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金融機構全面涌入數字化大潮中,金融科技生態的參與者不斷豐富。伴隨著監管的落地的背景,金融科技行業在更規范的環境中挖掘新的可能,創新企業力爭在競爭中突出重圍。
“科技化”轉型是大部分早期金融科技創新企業選擇的路線,企業名稱也多“去金融化”,變更為“數字科技”或科技企業。它們根據過往在包括消費金融等領域的實踐經驗,整合并開發向外部提供的一站式系統。此外,金融科技企業也在探索區塊鏈、云服務等技術。
9月27日,在WeLab匯立集團于深圳前海基金小鎮舉辦“智啟互聯數創We來”主題開放日上,發布智投管理平臺“嘉紛”。
據介紹,“嘉紛”采用WeLab匯立集團自研智能投資引擎,及時運算投資計劃并進行全天候風險管理,還提供目標盈、好基超市、現金錢包等,計劃給投資者設計個性化理財方案并提供全生命周期目標追蹤的工具服務。
WeLab匯立集團商業增長中心總經理繆皓云表示,“嘉紛”是WeLab匯立集團布局個人財富管理業務的關鍵抓手,未來,“嘉紛”將持續迭代平臺體驗,成為中國區業務的新增長點。
此前,即有金融科技中概股公司推出智能投顧服務,也有國內頭部的金融科技企業在智能投顧業務上先行一步。智能投顧服務研發在傳統證券公司的地位也在提高。陸續有券商成立成立投顧業務一級部門,且投顧業務有線上化的趨勢,并與互聯網平臺合作等方式進行線上投顧業務的推廣。
此外,出海拓展業務也成為金融科技企業的選擇。據悉,繼數字銀行WeLab Bank之后,WeLab匯立集團前不久與Astra完成收購印尼“BJJ雅加達服務銀行,未來,該行將成為集團旗下又一家數字銀行。WeLab匯立集團融資規模已超9億美元,在三地市場經營9個品牌以及兩家數字銀行。
據悉,WeLab匯立集團旗下一站式金融科技服務商天冕科技抓住銀行數字解決方案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新機遇,快速完成B2B服務全面升級,以數字銀行解決方案為中心,圍繞數據中臺、隱私計算、信貸與風控、AI實驗室、綜合解決方案五大產品版塊,給企業客戶提供全流程技術服務,驅動業務降本增效。
從移動支付到數字銀行,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出海的航道變寬。金融科技出海的案例還包括電子支付基建等。中國電子支付業務發展速度在全球居前,多家支付企業在印度等亞洲地區以及南美等地開發電子支付平臺。
近年,字節跳動和小米金融等都參與到了新加坡首批數字銀行牌照競爭。螞蟻旗下新加坡星熠數字銀行已開業。數字銀行不依賴實體分行,在線上提供銀行對賬、提現支付、管理支票等服務。在當地,有的數字銀行從事ToC業務,支持用戶開戶充值。另有專注于服務從事跨境貿易小微企業的ToB類數字銀行。
除了參與東南亞地區數字銀行建設,還有包括騰訊參與巴西數字銀行Nubank投資的案例。不僅是數字銀行,像眾安保險科技通過與Grab成立JV開拓東南亞市場,搭建數字化保險銷售平臺。“技術出海”的中國金融科技企業正在世界各地展示技術實力。
在主題日上,華為云中國區金融行業總經理朱兵表示,在國家政策鼓勵,以及新興市場規模增速領先,海外用戶線上消費習慣提升等利好因素推動下,中國企業出海正當時,現在是把握企業業務第二增長曲線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