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倩楠
編輯 | 翟瑞民
2022年10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10月9日0—24時,呼和浩特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7例(含2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499例。截至10月9日24時,呼和浩特市現有確診病例794例、無癥狀感染者2538例,現有高風險區395個,中風險區17個。
據介紹,疫情發生后,呼和浩特市及時啟動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并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在方艙2號的基礎上,又緊急建設了方艙1號醫院,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具備收治條件的有效床位數已達到5900余張,其中方艙醫院3600余張。
據悉,呼和浩特市今天繼續在新城區、回民區、玉泉區、賽罕區、武川縣全域、土左旗金川區域,其他旗縣中高風險地區,開展重點區域核酸檢測。除上述地區以外,其他地區檢測轄區50%的人口。連續七日無新增陽性感染者小區、自然村,包括無疫小區,實行兩日一檢,每天檢測50%的居民。
針對為什么要開展多輪次核酸檢測的問題,呼和浩特市衛健委二級調研員劉院君介紹,呼和浩特市本輪疫情的流行毒株為奧密克戎BF.7變異株進化分支。從全球流行情況來看,BF.7比現有其他變異毒株具有傳播更快、潛伏期更短、隱匿性更強的特點。
劉院君表示,面對當前疫情快速發展的形勢,需要發揮核酸檢測的關鍵作用,實現找到人、管住人,特別是在這次疫情已有隱匿傳播的情況下,更加需要在劃定區域內開展多輪次核酸檢測。每次人群篩查結束后,根據感染者檢測數量及其分布情況,嚴判疫情防控風險,再科學安排下一輪核酸檢測,只有盡快做到應檢盡檢,對感染者和密接應轉盡轉,及時發現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盡早控制疫情,才能減少核酸檢測輪次。
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指揮部10月10日發布公告稱,從2022年10月11日零時起,呼和浩特市以外的車輛及司乘人員原則上禁止進入呼和爾浩特市;居住地在呼和浩特市的居民暫緩返呼;需途經呼和浩特市的車輛請繞行。
公告要求,所有貨車及司乘人員入呼須嚴格落實測溫、掃青城碼、查驗48小時內1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措施,一律進行落地核酸采樣,即采即走即追。入呼后,點對點閉環運輸,貨車司乘人員全程不下車、不接觸,貨物即裝(卸)即走,在市域內不得隨意停靠。
另據呼和浩特日報報道,10月9日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內蒙古工作組疫情防控工作會商會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內蒙古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曹雪濤強調,要直面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和薄弱環節,進一步落實好密接人員“應隔盡隔”的防控要求。強化督導問責,堅持同頻共振、同題共答,以更大決心、更實舉措共同推動各項措施落實落地,盡快實現社會面清零。
呼和浩特市委書記、市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包鋼在疫情防控工作會商會上表示,要堅決做好防外溢工作,牢牢守住疫情外溢關口,當好首都“護城河”。要堅決壓實“四方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對工作不力的地區和領導干部堅決追責問責,確保如期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