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直通IPO 呂鑫燚
半年虧1.2億的香飄飄,坐不住了。
10月11日晚間,香飄飄發布公告稱與上海嘉尋資產管理合伙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擬共同出資設立湖州甄香創業投資合伙企業,目標規模為1億元,其中香飄飄作為有限合伙人認繳出資5000萬元。
來源:公告截圖
和香飄飄合作企業的背后機構為尚承投資,后者為一家消費賽道的早期基金。和香飄飄也算是老相識,這家曾稱拒絕VC無數的杯裝奶茶巨頭,早已下場做過尚承資本的LP。或許是做LP不能滿足現在香飄飄想改善的現狀,于是更進一步共同成立投資機構。
此次下場,香飄飄的戰略目標是向產業+資本方向摸索,通過投資的方式拉近上下游關系,實現產業協同。香飄飄也表示,要為公司未來產業布局和業務整合提供充足儲備。
實際上對于香飄飄而言,這不僅是未雨綢繆為未來做籌備,更是當下一條不得不走的道路。2018年-2022年上半年,香飄飄營收分別為32.51億元、39.78億元、37.61億元、34.66億元、8.59億元。從業績上來看,2020年香飄飄出現上市后首度虧損,2021年至今業績持續承壓,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歸母凈虧損1.29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6225.6萬元,虧損同比擴大108%。
面對業績掛彩,香飄飄先是從產品層面創新,推出更符合年輕人口味的系列。但是目前香飄飄的瓶裝系列仍在試水階段。其次,就是此次通過資本方面走出自身的舒適圈。其實飲料公司下場做投資這件事,已在市場上有過先例。娃哈哈早已通過多種形式布局投資。
所以,對于香飄飄來說,眼下已經是敲響警鐘的時候了,是時候做出改變走出舒適圈了。告別了杯裝奶茶時代的香飄飄,想趕上產業+投資這班車。
業績承壓,香飄飄不得不變
可以確定的是,當下已經不是屬于香飄飄的時代了。
經過十幾年的經營,上半場香飄飄填補了市場的空白,憑借便攜沖泡的杯裝奶茶,牢牢坐穩沖泡奶茶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寶座。眼下雖然它在沖泡奶茶的業內地位沒有改變,但是沖泡奶茶本身已被新茶飲蠶食。
根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沖泡奶茶市場規模已出現負增長。2016年有所復蘇,增速達到17.1%;2017、2018年,增速再度下滑至個位數2.4%、5%。
似乎是意識到行業發展增速見頂,畢竟小盤子里養不活大魚,香飄飄開始了一系列求變動作,主要聚焦的是產品側創新。2017年香飄飄推出果汁茶、即飲奶茶等新系列。新系列不僅是產品側的推陳出新,更是上升至戰略目標。在香飄飄內部被稱為“雙輪驅動”戰略,香飄飄在2021年4月召開的公司2020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表示,將繼續大力推進“雙輪驅動”戰略的實施。
從數據上也能明顯看出該戰略的發展情況,2020年,沖泡奶茶營收占比達到81.56%,2021年降至80.09%,2022年中報沖泡類收入占比52.76%。也就是說,香飄飄不再僅依賴于沖泡奶茶的營收,其他業務逐漸支撐起營收占比。
但這時無論是沖泡奶茶還是即飲茶飲料,香飄飄都始終堅持杯裝形態,2021年蔣建琪曾表示,杯裝形態是香飄飄與其他飲品的差異,也是優勢。
蔣建琪曾對杯裝的執念頗深,據了解曾有一家瓶裝廠商主動聯系到香飄飄,希望把新研發的生產線免費提供給香飄飄用。但是遭到蔣建琪的拒絕:“我用他的設備,做出來的是一個瓶裝的飲料,放在中國飲料市場,一點競爭力都沒有,等于淹沒在海洋里了。”
可是蔣建琪的執念沒能挨過市場的發展,近年來在飲料層面元氣森林異軍突起,帶火了瓶裝氣泡水、0糖等概念。老朋友娃哈哈也開始調整產品矩陣,跟上腳步推出瓶裝無糖飲料等。香飄飄終于坐不住了,在今年5月推出瓶裝0糖氣泡水咸檸七。
目前香飄飄方面也表示,瓶裝業務仍處于品牌培育階段。也就是說,瓶裝業務是否能幫助香飄飄打開新市場暫時還是個未知數。
蔣建琪放棄了自己執拗,盡管香飄飄十分努力的追趕時代,可它仍是無法交出一份好看的業績。2022年香飄飄半年報中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59億元,同比下滑21.05%;歸母凈利潤虧損1.29億元,同比擴大107.57%;扣非凈利潤虧損1.51億元,同比擴大53.63%。對于虧損,香飄飄方面表示為疫情所致。
來源:獵云網
相比虧損,更難解的題在于毛利率。2019年香飄飄的毛利率為41.20%,2022年中毛利率已經降至21.8%。
為了緩解業績方面的壓力,今年香飄飄走了一步險棋,用漲價來對抗市場。1月4日,香飄飄公告顯示,鑒于各主要原材料、人工、運輸、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對公司固體沖泡奶茶(含經典系列、好料系列)產品價格進行調整,主要產品提價幅度為2%-8%不等。
在新式茶飲紛紛宣布降低售價的時候,香飄飄卻選擇了漲價。這從市場方面來看,單價的上漲,或許會提高毛利率,但是整體上也會對香飄飄的銷售額產生沖擊。
在業績持續承壓后,香飄飄的現金流也出現了問題,2020年香飄飄開始出現短期借款。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香飄飄短期借款分別為7.98億元、12.17億元、11.87億元。
也就是說,再不做點什么香飄飄可能快撐不住了。既然產品側創新的效果收效甚微,那就換條路走,從資本方面找到第二條發展曲線。
攜手早期消費投資基金,做產業資本
香飄飄此次攜手的,上海嘉尋資產管理合伙企業的背后投資機構為尚承投資。這是一家專注消費賽道的投資機構,曾出手過小滿茶田、TNO、貝瑞甜心等飲品類項目。
其實這并不是香飄飄第一次和尚承投資打交道。
據了解,尚承投資的LP中便包括了香飄飄。尚承投資的創辦人童杰曾表示,“我們重點布局的大部分領域,包括食品飲料、美妝護膚、鞋服、個護、家清、寵物等等,在這些賽道里面,我們都有和相關上市公司或產業集團的緊密合作。”
對于LP的選擇中,尚承投資的標準有兩條:產業中的最大龍頭,在單一賽道中不超過2家。
童杰認為,“產業LP對投資回報周期的時間和耐心是足夠的,與投資本身的財務回報相比,他們更重視投資所帶來的產業協同效應。”
實際上,香飄飄的資歷和行業地位完全符合尚承資本在選擇LP時的標準。對于香飄飄而言,通過尚承資本可以更快的鏈接新銳品牌,在通過產業協同賦能新銳品牌的同時,也是在對香飄飄自身產生促進作用。在尚承投資的投資案例中,可以看出大多都是瞄準年輕人做生意的消費品牌,這也是香飄飄一直想打開的年輕人市場。
通過產業投資完成產業協同的事情,尚承資本的投資案例中已有不錯的成績。
起初,國內代糖巨頭金禾實業成為尚承資本的LP后,金禾希望布局植物蛋白飲料項目。2021年尚承投資參與了植物標簽的天使輪融資,后者為一家新銳植物奶品牌。在尚承投資植物標簽后,植物標簽拿到了金禾實業的代糖解決方案和供應鏈支持。
這份支持,不僅在產品生產階段幫助植物標簽降低了成本,更是在市場渠道、客戶等方面達成了合作。有這樣巨頭產業作為背書,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植物標簽一年增長超過7倍。
產業LP是一件雙方共贏的事情,不僅可以通過產業賦能新品牌,新品牌也能反哺產業。
尚承資本的投資打法,非常適合香飄飄當下的發展方向。寄希望于產業協同的香飄飄,正是需要更多地新鮮品牌為其注入能力,憑借香飄飄的穩健的供應鏈和渠道網絡,被投企業也會加速增長,反之這份增長亦能帶動香飄飄開擴新的市場。
此次合作的時間節點也十分巧妙,前不久童杰剛剛表示,2022年是消費投資的好年份。在這樣的好年份和尚承投資的加持后,香飄飄可能會很快迎來第二條增長曲線。
除了此前便是尚承資本的LP之外,香飄飄作為浙江湖州企業,也曾以“湖州幫”的標簽,出現在老娘舅的股東中。今年老娘舅沖刺IPO時遞交的招股書中顯示,蔣建琪為其第三大股東,持股占比8.73%。
在香飄飄經營的這十幾年里,鮮有投資動作,就連作為尚承資本LP都是以十分低調的方式入局。可以說,此次參與基金是香飄飄成立近20年來,第一次大刀闊斧進入投資。通過這一方面,也能看出香飄飄此次的決心。
奶茶投資戰已拉開帷幕
奶茶企業做產業投資,這個老牌企業來晚了。
相比一向保守的香飄飄,新式茶飲品牌們不僅在崛起速度上迅猛,更是早就嗅到了產業投資機會。
喜茶的主動布局思路已經顯現,其被投企業更多的是指向品類擴充和供應鏈上。
另外,蜜雪冰城和茶顏悅色也有投資動作,二者的投資指向為價格區間互補。比如,主打下沉市場的平價奶茶蜜雪冰城投資了中端奶茶品牌匯茶,后者的價格區間為10元以上,彌補了蜜雪冰城中高端市場的空白。中端價格的茶顏悅色投資了果茶品牌果呀呀,后者的價格區間在25元以上,和茶顏悅色的價格區間形成互補,此外果呀呀主打的果茶,也為茶顏悅色填上了新品類。
今年3月28日,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正式開始投資生涯,成立投資機構美好力量,成立半年后,奈雪的茶第一筆投資落在了主推現切水果茶,健康0負擔的茶乙己。茶乙己成立于2020年,算是新茶飲品牌的后秀,在市場同類品牌繁多時,茶乙己選擇通過控糖為差異化切入市場。
在此之前,喜茶早已邁入投資圈,第一筆投資為精品咖啡品牌Seesaw。隨后,喜茶的投資動作愈發密集,相繼投資燕麥奶的野生植物YePlant,預調酒品牌WAT,以及茶飲品牌和気桃桃,新茶飲品牌野萃山。此外,去年8月,喜茶還以旗下品牌喜小茶的名義并購王檸檸檬茶70%的股權。
喜茶方面表示,茶飲行業市場空間廣大,不同細分賽道的機會依舊巨大。喜茶不做VC投資(一般指風險投資),而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市場機遇做主動布局。
由此可見,新茶飲品牌的投資路數更多的是在同一個賽道內,投資自身的空白市場,以此來鞏固自身的護城河,加強自身在行業內的話語權。
其實這個路數和香飄飄想要的產業協同有所出入,在公告中可以看出,香飄飄更想要的是整合上下游資源。跳出舒適圈,積極擁抱行業變化的香飄飄,可能會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