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持續優化,疊加國慶黃金周營銷優惠活動,部分城市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
根據中指監測數據,2022年國慶假期期間(10月1日-10月7日),重點監測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66.93萬平方米,較去年國慶假期下降37.7%,較2019年至2021年國慶假期日均成交面積下降47.6%。
雖然整體成交數據降幅較大,但中指研究院強調,考慮到網簽數據具有一定滯后性,預計后續數據表現或有好轉。同時結合企業反饋及認購情況來看,部分城市黃金周樓市出現一定恢復。
據界面新聞了解,從房企層面來看,國慶黃金周期間不少房企推出打折促銷,取得了一定的銷售業績。
例如,碧桂園延續金秋購房節活動,推出限時、價值千元的購房福利;珠實地產推出超千套一口價、6重購房紅利、無理由退房活動,認購指定樓盤可享受低至10%首付和超長分期優惠。
在銷售業績方面,龍湖集團全國銷售金額達到70億元,華發股份銷售超30億元,德信地產全國銷售金額為20億元,融創東南浙皖銷售金額12億元,旭輝集團江蘇區域成交金額5.79億元。
從具體城市來看,部分城市樓市熱度尚可。
例如,國慶期間,蘇州的開發商加大促銷活動,推出74折、85折、9折等打折促銷活動,送車位、物業費、家電等優惠活動,看房人數有顯著增長。
南京市場整體表現也尚可。中指研究院指出,國慶長假期間,南京商品住宅累計認購2000套左右,與前兩周數據相比,南京小長假期間商品住宅認購量有明顯增長。小長假期間,借助政策的優惠和房企的讓利,項目到訪量增多。
北京新房市場也保持一定熱度。中指研究院分析,一方面作為傳統樓市銷售旺季,房企緊抓營銷周期吸引客戶看房,促進成交。另一方面假期出京相對不便,不少置業人群選擇假期看房。但新房市場分化明顯,優質樓盤售樓處相對熱鬧,看盤者相對較多,而區域供應量較大、同質化較大的項目售樓處相對冷清。
整體來看,北京新房和二手房市場整體在逐步回暖,樓市企穩,購房者信心逐步回歸。尤其是9月中下旬以來,大量新盤集中入市,其中不乏熱盤,樓市認購數據相對較好,對市場預期有帶動作用,但網簽備案數據有一定延遲,導致成交數據降幅較大。
國慶期間開發商推貨也較為積極,廣州有超30個樓盤有營銷動作,以項目加推及促銷活動占據多數,多項目推出“購房送家電”、“購房贈送物業費”、“首付分期”、“一口價特惠單位”等營銷活動。從現場人氣來看,主要以天河區、黃埔區、番禺區熱銷樓盤去化較好,去化率超過80%,其余新開盤及加推項目整體去化一般。
二手房方面,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十一期間(10月1日至10月7日)貝殼50城二手房日均成交套數同比增長約54%,較2020年同期增長約3%。分城市看,50城中九成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長,其中東莞、成都、廈門、佛山、蘇州等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數超過去年同期的二倍。
需求端看房活躍度也提高。貝殼50城二手房日均帶看客戶量同比增長7%,超六成城市帶看客戶量同比增長,東莞、廈門、成都等城市帶看客戶量同比增長超過50%。
國慶假期二手房市場成交較去年同期回暖,主要原因與部分城市新房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類似,都是節前央行、財政部等相繼發布部分城市降利率、換房減稅等鼓勵政策,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
9月,各地持續完善樓市調控工具箱,政策優化節奏有所加快,據中指監測,9月政策發布頻次較7-8月大幅提升,熱點城市加大政策優化力度,9月末,央行、銀保監會階段性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多城下調房貸利率,財政部發布換房可享個稅退稅優惠政策。
9月的最后一天,財政部、稅務總局印發《關于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根據公告,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惠。
央行則公告,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個百分點,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別調整為2.6%和3.1%。第二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政策保持不變,即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別不低于3.025%和3.575%。
目前已有廣東、山東等省份部分城市已經跟進落地相關政策。廣東清遠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可至3.7%,陽江可至3.9%,云浮、湛江等城市取消首套房貸利率下限;山東濟寧下限降至3.95%,青島、濟南、淄博等城市首套公積金貸款利率已經下調至3.1%。
對于四季度市場,中指研究院認為,短期來看,購房者觀望情緒仍在,前期政策顯效仍需時間,若政策持續發力,各地配套政策持續跟進和落實,購房者置業情緒有望繼續修復,四季度新房市場或逐漸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