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虎嘯商業評論
你可能想不到,一個國內的電動汽車新勢力宣布要做到全世界前五,不是靠賣電動車。
最近,新勢力之一的蔚來汽車CEO李斌宣布,已經準備大舉進軍歐洲市場,并且在3年后加入美國市場,針對全球不同市場的子品牌也將陸續上市。蔚來將成為一個全球化的汽車品牌,在達到這些目標之后,蔚來將在2030年成為全球前五大汽車制造商之一。
李斌說這句話的背景,是蔚來成立之初就進軍歐洲了,2015年成立德國公司,2016年在英國發布NIO品牌,2021年在挪威開設品牌店“NIO House”,今年開始在歐洲多個國家交付三款新車型,并且開展了一種純粹租賃不賣車的模式。
為了匹配歐洲消費者的習慣,蔚來推行一種所謂的“訂閱制”模式,用戶可以最短一個月起租新車,自定義12到60個月的固定租期。用戶只需要花錢租車就好,蔚來幫其承擔所有要操心的工作,比如買保險,維護,乃至于多年以后的電池更換。
當然,這種以租代售的模式并不是蔚來首創的,很多汽車品牌都在歐洲開展類似業務,包括國內品牌領克、比亞迪這樣的品牌在歐洲也布局了新車租賃市場,只不過這些品牌在歐洲還是以賣車為主,租車只是賣車的一種衍生服務。
這種在歐洲比較流行的時髦用車模式,相當于改變了之前純粹賣車的方式,用戶隨意租用新車,租賃時間也相當靈活,只要付錢下單,汽車廠商就直接將車送到用戶家門口,至于后續的維護管理,則完全由廠商完成。當然,這樣的全包月模式費用肯定不便宜,蔚來的三款車,首月的包月訂閱費在人民幣8700~11633元之間。當然,這肯定是新車的租價,一旦車輛被使用之后變成二手車,訂閱的價格肯定就要相應下滑。歐洲的二手車租賃平臺顯示,當地的特斯拉modelY二手車,月租金也就在8000人民幣左右。
新車以租代售市場,蔚來在歐洲目前并沒有太多的優勢。但是李斌對外宣布,蔚來只租賃,不賣車,這在歐洲是開了先河。
汽車品牌只租車不賣車,在全世界范圍來看也都是一個創舉,全世界市值前五大汽車汽車品牌,特斯拉、豐田、比亞迪,大眾、通用,都以自產自銷為主要模式,租賃業務在營業收入之中看不到太多的比重。按照產業分工,租車、保險、養護等,均有對應領域的專業公司來運營,整車廠很少涉及。
而蔚來則一直在往服務型公司轉移,在國內也提倡電池的換電模式,相當于電池的以租代售,在歐洲,這種以租代售的模式則更為徹底。創新難能可貴,只不過,關鍵還是規模對應下的成本問題。以現在蔚來的保有量,在國內很難通過換電模式盈利,在這個賽道上,寧德時代這樣的專業電池生產廠商更有規模優勢、專業能力和競爭壁壘。同樣在海外市場,蔚來一家品牌的力量,其實很難和遍布全球數十個國家,有上萬個網點的專業租車國際巨頭Thrifty、赫茲等品牌展開競爭。
而且,汽車制造、銷售、服務都是重資產業務,每涉足一個新的環節都意味著巨大的投入,造車本身已經很燒錢,蔚來這4年來已經在造車上虧損了220 億人民幣,在轉型服務上,蔚來又能虧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