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速途車酷研究院 郝丹淳
編輯|青靄
隨著北京現代汽車9月銷量的公布,這家在汽車賽道近乎“失聲”的車企重新受到了大眾的關注。
公開數據顯示:整個9月,北京現代共銷售新車30023輛,環比增長18%。其中,第七代伊蘭特上月銷售破萬,達成連續三個月銷量破萬記錄;途勝L和ix35合力貢獻銷量超13000輛;而被寄予厚望的庫斯途等車型銷量相當慘淡。
圖/北京現代官微
此外,雖然北京現代的銷量在近幾個月持續攀升,但其今年前8個月份的累計銷量也不過13萬輛左右。也就是說,倘若想要完成全年銷量達36萬的目標,其未來3個月每個月都至少要賣出7萬輛汽車。顯然,以北京現代當前的情況來看達到預期目標基本屬于“天方夜譚”。
或許是害怕“打臉”,北京現代副總經理戚曉暉在此前的成都車展上對“年銷量目標”做出了補充說明:“我們今年初定下的全年目標,是基于沒有小車停產的情況下做出的預測。但是在實際企業運營當中情況出現了變動。我們認為不能為了完成銷量目標,又拿小車低價沖量……最終會陷入惡性循環。”
從年銷百萬到月銷3萬已算高產,北京現代為何失寵?仔細梳理其前九個月的一系列動作后,我們或許會找到答案。
01、“伊”己之力遠遠不夠,北京現代“滿目瘡痍”
事實上,整體處于下滑區間的北京現代也一直在試圖做出改變。
從產品端來看,近兩年來,北京現代進行了產品迭代,推出了全新索納塔、全新伊蘭特、全新名圖、全新途勝和全新庫斯途等多款新車以及最新一代動力總成技術。
然而,這些陸續推出的車型幾乎沒有泛起任何水花。也就是說,通過新車上市來提升銷量、博得消費者關注的策略,北京現代“玩脫”了。
從銷量結構來看,雖然官網顯示在售的車型達12款(轎車6款、SUV 5款和1款MPV),但目前北京現代仍在靠著“明星車型”伊蘭特“吃飯”。還真是“產品線”挺豐富,能打的卻一個沒有。
不過,在強手如云的緊湊型轎車市場,月銷1萬出頭的伊蘭特表現也談不上驚艷。畢竟,朗逸、卡羅拉和寶來的8月份銷量都在伊蘭特的2倍以上,雷凌的銷量也超過了伊蘭特的1.5倍。同時,速途車酷10日從現代銷售端獲悉,伊蘭特的現車并不充裕,甚至大部分顏色都需提前1-2個月預訂。也就是說,一旦伊蘭特稍有差池,北京現代的市場表現還會進一步下滑。
此外,由于第七代伊蘭特主打性價比路線,起售價僅為9.98萬,因此在利潤方面并不會為北京現代做出太多貢獻。雖然北京現代暫時沒有公布2022年的具體相關營收和毛利貢獻,但披露的銷量數據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問題。
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北京現代分別虧損62.8億元、50億元。北京現代的資金流已嚴重“告急”。同時,北京第一工廠也于去年被出售給了理想汽車,第二工廠也被曝出掛牌出售。除此之外,現代位于重慶的第五工廠,也由于產能過剩的原因處于停產狀態。
變賣工廠的同時,北京現代也頻繁地進行著人事變更。今年7月份北京現代對外宣布吳周濤出任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一職,杜君保退居幕后。雖然如今在其的帶領下銷量上有所起色,但能否重回正軌,對其仍將是個巨大的考驗。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老生常談的“質量”問題也未得到改善。發稿前幾個小時,第七代伊蘭特就相繼爆出了方向盤卡頓、輪胎鼓包等問題。在競爭激烈的轎車市場,這樣的“輿論走向”實在對品牌的形象沒什么積極影響。
02、脫離“時代”,北京現代能否找回,“被偷走的幾年”
近年來,背靠雙碳政策的巨大背景與補貼,國內新能源市場愈發火熱,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成為了眾多車企的發展方向。
這其中,北京現代在此賽道布局的步伐卻顯得尤為“緩慢”。
好在,現代終究還是醒悟了。今年3月份,北京現代公布了獲得聯合增資的消息,北汽與現代集團共同注資60億,支持北京現代推動電動化轉型、產品升級以及優化渠道布局。
而在新產品方面,除了之前增資時曝光的將加速向電動化轉型之外,北京現代還將加速新能源產品的投放,兩款專屬EV車型計劃于2023年投放,未來2-3年,至少布局4-5款新能源產品,包括SUV和轎車,持續擴大新能源的產品線,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用車需求。
不過,盡管現代發布了宏大的電動車計劃,但從目前在售的電動車來看,現代同樣找不出一款能打的電動車型。
圖/北京現代官網
同時,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百花齊放的新能源產品,眼下的北京現代既沒有為主銷車型提供油混、插混版本以供選擇,豐富產品陣容;而純電領域的菲斯塔純電動、名圖新能源,也很難擺脫“油改電”的詬病,且綜合實力并不突出,僅有選項卻難有選擇。北京現代能否挨得到“宏偉目標”來臨那一天還很難說。
行業內,美國品牌特斯拉與國產王者比亞迪早已締造了屬于自己的“品牌護城河”,不斷創造著銷量神話;吉利、奇瑞、長城、長安等知名國產車企高歌猛進,從產品銷售到供應鏈建設都展現出了十足的活力和自信;同時,蔚來、小鵬、理想、哪吒等在內的造車新勢力也順利挨過了生存大關,開始朝著下一步進發。反觀北京現代,仍將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夢寄托在一紙“藍圖”上。
03、寫在最后
雖然說從近期的銷量成績來看,北京現代呈現了上漲的趨勢。但是主銷車型依然是伊蘭特這種靠性價比贏得消費者的車型,這實在無法打動早已進入下半場智能化競爭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市場早已紅海一片,若沒有全新爆款加入,北京現代的生存則更加艱難。
常言道“窮則變,變則通”。如今的北京現代,正處在命運的十字街口,即便曾經的伊蘭特擁有過再多歷史,但仍需從實際出發。畢竟,只有真正地立足于市場需求,才能帶來更多的可能。
同時,北京現代背后折射出了眼下韓系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窘境”。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逐漸成熟,消費者不再簡單以追求品牌作為衡量汽車產品的唯一標準,而是根據價格、配置等結合實際需求綜合考量。
因此,如何打造出一款從國內眾多同質化產品中脫穎而出的爆款將是北京現代、及所有韓系車亟待解決地問題。畢竟,這比將大把“真金白銀”投入到“演唱會”上,打情懷牌來的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