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oNews 茜茜
編輯|楊博丞
身披“小米系”光環,也難以攪動游戲手機市場。
據多家媒體報道,國慶假期前夕,黑鯊大幅度縮減崗位數量,裁撤崗位涉及公司各個部門,比例占約50%。其中,VR項目為裁撤重災區。
有黑鯊員工對DoNews證實了這一消息, 裁員屬于臨時通知,補償金分三次給到,VR項目裁員比例或高達60%。
黑鯊在職員工美美向DoNews透露,黑鯊所有地區都在裁員。就在今年下半年,黑鯊與騰訊的VR項目還在進行之中,黑鯊CEO羅語周還向其透露,年底員工人數從700人擴張至1000人左右。轉眼間,與騰訊的收購計劃就談崩了,后續正經工作無法繼續,每天談話好幾次,要對領導表忠心。
“我對騰訊不收購這樣的公司不感到意外,這只是我們員工層面看到的消息,還有些看不到的,包括騰訊等投資人做盡調時會了解到。”美美對黑鯊現狀并不感到意外。
黑鯊員工爆料部分截圖 圖片來源:DoNews
脈脈上還有員工進一步爆料,裁員大部分是試用期員工,補償金只有0.5倍工資。裁員原因或是黑鯊融資進展不順,騰訊投資擱淺。
對此,黑鯊公關對DoNews表示,無論是裁員,還是投融資進展事宜, 均沒有收到公司相關通知。
實際上,今年5月中旬,就有媒體報道稱,黑鯊融資、收購進展不順。騰訊放棄對小米系游戲手機制造商黑鯊的收購。
據悉,騰訊在今年1月與黑鯊進行首次談判,希望收購黑鯊,能為其元宇宙項目提供硬件設備,隨后,因未獲得批準而放棄收購計劃。黑鯊CEO羅語周則進行了否認,跟騰訊不存在任何收購計劃,“沒有的事”。
2017年,背靠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小米科技投資、華為系創業的標簽,黑鯊游戲手機被寄予厚望,希望其能通過游戲手機的特性撬開存量手機市場。不過,后續發展事與愿違。
01 黑鯊進退兩難
從邏輯上看,游戲硬件市場潛力無限。
據《2021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數據統計,2021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2965.13億元,同比增收178.26億元,同比增長百分比6.4%。國內游戲用戶規模達到6.66億,同比增長0.22%,保持穩定。
面對穩定增長,且基數龐大的手游用戶,游戲手機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包括黑鯊在內的游戲手機銷量一直不振。小米集團中國區總裁、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曾經透露,2021年,游戲手機總出貨量在170萬左右。
對比手機出貨量大盤,顯得微不足道。信通院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手機總出貨量累計3.51億部。細化到各家游戲手機廠商,出貨量數字更為難看。
如盧偉冰所言,“一款游戲手機產品推出賣幾萬臺,最多也就20-30萬臺,就到了天花板。”Canalys統計數據顯示,從2018年Q2到2021年Q1,黑鯊占全球游戲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僅為13%。
vivo旗下iQOO占比23%,紅米K系列占比20%;OPPO子品牌realme的X系列占比19%。其他品牌諸如紅魔、華碩ROG、聯想拯救者等占比不足10%。
更為要命的是,2022年游戲手機市場大幅縮減。據鯨參謀數據統計,2022年1月至9月游戲手機累計銷量近320萬,同比下滑近40%,累計銷售額約76億元,同比下滑39%。
黑鯊亟待轉型。2021年11月,黑鯊注冊多個商標與“元宇宙”相關,試水XR,被外界認為黑鯊欲擺脫小眾市場,開啟轉型之路。
但與Meta、PICO不相同的是,黑鯊進入XR領域屬于“半路出家”,至今沒有發布一款成熟的XR產品。
一邊是難以起量的小眾手機市場,一邊是黑鯊從未涉及的VR第二次“風口”。黑鯊員工李靜對DoNews直言,今年3月,黑鯊推出的黑鯊5一直賣得不好,8月推出黑鯊5的升級版本,本質上就是賣不出去的黑鯊5換個名字。
李靜進一步表示,近幾年,黑鯊很少在創新上下功夫,自從業界首次推出手機肩鍵功能后,再無拿得出手的創新。特別是,洽談收購事宜后,黑鯊基本不研究手機,All in 元宇宙、XR了。
VR從業者菲菲告訴DoNews,XR領域看似簡單,芯片復雜程度也不及手機,但VR還涉及網絡、成本、內容生態、軟件等一系列產業向因素。黑鯊想在短時間內迅速轉型,卻被現實卡住了。
更重要的是,互聯網企業投資傾向,乃至整個投資市場對黑鯊轉型不利。
02 未來騰訊投資或明顯放緩
據IT桔子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前9個月,騰訊投資數量78宗,金額154.57億元人民幣。對比去年全年投資數量274宗,金額達1389.89億元人民幣。
騰訊投資數量和金額雙雙銳減,前9個月數量僅為去年全年的不到30%,投資金額規模僅為去年全年的11%。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騰訊大力度推進將本增效,無論是人員精簡,還是市場營銷費用、行政開支縮減,乃至管控非核心業務,都有所動作。
騰訊2022年Q2財報披露,因廣告業務承壓,未獲得游戲版號,游戲業務增長放緩,騰訊開啟全方位的降本增效。
此外,在投資傾向上,騰訊也有所側重。
DoNews查閱天眼查發現,今年騰訊投資集中領域主要在生物醫療、游戲、芯片、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領域。比如,生物醫療方面投資涉及10起,包括智慧養老福壽康,北美慢性病治療藥物研發商Noveme等。
游戲領域涉及12起,包括四維八方、恒騰網絡,以及波蘭、日本、加拿大、澳洲、新西蘭、馬德里等全球各個游戲工作室。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涉及19起,包括三星保險、吉工家等。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DoNews,政策嚴控平臺經濟,大型互聯網科技公司受影響最大。所以,此前通過積極投資延伸業務觸角的企業都在大幅度收縮業務。
“可以預見,未來騰訊投資規模和范圍都會明顯下滑,來自投資的收益也將明顯減少。”沈萌說。
另外兩個趨勢,也可以看出騰訊投資,以及投資市場對XR的投資傾向。
據《科創板日報》報道,相比于字節跳動對XR領域的投資,騰訊比較穩健。黑鯊目前在XR領域更多是在探路,言外之意,沒有實質性的成果與產出,很難讓騰訊為其買單。
機構投資人芳菲則間接對DoNews表達了對元宇宙、XR領域的不看好。“我們不投元宇宙,比較虛的產業,而是更專注實體產業。我司投資傾向于制造業,在于生產資料與生產力的配合,簡要概括即生產。”
芳菲認為,科技制造強調做行業Know-How,需要漫長的研發積累。在虛擬文明探索與星辰大海的探索中,投資勢必要回歸“星辰大海”。
黑鯊難以獲得投資人認同,根本原因還在于其深陷“偽需求”、“偽命題”的怪圈中。
03 小眾手機沒有護城河
多位用戶對DoNews表達了游戲手機“雞肋”的觀點。“千元手機就能玩游戲,為什么要買游戲手機?”“游戲手機是偽需求,誰會因為玩手游,而去高價買游戲手機?”
2018年,黑鯊一年推出兩款游戲手機之后,其他玩家紛紛入場該賽道。包括努比亞紅魔、華碩ROG、聯想拯救者、小米的Redmi、vivo的iQOO。
如同美圖手機,專門針對女性用戶,或面向喜愛美顏的小眾用戶群體的手機品牌。一位不愿具名的手機業內人士對DoNews表示,很多手機的美圖功能都是最基本的配置,單獨以美顏、美圖差異化切入市場,很難與中大型手機廠商競爭。
黑鯊在內的游戲手機也很難與主流手機品牌,在硬件配置、價格、軟件,以及手機外觀上拉開差距。
比如,今年剛剛推出的黑鯊5,采用高通驍龍870八核處理器,144Hz OLED屏幕,4650mAh電池容量。而市場上其他品牌手機,驍龍8系列芯片、高刷新率屏幕、高容量電池幾乎是標配。
黑鯊發布會上提及其引以為傲的“逆重力雙VC液冷系統”、“GameEngine”軟件,甚至外觀上的改進,如SharkEye RGB 燈效、雙磁動力實體肩鍵,與小米9的Game Turbo,小米12的超大VC液冷散熱,榮耀的超導六方晶石墨烯搭配超薄VC液冷,OSTurbo X、GPU Turbo X等技術,亦沒有實現實質性的差異化。
在價格上,游戲手機也存在劣勢。譬如,iQOO10的最新價格為3949起,紅魔7S 暗夜騎士版本3699元起,聯想拯救者Y90售價4299元起,相同價格,可以購買OPPO、vivo、榮耀、小米的旗艦型手機。
在手機設計外觀語言上,也在無形中與一大批潛在用戶失之交臂。比如,黑鯊2 Pro、黑鯊3系列推出后,不少網友、媒體戲稱其背后設計猶如“姨媽巾”,被網友稱為“婦女之友”。
據排行榜123網評選出的2022年游戲手機品牌榜顯示,前五名沒有游戲手機品牌的身影,它們分別是vivo、榮耀、索尼、iQOO、realme。iQOO在創立伊始便否認自己是游戲手機,前iQOO負責人馮宇飛曾表示,游戲只是手機一個功能的體現,iQOO覆蓋所有人群。
“一方面,手機行業進入微創新階段,很難有大的技術革新;另一方面,游戲手機屬于小眾市場,受困于此,很難走向大眾市場,也很難建立起技術和創新的護城河。”前述手機行業人士說。
(文中美美、菲菲、李靜、芳菲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