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紹志
又一家信托公司小股東準備離開了。
10月8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一份股權轉讓信息,掛牌標的為中鐵信托0.826%股權,轉讓方為攀鋼集團成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攀鋼集團成都鋼鐵”),轉讓底價10832.15萬元。

轉讓完成后,攀鋼集團成都鋼鐵將退出中鐵信托股東名單。
基本情況顯示,中鐵信托注冊資本50億元,是一家中型規模的信托公司。公司前身為成都市金融信托公司,最早成立于1980年10月,是我國較早設立且連續經營未曾中斷的信托機構之一。
在歷經轉制、合并、重組后,2005年9月中國中鐵(601390.SH)入駐,成為公司控股股東,持有78.91%股權。中鐵二局建設有限公司次之,持有7.23%股權。此外,公司有14家小股東,每家持股比例都不超過4%。攀鋼集團成都鋼鐵位列第9,持股比例0.826%。

大約兩年前,中鐵信托就已經發生過小股東退出的情況。
2020年12月31日,四川銀保監局公告,同意成都工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受讓成都電冶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中鐵信托全部股權(即中鐵信托0.066%股權)。今年1月,成都工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成都產業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中鐵信托3.495%股權,是第三大股東。
今年以來,中鐵信托經歷了不小的變動和風波。
5月24日,中鐵信托宣布,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長馬永紅變更為總經理陳赤。
7月20日、21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公告,中鐵信托一口氣收到11張監管罰單,總計被罰金額達1032萬元。
四川銀保監局列出公司11宗罪,包括:(一)高管履職未經任職資格核準;(二)未按要求對高管績效薪酬實行延期支付;(三)未全面真實反映風險狀況;(四)未謹慎管理運用信托財產;(五)印章管理不規范、重要憑證及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六)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突破合格投資者自然人人數限制;(七)將信托財產挪用于其他信托計劃分配收益;(八)信息披露不充分;(九)通過股權投資方式變相為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債務性融資;(十)貸后管理不到位導致信托資金被挪用;(十一)為商業銀行規避監管提供通道。
因此,中鐵信托被罰款860萬元。另有10名直接負責人的高管、業務人員被警告,罰款金額6萬元至52萬元之間。
與此同時,中鐵信托經營業績正處于滑坡階段。
公司年報顯示,2021年末,中鐵信托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2483.06億元,同比減少23.82%。業績表現同樣出現收縮,合并報表口徑下,2021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12億元,同比減少15.54%;凈利潤8.39億元,同比減少25.95%。
公司今年業績還在加速下滑。中國中鐵202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中鐵信托實現凈利潤3.67億元,同比減少31.49%;總資產177.96億元,凈資產114.01億元。
掛牌公告最新披露的財務報表中,截至2022年08月31日,中鐵信托實現營業收入12.37億元,營業利潤5.36億元,凈利潤4.03億元。
至于此次意圖退出的小股東,攀鋼集團成都鋼鐵來頭不小。公司注冊資本16.1億元,攀鋼集團成都鋼釩有限公司和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83.23%、16.77%,前者是攀鋼集團全資子公司,后者是成都國資委全資子公司。
事實上,行業變局之下,不少小股東們正積極出清信托公司股權。例如,中海外將其持有的金谷信托1.46%股權轉讓至AMC機構中國信達,國民信托第3、4名股東上海創信、恒豐裕將其持有的國民信托40.72%股權轉讓給富德生命人壽,東莞信托4名小股東將持有的股權轉讓給東莞金控。
北京產權交易所顯示,今年7月以來,已有中誠信托、北方信托、新時代信托、西部信托、中鐵信托等5家信托公司股權被掛牌,除了新時代信托是100%股權轉讓,其余4家股權轉讓比例都不超過4%。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表示,這兩年信托公司股權調整主要是小股東調整,有多方面的原因,總體上反映出經濟增速放緩基本面不明朗的情況下,信托公司股東特別是小股東經營狀況不佳或者著手退出非主業的情況,去年開始的房地產業務風險急劇提升更加劇了這一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