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報 曉艷
編輯|努爾哈哈赤
繼10月3日,優酷舉辦2022年度動漫發布會,官宣42部作品后,除了B站之外,騰訊視頻、愛奇藝等國內主要動畫播出、投資平臺都完成了今年發布重點動漫片單的重大任務。
據統計,這三大平臺今年在相關發布會上重點公布的動漫作品共計161部(騰訊視頻100部、愛奇藝19部。非兒童向),如此龐大體量的動畫作品供給,其中又牽涉到多少家動畫制作公司呢?
借此一起來看看在視頻平臺、互聯網大廠都“節衣縮食”的發展境況下,動畫公司的業務狀況?哪些公司“接活”最多?
騰訊:福煦影視接8部,百漫6部,46家公司均1部
先來看騰訊,這是其8月8日發布的100部動漫作品的詳細情況。
據雷報統計,參與這百部作品制作的公司達65家(手動統計,可能存在遺漏),其中有46家公司參與了1部作品的制作。
按此次片單中參與制作作品數量進行排名,包攬第一二名的公司分別是“福煦影視”和“百漫文化”。
福煦影視參與制作《太平天書之將魂覺醒》《天道圖書館》《劍靈同居日記》《我撿起了一地屬性》《從紅月開始》《全職法師6》《星辰變5》《完美世界》等8部作品,《全職法師6》《星辰變5》《完美世界》均是續作,《完美世界》還是年番。
百漫文化將制作《九州縹緲錄》《絕代雙驕》《絕代雙驕特別篇》《西行紀年播劇集》《西行紀之大猿魂》《西行紀之狂王》等6部作品,“絕代雙驕”IP占2部,“西行紀”IP占3部,西行紀為其旗下IP。
騰訊(閱文)曾投資福煦影視,當前持股35.60%,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百漫文化則是其并購企業。
參與制作作品達4部的有玄機科技、彩色鉛筆、原力動畫、好傳動畫,除了好傳,其余3家騰訊都曾投資。
玄機科技4部作品中有2部屬于“斗羅大陸”IP。而除了《斗羅大陸2絕世唐門》,其余都屬于續作,其中《吞噬星空》和《斗羅大陸》都是年番。
云圖動漫、謎譚動畫、中影年年、幻維數碼、洛水花原這5家公司,在該片單中均參與制作3部作品,中影年年有續作《我是大神仙3》,幻維數碼有年番《斗破蒼穹》,洛水花原負責制作《狐妖小紅娘11》。5家公司中有3家都曾獲得騰訊投資。
超神影業、ASK動畫、聚喵科技、若鴻文化、米粒影業、啟緣映畫、大呈印象、更三動畫等8家公司都參與制作了100部中的2部,其中有超神影業的《雄兵連4》,啟緣映畫的《一人之下5》,大呈印象的《武動乾坤4》,更三動畫的《枕刀歌2》。超神影業和更三動畫均是騰訊投資公司。
總的來看,直觀的信息是,福煦影視、百漫文化、玄機科技、彩色鉛筆、原力動畫、好傳動畫等動畫公司參與制作作品較多,“成績”更為靠前,同時也可以看到,除了產能高的公司,如福煦影視,此前負責長篇IP動畫制作的公司,當下業務往往也會更多。
另外,這些公司中有超過15家具有騰訊投資背景,或許從資方角度來看,騰訊會更容易將更多動畫項目交到他們手中,這類動畫公司在波動的市場環境中,生存或更有保障。而從這百部作品涉及制作公司中有超7成僅接到“1單”,甚至與其他公司合做一部作品的狀況來看,動畫制作業務或許也是不太好拿的,競爭的公司也很多。
優酷:小明太極負責6部,若鴻文化5部,玄機、兩點十分3部
再來看優酷。
10月3日其發布的多達42部的動畫作品被分為“國風”、“開掛”、以及“創新·熱血少年”等劇場、類別,特色顯著。
從這些作品的制作信息來看,旗下有看漫、知音漫客、漫客棧、漫畫臺、颯漫畫、神漫畫、愛優漫、全免漫畫等互聯網漫畫平臺以及《風起蒼嵐》《穿越西元3000后》《逆天邪神》等多部漫畫代表作的“小明太極”負責制作動畫作品數量最多,達6部,其也是這些動畫的聯合出品方。
擁有《妖神記》《萬界仙蹤》等動畫代表作的“若鴻文化”參與制作動畫達5部,其中4部都是續作;包含《秦時明月七》在內,玄機科技共負責3部;曾獲得阿里投資的兩點十分動漫也拿到了片單里的3部動畫。
除此之外,萬維貓動畫參與制作2部,其也是這兩大IP的持有方;中影年年繼續與優酷攜手打造“少歌宇宙”,將推出《少年歌行 海外仙山篇》,索以文化為2部作品的制作方。
一方面依舊是續作動畫為動畫公司帶來更多制作型業務,同時像小明太極這樣具備漫畫資源、IP的動漫公司,也有機會獲得更多動畫制作業務。
愛奇藝:中影年年、變月文化、大火鳥文化均參與制作2部
接下來看愛奇藝。
據公開信息,9月中旬其發布的19部動漫中,中影年年參與制作2部,為《神瀾奇域無雙珠》第1、2季;大火鳥文化參與制作《石少俠感覺好孤單》《戍天伏魔錄》2部動畫,變月文化也參與制作2部作品。其他作品涉及制作方還包括幻維數碼、福煦影視、若鴻文化、興藝凱晨、聲影動漫等,均參與制作1部。
綜合來看,161部作品中,關于制作公司,“福煦影視”占到9部,占比超5%;“若鴻文化”8部,“玄機科技”和“中影年年”7部,“百漫文化”和“小明太極”6部。這幾家公司拿下約26%的份額。
兩點十分、彩色鉛筆、原力動畫、好傳動畫、幻維數碼、洛水花原參與制作作品達4部;云圖動漫、謎譚動畫、超神影業、萬維貓動畫、大火鳥文化為3部,這幾家公司占到的總體份額約24%。
其余動漫公司參與制作作品基本在3部以下。根據統計,其中拿下1部動畫作品的公司超過60家。
一定程度上可見,目前來自幾大平臺的動畫業務基本被業內知名或高產能動畫公司占據大部份額,其余眾多動漫公司分到的“羹”相對較少,競爭激烈。但這也未窮盡這些公司來自片單之外的其他動畫項目。同時,即使當前視頻平臺“日子不好過”,也在進行“降本增效”,但部分頭部動畫公司依舊有不少,抑或優質項目可做。但總體來看,項目分配依舊不太均衡。
接下來,不知道一向動畫項目眾多的B站,又會為國內動畫公司送去多少“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