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凜冬至歐,萬和回春?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凜冬至歐,萬和回春?

股價“過山車”,業績小起色。

文|科技新知

8月以來,歐洲媒體幾乎每天的頭條新聞都與能源相關:天然氣短缺、能源價格飆升、劈柴取暖、可再生能源能否替代傳統化石燃料等等......

能源危機的持續發酵,不少歐洲家庭開始搶購電熱毯、熱水器等過冬產品,這讓國內制暖家電行業也隨之站上風口。

業績平淡、股價跌了四年多的萬和電氣,一夜之間成了制暖概念板塊的龍頭之一。三個多月時間里其股價最高漲幅達125%,逼近2015年牛市的歷史高點。

這輪上漲之前,萬和剛剛完成了董監高換屆選舉,在一輪大換血后,以盧宇聰為代表的年輕管理層正式接班。

歐洲能源危機的利好以及更為年輕的管理團隊加持,市場對萬和的期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好景不長,近期隨著股東減持、出口數據或不及預期等多個利空出現,投資者的熱情逐漸散去。

冷靜下來分析,歐洲能源危機下萬和機會幾何?這些新上任的年輕高管是否能夠帶領轉型成功?“創二代”們又能否實現一代們的百億營收夢?

股價“過山車”,業績小起色

7月11日、12日兩天,在歐洲能源危機對替代天然氣取暖產品需求的炒作下,此前成交量甚為清淡、股價長期趨跌的萬和電氣,突然拔出兩個漲停,啟動了這輪上漲。

隨后8月底發布的半年報再次成為炒作由頭,這一份并不算優秀的財報,反而為萬和電氣帶來連續4個交易日的漲停。

部分資本獲利了結后,萬和電氣進入新盤下跌階段。直到9月底,萬和電氣股價來到高點15.69元,三個半月時間漲幅最高達到125%,離2015年4月牛市最高點僅一步之遙。

萬和電氣主營業務為熱水器和廚房電器,但此輪上漲的邏輯并非與此有關,而是由于其有一款充滿想象空間的產品——空氣能熱泵。

與傳統供暖方式不同,空氣熱能泵的原理是將空氣中的熱能收集后泵入室內,平均成本在每日1.02-1.42歐元之間,約為歐洲家庭使用燃氣熱水器平均成本的1/2左右,是天然氣供暖的替代選擇。

信達證券研究員此前在研報中表示,熱泵作為歐洲電氣化的重要戰略布局,長期滲透率提升趨勢較為明確。隨著歐盟擬推出5650億歐元能源計劃,計劃在未來5年內安裝1000萬臺熱泵,再次明確熱泵長期邏輯。

另外,萬和電氣也是資本市場運作的高手。在此輪上漲過程中,萬和電氣被密集調研,僅9月份就發布三次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其中被問及最多的問題就是關于空氣能熱泵。公司表示,一直有將儲能設備與空氣能產品相結合的相關研究,正在加大力度對歐洲的“儲能+熱泵”市場進行考察。

“儲能+熱泵”,兩個具有前景的熱點概念讓投資者為之興奮,紛紛入場接盤。龍虎榜數據顯示,在9月底萬和電氣股價達到高點的幾個交易日,買入前五基本都有被認為是散戶大本營的東財拉薩席位身影。

9月29日的跌停,東財席位更是霸榜,買入前五席位合計買入約6000萬元。因9月30日萬和電氣大幅低開高走后又經歷多日回落,不出意外這些資金至今仍未解套。

相比之下萬和電氣控股股東卻保持了冷靜,完成了一輪又一輪減持。

9月初開始,萬和電氣間接控股股東廣東萬和集團就已經陸續在大宗交易市場出手減持,只是接盤方能承接的力度有限,四批次減持一共只占總股本0.759%,套現約8000萬元。

但9月30日萬和電氣再發減持公告,表示萬和集團因自身資金安排需求,計劃在公告披露后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487.20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其中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內減持的股份總數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

從萬和集團大宗減持的價格來看,居于11元到13元之間,整體來說是個相當不錯的價錢。

臨近三季報發布,這個時間節點對于投資者來說也是個賭業績的機會。只是回到實際業務上,萬和電氣三季度或許達不到市場預期。

一份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7、8月出口英法德意4國的空氣壓縮熱泵83993臺,2022年是67798臺,比上一年更少。值得期待的是,根據產業在線的數據,8月我國空氣源熱泵出口額同比增長59.9%至1.2億美元,其中均價上漲59.8%至1004.7美元/臺。

不過單看萬和電氣的熱泵銷售情況,2022年半年度公司出口的熱泵產品主要為熱泵熱水器,出口區域以西歐地區為主,出口銷售收入為784.1萬元,占整個營業收入比重極小,即便三季度達到200%左右的增長水準(上半年同比增長為143%),對其財務數據也造不成太大影響。

所以業內一致認為,三季度以及未來一段時間,萬和電氣的業績還需靠熱水器等主業產品支撐。

“年輕化”學別人老路子

長久以來,萬和電氣的業績表現都屬于股市中為數不多的“穩中有升”代表。但正是這種“老實人”的狀態,在資本眼中始終沒有太大想象力。

轉折發生在今年7月,萬和電氣發布董事會五屆一次會議決議公告,完成董監高換屆選舉。其中,上一屆董事會成員除副董事長盧楚隆留任外,其余全部為新晉,總裁盧宇聰(萬和創始人盧礎其之子)正式被選舉為董事長,同時兼任總裁;原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盧宇凡進入董事會,另外又新增一名年輕董事葉汶斌。

對于萬和電氣來說,本次董事會換屆是其推進落實“年輕化”戰略部署的關鍵一環,盧宇聰的上任也意味著公司管理徹底由年輕一代接管。

在盧宇聰未走到臺前時,萬和電氣有些執著于實體經濟的“工匠精神”,靠極具性價比的產品贏得市場。

但隨著互聯網普及、人民生活水平快速增長,家電行業在時代大潮中發生巨變,不管是從上游產品技術研發,還是下游營銷服務推廣,新市場、新內容,新客戶、新需求,都對每一個市場參與者提出更高要求。

定位中低端的萬和,看到了高端廚電的利潤空間,2015年成立新品牌"梅賽思",向高端進軍。

只是梅賽思并沒有幫助萬和打開高端市場。公司自成立以來,就屢屢處于虧損狀態。萬和電氣2018年年報顯示,梅賽思的虧損達到340萬;2019年上半年虧損金額又擴大到了1310萬。如今梅賽思更被定位成下沉市場的高性價比品牌。

有業內人士表示,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由于長期代工和低價出口銷售,國內自主業務萎縮似乎已經讓萬和電氣的品牌經營變得積重難返。

據了解,萬和出口業務的年增長率在最近幾年基本上都遠超總營收額增長,代工任務連續多年超額完成,與此同時犧牲掉的,必然是國內自主業務。更為致命的問題是,面對困境,萬和電氣的解決策略卻顯得缺乏誠意和創新精神。

一位熱水器行業人士稱,最近幾年萬和電氣在研發投入上趨于穩定,放在之前無功無過,但在海爾、美的這種全品類綜合性家電企業進入這片紅海后,萬和必須拿出更前沿的產品,才能保持一定競爭力。

美的、海爾這種全品類企業,首先體量夠大,品牌影響力很強。再者,很多西部地區比較偏遠的中小城鎮乃至鄉村,都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服務覆蓋,而垂類企業或者外資企業在這塊還是比較欠缺的。

在綜合家電廠商的“緊逼”下,實際上不止萬和,萬家樂、華帝等一眾專業化品牌廠商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背后是“單項冠軍”與綜合品牌的對抗,大品牌在渠道覆蓋率,資本的驅動力、科研創新的能力上都具有優勢。

好在當下無論是高端家電市場還是智能家電領域,都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盧宇聰上任后提出“年輕化”“創新化”兩個關鍵點也直指萬和電氣痛點,并且已經開始工廠、工業鏈的數字化改革,搭建數字化渠道矩陣、加碼品牌營銷,轉變發展思路,以提升銷量。

但在美的等家電大廠、小米等互聯網企業降維打擊下,用這些亦步亦趨的方式去應對市場經濟改革和產業升級,對萬和的年輕管理層來說恐怕是一個重大難題。

兩代人百億夢難圓

二代上任,除了是對萬和電氣進行年輕化改革外,能否實現九年前一代班子定下的目標,更是壓力所在。

原董事長盧礎其曾在20周年廠慶日上,在全球客戶面前喊出一個目標:三年內萬和要實現百億規模,而且是“想方設法都必須實現”。

但三年過去,口號落空。2016年萬和電氣的營業收入甚至不及5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5月,新任董事長葉遠璋重提目標稱,未來幾年,萬和將通過多元化、智能化和國際化沖擊年營收百億的目標。但直到這些創一代正式退居幕后,萬和也沒能完成夢想。

如今一方面是受房地產、疫情等多方面影響,步入存量階段的熱水器市場整體下行,另一方面是其他廠商的強勢進入,萬和熱水器主業正處瓶頸,所以多品牌戰略、多元化發展成了盧宇聰的主要打法。

在操刀調整后,萬和形成了以萬和、頒芙、聰米等互為補充的新品牌架構。三個品牌定位明確,頒芙走高端路線,針對高凈值人群;萬和走中端路線,輻射普羅大眾;聰米針對年輕客群,主打小家電,開拓新業務曲線。其中,頒芙和聰米成了萬和的增量所在。

不過高端市場需要靠研發技術支撐、貼近年輕人的小家電市場又十分依賴營銷。

而近些年萬和在研發投入上不算優秀,不僅遠低于美的、海爾等家電行業的“宇宙廠”,與老板電器、華帝股份等同行相比也排在后面。

此外在物聯網、智能化方面,萬和同樣行走緩慢。

老板電器從2014年推出智能烹飪系統ROKI開始就已經與智能化接軌,2020年與華為鴻蒙系統達成全面合作;而萬和電氣在2021年AWE上才推出“1云2N”智能化戰略,與鴻蒙的合作則是在近日才達成。

需要注意的是,萬和電氣想要在新產品市場上實現彎道超車,除了不斷在研發上進行投入外,持續加碼營銷也必不可少。對于凈利潤本就不高的萬和來說,如何平衡好投入產出比,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將是盧宇聰面臨的難題。

萬和的改革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好的一點是年輕一代的接班會讓萬和變得更具想象力,但相反,在家電這個已經“熟透”的市場上,想要做出突破也不是那么容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萬和電氣

  • 萬和電氣(002543.SZ):以“技術+智造+生態”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 萬和電氣(002543.SZ)超一級能效燃氣灶:用實力詮釋行業領導地位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凜冬至歐,萬和回春?

股價“過山車”,業績小起色。

文|科技新知

8月以來,歐洲媒體幾乎每天的頭條新聞都與能源相關:天然氣短缺、能源價格飆升、劈柴取暖、可再生能源能否替代傳統化石燃料等等......

能源危機的持續發酵,不少歐洲家庭開始搶購電熱毯、熱水器等過冬產品,這讓國內制暖家電行業也隨之站上風口。

業績平淡、股價跌了四年多的萬和電氣,一夜之間成了制暖概念板塊的龍頭之一。三個多月時間里其股價最高漲幅達125%,逼近2015年牛市的歷史高點。

這輪上漲之前,萬和剛剛完成了董監高換屆選舉,在一輪大換血后,以盧宇聰為代表的年輕管理層正式接班。

歐洲能源危機的利好以及更為年輕的管理團隊加持,市場對萬和的期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好景不長,近期隨著股東減持、出口數據或不及預期等多個利空出現,投資者的熱情逐漸散去。

冷靜下來分析,歐洲能源危機下萬和機會幾何?這些新上任的年輕高管是否能夠帶領轉型成功?“創二代”們又能否實現一代們的百億營收夢?

股價“過山車”,業績小起色

7月11日、12日兩天,在歐洲能源危機對替代天然氣取暖產品需求的炒作下,此前成交量甚為清淡、股價長期趨跌的萬和電氣,突然拔出兩個漲停,啟動了這輪上漲。

隨后8月底發布的半年報再次成為炒作由頭,這一份并不算優秀的財報,反而為萬和電氣帶來連續4個交易日的漲停。

部分資本獲利了結后,萬和電氣進入新盤下跌階段。直到9月底,萬和電氣股價來到高點15.69元,三個半月時間漲幅最高達到125%,離2015年4月牛市最高點僅一步之遙。

萬和電氣主營業務為熱水器和廚房電器,但此輪上漲的邏輯并非與此有關,而是由于其有一款充滿想象空間的產品——空氣能熱泵。

與傳統供暖方式不同,空氣熱能泵的原理是將空氣中的熱能收集后泵入室內,平均成本在每日1.02-1.42歐元之間,約為歐洲家庭使用燃氣熱水器平均成本的1/2左右,是天然氣供暖的替代選擇。

信達證券研究員此前在研報中表示,熱泵作為歐洲電氣化的重要戰略布局,長期滲透率提升趨勢較為明確。隨著歐盟擬推出5650億歐元能源計劃,計劃在未來5年內安裝1000萬臺熱泵,再次明確熱泵長期邏輯。

另外,萬和電氣也是資本市場運作的高手。在此輪上漲過程中,萬和電氣被密集調研,僅9月份就發布三次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其中被問及最多的問題就是關于空氣能熱泵。公司表示,一直有將儲能設備與空氣能產品相結合的相關研究,正在加大力度對歐洲的“儲能+熱泵”市場進行考察。

“儲能+熱泵”,兩個具有前景的熱點概念讓投資者為之興奮,紛紛入場接盤。龍虎榜數據顯示,在9月底萬和電氣股價達到高點的幾個交易日,買入前五基本都有被認為是散戶大本營的東財拉薩席位身影。

9月29日的跌停,東財席位更是霸榜,買入前五席位合計買入約6000萬元。因9月30日萬和電氣大幅低開高走后又經歷多日回落,不出意外這些資金至今仍未解套。

相比之下萬和電氣控股股東卻保持了冷靜,完成了一輪又一輪減持。

9月初開始,萬和電氣間接控股股東廣東萬和集團就已經陸續在大宗交易市場出手減持,只是接盤方能承接的力度有限,四批次減持一共只占總股本0.759%,套現約8000萬元。

但9月30日萬和電氣再發減持公告,表示萬和集團因自身資金安排需求,計劃在公告披露后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487.20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其中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內減持的股份總數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

從萬和集團大宗減持的價格來看,居于11元到13元之間,整體來說是個相當不錯的價錢。

臨近三季報發布,這個時間節點對于投資者來說也是個賭業績的機會。只是回到實際業務上,萬和電氣三季度或許達不到市場預期。

一份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7、8月出口英法德意4國的空氣壓縮熱泵83993臺,2022年是67798臺,比上一年更少。值得期待的是,根據產業在線的數據,8月我國空氣源熱泵出口額同比增長59.9%至1.2億美元,其中均價上漲59.8%至1004.7美元/臺。

不過單看萬和電氣的熱泵銷售情況,2022年半年度公司出口的熱泵產品主要為熱泵熱水器,出口區域以西歐地區為主,出口銷售收入為784.1萬元,占整個營業收入比重極小,即便三季度達到200%左右的增長水準(上半年同比增長為143%),對其財務數據也造不成太大影響。

所以業內一致認為,三季度以及未來一段時間,萬和電氣的業績還需靠熱水器等主業產品支撐。

“年輕化”學別人老路子

長久以來,萬和電氣的業績表現都屬于股市中為數不多的“穩中有升”代表。但正是這種“老實人”的狀態,在資本眼中始終沒有太大想象力。

轉折發生在今年7月,萬和電氣發布董事會五屆一次會議決議公告,完成董監高換屆選舉。其中,上一屆董事會成員除副董事長盧楚隆留任外,其余全部為新晉,總裁盧宇聰(萬和創始人盧礎其之子)正式被選舉為董事長,同時兼任總裁;原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盧宇凡進入董事會,另外又新增一名年輕董事葉汶斌。

對于萬和電氣來說,本次董事會換屆是其推進落實“年輕化”戰略部署的關鍵一環,盧宇聰的上任也意味著公司管理徹底由年輕一代接管。

在盧宇聰未走到臺前時,萬和電氣有些執著于實體經濟的“工匠精神”,靠極具性價比的產品贏得市場。

但隨著互聯網普及、人民生活水平快速增長,家電行業在時代大潮中發生巨變,不管是從上游產品技術研發,還是下游營銷服務推廣,新市場、新內容,新客戶、新需求,都對每一個市場參與者提出更高要求。

定位中低端的萬和,看到了高端廚電的利潤空間,2015年成立新品牌"梅賽思",向高端進軍。

只是梅賽思并沒有幫助萬和打開高端市場。公司自成立以來,就屢屢處于虧損狀態。萬和電氣2018年年報顯示,梅賽思的虧損達到340萬;2019年上半年虧損金額又擴大到了1310萬。如今梅賽思更被定位成下沉市場的高性價比品牌。

有業內人士表示,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由于長期代工和低價出口銷售,國內自主業務萎縮似乎已經讓萬和電氣的品牌經營變得積重難返。

據了解,萬和出口業務的年增長率在最近幾年基本上都遠超總營收額增長,代工任務連續多年超額完成,與此同時犧牲掉的,必然是國內自主業務。更為致命的問題是,面對困境,萬和電氣的解決策略卻顯得缺乏誠意和創新精神。

一位熱水器行業人士稱,最近幾年萬和電氣在研發投入上趨于穩定,放在之前無功無過,但在海爾、美的這種全品類綜合性家電企業進入這片紅海后,萬和必須拿出更前沿的產品,才能保持一定競爭力。

美的、海爾這種全品類企業,首先體量夠大,品牌影響力很強。再者,很多西部地區比較偏遠的中小城鎮乃至鄉村,都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服務覆蓋,而垂類企業或者外資企業在這塊還是比較欠缺的。

在綜合家電廠商的“緊逼”下,實際上不止萬和,萬家樂、華帝等一眾專業化品牌廠商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背后是“單項冠軍”與綜合品牌的對抗,大品牌在渠道覆蓋率,資本的驅動力、科研創新的能力上都具有優勢。

好在當下無論是高端家電市場還是智能家電領域,都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盧宇聰上任后提出“年輕化”“創新化”兩個關鍵點也直指萬和電氣痛點,并且已經開始工廠、工業鏈的數字化改革,搭建數字化渠道矩陣、加碼品牌營銷,轉變發展思路,以提升銷量。

但在美的等家電大廠、小米等互聯網企業降維打擊下,用這些亦步亦趨的方式去應對市場經濟改革和產業升級,對萬和的年輕管理層來說恐怕是一個重大難題。

兩代人百億夢難圓

二代上任,除了是對萬和電氣進行年輕化改革外,能否實現九年前一代班子定下的目標,更是壓力所在。

原董事長盧礎其曾在20周年廠慶日上,在全球客戶面前喊出一個目標:三年內萬和要實現百億規模,而且是“想方設法都必須實現”。

但三年過去,口號落空。2016年萬和電氣的營業收入甚至不及5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5月,新任董事長葉遠璋重提目標稱,未來幾年,萬和將通過多元化、智能化和國際化沖擊年營收百億的目標。但直到這些創一代正式退居幕后,萬和也沒能完成夢想。

如今一方面是受房地產、疫情等多方面影響,步入存量階段的熱水器市場整體下行,另一方面是其他廠商的強勢進入,萬和熱水器主業正處瓶頸,所以多品牌戰略、多元化發展成了盧宇聰的主要打法。

在操刀調整后,萬和形成了以萬和、頒芙、聰米等互為補充的新品牌架構。三個品牌定位明確,頒芙走高端路線,針對高凈值人群;萬和走中端路線,輻射普羅大眾;聰米針對年輕客群,主打小家電,開拓新業務曲線。其中,頒芙和聰米成了萬和的增量所在。

不過高端市場需要靠研發技術支撐、貼近年輕人的小家電市場又十分依賴營銷。

而近些年萬和在研發投入上不算優秀,不僅遠低于美的、海爾等家電行業的“宇宙廠”,與老板電器、華帝股份等同行相比也排在后面。

此外在物聯網、智能化方面,萬和同樣行走緩慢。

老板電器從2014年推出智能烹飪系統ROKI開始就已經與智能化接軌,2020年與華為鴻蒙系統達成全面合作;而萬和電氣在2021年AWE上才推出“1云2N”智能化戰略,與鴻蒙的合作則是在近日才達成。

需要注意的是,萬和電氣想要在新產品市場上實現彎道超車,除了不斷在研發上進行投入外,持續加碼營銷也必不可少。對于凈利潤本就不高的萬和來說,如何平衡好投入產出比,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將是盧宇聰面臨的難題。

萬和的改革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好的一點是年輕一代的接班會讓萬和變得更具想象力,但相反,在家電這個已經“熟透”的市場上,想要做出突破也不是那么容易。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衡阳市| 新泰市| 永顺县| 惠安县| 景洪市| 新津县| 肥西县| 玉屏| 铁岭市| 灵武市| 蒲江县| 沈丘县| 建始县| 永康市| 元江| 通辽市| 富阳市| 宜春市| 枞阳县| 无为县| 莱州市| 恩平市| 岳西县| 繁峙县| 通渭县| 开阳县| 兴义市| 镇雄县| 济阳县| 阿坝| 新津县| 万盛区| 喜德县| 成都市| 开原市| 平武县| 抚远县| 克拉玛依市| 广德县|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