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子象
10月6日,泰國北部農磨蘭普府一家兒童日托中心發生槍擊慘劇,至少38人死亡,其中24名為兒童;另有10人受傷。這是該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單一肇事者槍擊事件。
警方確認,槍手是34歲的前警察Panya Kamrab。他的作案武器是一把合法擁有的9毫米手槍和一把刀。作案后,他返回家中殺死妻子和孩子后開槍自殺。泰國皇家警方稱,Panya Kamrab于6月因持有甲基苯丙胺(冰毒的有效成分)而被解雇。
如此慘重的槍擊案發生在這個擁有6900萬人口(90%信仰佛教)的國家,其死傷規模甚至超過了槍支暴力最泛濫的美國,不由令人唏噓。
然而事實是,以亞洲標準來看,泰國無論槍支擁有率,還是槍支兇殺率均名列前茅,同時該國也擁有東南亞最主要的槍支黑市。
據瑞士機構small arms survey數據,2017年,泰國在全球槍支排行榜中位居第13位,是東盟國家中排名最高的。
另據悉尼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運營的非營利組織Gunpolicy估計,2017年,泰國平民合法和非法持有的私人槍支總數為1030萬支,平均每7人就有一把。其中,約400萬是沒有注冊的非法槍械。其私人槍支擁有率約為每100名公民15支,這遠低于美國同年每100人120支槍的比例。
與全球槍支暴力最泛濫的美國不同,泰國的槍支問題不能完全用管制缺失來解釋。事實上,泰國的槍支管制相對嚴格。非法持槍最高可判處10年監禁和最高2萬泰銖的罰款。
在泰國,槍支只能從有限數量的持牌槍支經銷商處購買,經銷商每年可出售的槍支彈藥數量也受到限制。購買槍支前,申請人必須獲得許可證,年滿20歲,并首先接受背景調查,包括個人行為、生活條件、收入和犯罪記錄等。申請人還必須提供可以擁槍的特定理由,例如狩獵、運動射擊或自衛等。
另外,申請人還需要一定的經濟能力。槍支本身的價格可能高達4萬泰銖,在人均GDP約為7000美元(約合26萬泰銖)的泰國,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另外,與擁槍相關的行政和進口費用也相當昂貴,槍支采購可能等要半年。
瑞士small arms survey的高級顧問Aaron Karp表示,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泰國的槍支法律“不是特別嚴格,但也不是特別寬松”。他指出,重要的不僅僅是法律內容,還有當地的槍支文化,比如當局以及公眾如何看待槍支。
獨立研究員Michael Picard也認為,雖然不能斷言泰國是否存在槍支問題,“但是它肯定有槍支文化”,槍支被視為財富和特權的象征。
雖然近年來一直在下降,但是泰國的槍支暴力水平仍然很高。據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2016年,泰國每10萬人中有4.45人死于槍擊事件,超過了美國。另據Gunpolicy,2019年,泰國因槍支導致的每年死亡人數為1292人,低于十年前的2953人。
即便可能面臨十年監禁,但不少泰國人仍持有未注冊的槍支。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咎于蓬勃發展的黑市,它使得在網絡上買賣槍支相對容易。許多未注冊的武器都是從鄰國進口的。
另外,該國軍事化文化或許也可以部分解釋許多人對槍支的明顯熱情:多次發生軍事政變,以及政壇由軍方主導,保守派機構崇尚軍事和執法。
雖然其槍支在亞洲國家中相對泛濫,但大規模槍擊案件并不多見。然而有觀察人士指出,泰國不能以此為借口,因為這種殺戮越來越多。人權觀察亞洲部副主任Phil Robertson說,“希望這起事件敲響警鐘,提醒他們需要制定策略,以防止未來發生類似悲劇。”
然而普通民眾利用槍擊解決糾紛的案件引人矚目。UCA新聞文章稱,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地區,擁有槍支很普遍,如果與別人的爭執升級到暴力的地步,許多男子會攜帶槍支自衛。
“在我的村子里,很多人都有槍來保護自己。否則,如果你與另一個村民發生爭執,那可能會很危險。”住在槍支暴力頻發的南部省份Nakhon Sri Thammarat的當地人Suwisa Sukchuang說道。
泰國警官Naras Savestanan也曾表示,“有時我們會陷入沖突,槍支似乎就是答案。槍支使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