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龐宇
三季報披露拉開序幕。根據計劃,本周(10月10日-10月15日)將有包括通威股份(600438.SH)、雅化集團(002497.SZ)在內的18家公司發布三季報。資本市場“新面孔”如華大智造(688114.SH)、天力鋰能(301152.SZ)、萬潤新能(688275.SH)嶄露頭角。
康緣藥業、上機數控率先發布三季報
率先披露三季報的是滬市主板的2家公司康緣藥業(600557.SH)和上機數控(603185.SH)。據10月9日晚公告,康緣藥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28億元,同比增長47.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70億元,同比增長47.48%。相較前兩個季度,該公司第三季度業績同比增幅最大,不過凈利潤環比下滑30.57%。今年一、二季度凈利潤均超過1億元。
上機數控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0.30億元,同比增長50.78%,實現歸母凈利潤12.55億元,同比增加125.74%。受益于單晶硅業務規模擴大,公司業績持續高增長。前三季度盈利28.31億元,已超過去5年凈利潤之和。
其余板塊中,深主板首份三季報來自眾興菌業(002772.SZ),將于10月12日亮相;北交所萬通液壓(830839.BJ)的三季報將于10月13日亮相;科創板首批三季報將于10月15日披露,長遠鋰科(688779.SH)、時代電氣(688187.SH)2家公司拔得頭籌;創業板首份三季報來自星源材質(300568.SZ),也將于10月15日見分曉。
界面新聞注意到,首周公布三季報的上市公司均未提前預告業績。部分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幅較為可觀。
這18家公司中,有14家上半年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雙良節能(600481.SH)、圓通速遞(600233.SH)、三孚股份(603938.SH)、星源材質、長遠鋰科等7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100%,其中,農發種業(600313.SH)增幅高達14倍。

71家公司三季報“預喜”
上市公司三季報預告也迎來密集披露期。10月9日晚,廣匯能源(600256.SH)、招商輪船(601872.SH)、通威股份(600438.SH)、永泰能源(600157.SH)、萊克電氣(603355.SH)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
據界面新聞統計,目前A股共有98家公司預告了三季報業績情況,其中業績“預喜”公司有71家,占比超七成。“績優生”多扎堆光伏、新能源產業鏈。
業績“預喜”公司中,10家上市公司預計凈利潤上限超15億元,分別為通威股份(600438.SH)、廣匯能源(600256.SH)、立訊精密(002475.SZ)、TCL中環(002129.SZ)、歌爾股份(002241.SZ)、冀中能源(000937.SZ)、招商輪船(601872.SH)、雅化集團(002497.SZ)、華大智造(688114.SH)、永泰能源(600157.SH)。
通威股份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盈利214億元至2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9.98%至266.71%。業績增長原因一方面在于,高純晶硅產品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價格上漲,疊加公司新產能快速爬坡達產,實現量利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公司電池片業務產銷兩旺,飼料業務量利雙增。
以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看,22家公司預計凈利潤翻倍式增長,其中,雅化集團(002497.SZ)、海光信息(688041.SH)、凱龍股份(002783.SZ)、天力鋰能(301152.SZ)、華大智造(688114.SH)、萬潤新能(688275.SH)、通威股份(600438.SH)、博納影業(001330.SZ)、廣匯能源(600256.SH)9家公司預告凈利潤最高增長超2倍。
具體來看,目前的業績“預增王”的雅化集團預計前三季度盈利34.62億元至36.62億元,較上年增長447.53%至479.16%。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2 億元至14 億元,同比增長 297.05% 至 363.22%,這已是公司連續十個季度同比正增長。
作為新能源賽道“績優生”的代表,雅化集團表示,受益于新能源市場需求旺盛,鋰鹽產品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公司加大鋰鹽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使經營利潤得到大幅度提升。雅化集團主營業務包括鋰業務和民爆業務兩大板塊,鋰業務主要產品包括電池級氫氧化鋰、電池級碳酸鋰等。
緊隨其后的是國產CPU龍頭企業海光信息,預計前三季度盈利6.1億元至7億元,同比增長392%至465%。海光信息在今年8月登陸A股資本市場后,市值一度高達1700億元。該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海光通用處理器(CPU)和海光協處理器(DCU)。業績高增長原因在于海光系列芯片出貨量穩步增長,市場需求旺盛,銷售情況良好,前期在手訂單得到順利執行。
凱龍股份預計前三季度盈利1.4億元至1.65億元,同比增長334.44%至412.02%。該公司主營業務主要分為五大板塊,分別為民爆器材、化工產品、礦業產品、工程爆破服務和現代物流板塊。業績增長主要原因系公司民爆器材、硝酸銨、復合肥產品銷售價格及銷量同比均有所上升,同時,公司恩施分公司因政府收回土地及地上附著物實現處置資產收益同比大幅增長。
“國產測序儀第一股”華大智預計前三季度盈利18.93億元至20.23億元,同比增長311.8%至340.08%。華大智造于今年9月9日登陸A股資本市場,這是繼華大基因(300676.SZ)上市后,汪建旗下又一企業上市。主營業務來看,這兩家公司均屬于基因測序產業鏈。華大智造主要產品及服務涵蓋基因測序儀業務、實驗室自動化業務、新業務三大板塊,近年來華大智造業績處于穩步增長態勢,其中,2021年與疫情相關的收入占比近六成。
新上市的鋰電材料企業天力鋰能和萬潤新能的業績也是拔得頭籌,兩家公司預告凈利潤增幅上限均超過300%。
作為年內最貴新股,萬潤新能預計前三季度盈利7.4億元至8億元,同比增長304.44%至337.23%。萬潤新能是國內磷酸鐵鋰的核心生產商,主營產品為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及前驅體、錳酸鋰正極材料等。新能源行業景氣度的提升使得公司2021年業績快速爆發。不過,高發行價似乎并不被二級市場投資者買單。9月29日,萬潤新能登陸科創板首日即遭遇破發。
同為鋰電新秀的天力鋰能預計前三季度盈利1.5億元至1.8億元,同比增長271.56%至345.87%。天力鋰能是國內較早從事三元材料研發與生產的企業之一,專注于小型動力鋰電池領域。公司于今年8月29日登陸創業板,上市首日股價上漲逾兩成,隨后該股一路下跌,當前股價已較上市首日高點下跌近四成,同時較發行價下跌逾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