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程大發
編輯 | 翟瑞民
受近日降雨影響,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止跌回升,重回7米線上方。 據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消息,2022年10月9日16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為7.31米,比原歷史最低水位高0.21米。
此前,受7月以來江西省持續干旱少雨及長江干流水位偏低的影響,鄱陽湖水位快速下降。8月6日6時,鄱陽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12米以下,較以往提前100天進入枯水期。
隨后鄱陽湖水位繼續下降,9月23日6時,星子站水位退至7.10米,刷新鄱陽湖有紀錄以來歷史最低水位,湖區通江水體面積僅剩244平方公里。為此,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于9月23日發布了枯水紅色預警。10月4日6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又進一步退至6.68米。
受冷空氣影響,10月8日以來,江西省氣溫大幅下降,全省11個地市有88個縣區的氣象監測站最高氣溫不足15℃。江西撫州、上饒等地的氣溫降幅都超過10℃以上,據央視新聞報道,在冷空氣的影響下,吉安市部分地區陸續降下小雨,緩解了當地的旱情。
據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消息,10月9日8時至10日8時,江西大部地區出現降雨,降雨量為0到10毫米。廬山市退捕漁民張建(化名)告訴界面新聞,此前廬山市已近2個月沒有自然降雨,當地干旱嚴重,直到10月8日、9日連下了兩天小雨。
在降雨影響下,鄱陽湖水位在連跌60多天后止跌回升、緩慢上漲。截至10月9日上午8時,鄱陽湖都昌站水位上漲至7.22米,星子站上漲至7.23米,鄱陽湖各重要站點水位均重回7米以上。同日20時,江西省防指、江西省水利廳將抗旱II級應急響應調整至Ⅲ級應急響應。
不過,據中央氣象臺預測,10月10日8時至11日8時,江西全境內將繼續無降雨。中央氣象臺10月9日18時繼續發布氣象干旱橙色預警稱,長江流域的江西中部至南部、湖南中部至南部等地有特旱,預計未來3日,大部分旱區仍將少雨,氣象干旱將持續或發展。
根據國家標準《氣象干旱等級》,特旱為氣象干旱5個等級中的最高一級,特旱意味著土壤出現水分長時間嚴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對農作物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工業生產、人畜飲水產生較大影響。
在保障人畜飲水方面,據統計,江西全省共有21個市縣31座城市自來水廠采取了工程性措施保障取水。
據人民網報道,目前,江西省151處縣級以上飲水水源地供水保障正常,其中撫州市黎川縣城南水廠保障天數低于30天,當地應急取水工程(潭溪鄉河西村河道取水)已于5日試抽水,10日正式供水;九江市武寧縣天泉水廠保障天數低于30天,柘林水庫可為備用水源;其余縣級水源地保障天數均大于30天。
在干旱防御措施中,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是抗旱減災較為有用的主動性措施。10月8日14時至9日14時,江西省共有南昌市、萍鄉市、九江市、新余市、鷹潭市、吉安市、宜春市、撫州市、上饒市9個設區市53個縣(市、區)開展人工增雨作業98次。
此前,10月4日江西省出現明顯的大風強降溫天氣。據信息日報報道,江西省氣象部門人影作業隊伍抓住有利天氣形勢,大規模、超常規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0月4日、5日,全省開展人工增雨作業97次,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作業的共同影響下,作業影響區普降小到中雨。
10月以來,江西省內共發布了21個干旱紅色預警和14個干旱橙色預警。10月7日14時,江西省氣候中心變更發布干旱紅色預警稱,根據10月6日綜合氣象干旱指數監測,江西省內有97%的縣(市、區)達到重至特旱,預計未來7天全省氣象干旱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