”雷正龍說。
下一步是否會延續中秋國慶前后的防控政策?雷正龍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秋、國慶人員流動性增加,疫情傳播風險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部署全面落實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礎上,強化了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國家衛健委將組織評估這些措施對盡早發現、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規模性反彈的作用,下一步,將在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前提下,在評估措施效果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和病毒變異等因素,持續完善優化疫情防控政策,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對于近期我國多地檢出奧密克戎變異株BF.7亞分支,董小平表示,BF.7亞分支和其他的奧密克戎進化分支和BA.2、BA.5剛剛出現的時候非常相似,都是呈現出比較強的傳播能力,但是BF.7是不是能夠成為下一階段全球的優勢毒株,還要進行觀察。不過,BF.7在致病力方面沒有明顯改變,也就是致病力沒有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