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化產業評論 逍遙客
編輯|半島
9月25日,奈飛發布了劇版《三體》首條幕后特輯,一時間輿論嘩然。有人表示期待滿滿;有人屬于堅定唱衰派;更多人則單純想看騰訊和奈飛就劇版《三體》正面硬剛。而就在網友“誰爛誰尷尬”的起哄中,真正關于《三體》的討論反而隱形。
來勢洶洶的奈飛《三體》
據奈飛《三體》特輯中的消息顯示,預定整季的《三體》第一季已全部制作完成,目前處于后期階段。
圖片來自奈飛《三體》特輯
該劇的陣容不可謂不宏大。
導演為明基·斯皮羅與曾國祥。前者執導的《風騷律師》系列,是北美最為成功的衍生劇,曾46次獲得艾美獎提名;后者執導的《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則是國內近幾年為數不多的優質青春片,讓周冬雨、馬思純、易烊千璽等演員把各類電影節大獎拿到手軟。此次,曾國祥主要負責《三體》第一集。
奈飛《三體》的演員來自11個不同國家,其中不乏華裔面孔。
就已經公布的演員陣容與妝容特點看,章北海一角,很可能由沙莫·阿斯瑪尼出演。
圖片來自奈飛《三體》特輯
比起前者的現代軍裝,華裔女演員Zine Tseng的妝容要更有時代性,有很大可能是青年葉文潔。
圖片來自奈飛《三體》特輯
老年葉文潔,則沒有多少懸念,由李少紅版《紅樓夢》中賈母的飾演者——華裔女演員周采芹出演。
圖片來自《紅樓夢》劇照
原作者劉慈欣、英文版譯者劉宇昆任奈飛《三體》的制作顧問。
大劉在早先的采訪中,滿是對奈飛《三體》的自信,“我非常尊重和信任《三體》英文系列劇集的創作團隊,相信他們一定會為全球的《三體》愛好者帶來一系列精彩的視覺享受”。
信心或許源于奈飛一直以來對IP與本土化處理的重視。
在拍攝《紙牌屋》前,奈飛基于3000萬用戶的收視數據作出分析,確定了最具輿論影響力和市場價值的受眾,并為之量身定制了導演大衛·芬奇、演員凱文·史派西與政治驚悚劇題材的組合。
而去年全球大爆的奈飛韓劇《魷魚游戲》,導演是拍過《熔爐》的黃東赫,演員是李政宰、李秉憲、孔劉等具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演員,痛點則瞄準了放之全球而皆準的貧富差距、階級對立。
信心亦或者來自編劇。
曾擔任經典美劇《權力的游戲》全八季編劇的David Benioff和D.B. Weiss(下稱2DB),被制片人挖來負責改編《三體》。
圖片來自奈飛《三體》特輯
然而,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觀眾對于2DB的評價都極為分裂。
在《權力的游戲》前七季,他們儼然被觀眾尊為“編劇之神”,但2019年的第八季一經播出,兩人便被千萬權游粉絲釘在了恥辱柱上。
《權力的游戲》豆瓣評分大跳水
事實上,在兩年前奈飛放出2DB將會擔任《三體》編劇的消息時,國內外網友就出現過大范圍的唱衰。
僅在豆瓣奈飛《三體》的詞條下,網友對于2DB的負面評價就已經數不勝數。
但這些網友大多于主觀上忽略了一個事實。
《權力的游戲》前幾季的成功,基本建立在喬治·馬丁原著《冰與火之歌》的基礎上,2DB只是負責改編。可到了第八季,兩人將在原著尚未完結的情況下,給出原創劇情,難度大大提升。
《三體》則明顯不同。
如同2DB在采訪中所說:“劉慈欣的小說是我看過最雄心壯志的故事呈現,我們都對這故事的深度和廣度感到敬畏。”
圖片來自奈飛《三體》特輯
作為完本十多年的經典科幻,劉慈欣在原著中,已然建構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三體世界,并在保持奇特想象與人文反思的同時,賦予了它真實可信的物理特性與演化發展規律。
2DB只需要熟悉《三體》現有的世界框架,作出大方向上的取舍與合理化改編。
而對于世界框架與細節的把握,正是兩人特長之所在。一則最顯著的案例是,在喬治·馬丁對《冰與火之歌》的改編權進行面試時,提出過許多偏冷門、偏細節的問題,只有他們答對。
所以要說對奈飛《三體》有什么擔憂,筆者心中最大的疑惑是,盡管《三體》出現過不少外國角色與外國文化,但內核還是特別中國。
而好萊塢除了早年推出的《功夫熊貓》系列較為成功以外,近些年有濃郁中國元素的《尚氣》《花木蘭》等影片不僅口碑平平,還呈現出嚴重的水土不服。
奈飛《三體》此次面對的最大挑戰,即是能否把握好文化認知差異。
騰訊《三體》,何時能上?
如果說奈飛《三體》所處的影視環境是高確定性,后期制作是穩扎穩打,何時上映只是時間問題,最大改編難點只在文化認知差異。
騰訊《三體》則遠沒那么令人樂觀。
擔憂,首先來自主創團隊。
該劇由導演楊磊執導,他曾拍出過豆瓣9.1的《紅色》,但近五年的所有執導作品均在豆瓣6分以下徘徊。
演員陣容上,張魯一飾演物理學教授汪淼,于和偉飾演警察史強,陳瑾飾演老年葉文潔。除此之外,還有林永健、王傳君、涂松巖等一眾實力派參與。
且不論演員形象與角色適配度幾何,起碼他們均在觀眾心中有口皆碑。
圖片來自騰訊《三體》預告
相比之下,青年葉文潔在其中顯得較為拉跨。
該角由王子文飾演,在去年11月騰訊《三體》的首發預告中,她的時間占比不小。
但在預告片中,她眼神戲是說不出的朦朧,流淚戲又有種國產青春片特有的疼痛感。
尤其是45°仰望天空的戲份,很難不讓人想到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產生騰訊《三體》是一部青春偶像劇的錯覺。
圖片來自騰訊《三體》預告
擔憂,還來自播出日期跳票。
今年6月,騰訊《三體》發布了新版預告,將重點放在了火雞理論,并簡單詮釋了火雞科學家與農場主的關系。
圖片來自騰訊《三體》預告
這與《三體》“無畏來自于無知”的觀點相當契合。
在情節呈現、張魯一臺詞、劇集風格等方面也無令人生厭之處,許多網友都表示特別期待。
此后,不時有騰訊《三體》的消息傳出。
日前,騰訊視頻還一度將《三體》放在9月份網劇的編排表上,但如今已是月底,尚無《三體》的定檔消息傳出。
《三體》原暫定9月播出
如果結合今年國產影視劇的定檔、宣發,這種擔憂會進一步加強。
在國慶之前,業內盛傳《萬里歸途》《中國乒乓》《深海》《無名》等五部大制作影片會定檔國慶。
其中多部影片已經開始了前期宣發,如釋放劇照、預告,《中國乒乓》的導演兼主演鄧超還登上了微博電影之夜,儼然一副定檔信息在握的態勢,但最終只有《萬里歸途》正式登上了國慶檔。
《三體》的跳票,是由于葉文潔等角色的故事遭到刪減,還是單純出于對劇集本身的不自信?
若沿著這條線深挖,“制作效果”正是筆者的第三個也是最大的擔憂。
2019年2月,多次問鼎影史票房冠軍的導演卡梅隆,曾來國內宣傳他監制的電影《阿麗塔:戰斗天使》。
在見面會上,卡梅隆與劉慈欣、《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有過一場對談。面對劉慈欣“如果中國科幻片繼續發展下去,你想看到怎樣的科幻片?”的問題,卡梅隆給出了不假思索的回答:《三體》。
但卡梅隆又表示,《三體》如果去拍攝電影,至少要按照六部電影的體量去拍攝,這樣才能體現《三體》的深度與廣度。
目前騰訊《三體》在劇集時間上肯定夠六部電影的體量,不出意外的話,最大問題當出現在特效層面。
原著中水滴、帆船計劃等大場面,需要高精尖的特效制作水準、超高的制作經費與超出常人的想象力,騰訊《三體》在這一點上,很難與財大氣粗、受眾廣闊的奈飛叫板。
而就騰訊《三體》預告中表現出來的特效水準來看,很難讓觀眾為之買單。
當然,在此也希望期待騰訊《三體》早日定檔播出,并用劇集質量讓觀眾的擔憂化為烏有。
命運多舛的《三體》與國際科幻
將時間撥回到2015年。彼時,《三體》剛剛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中國乃至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
如果從《三體》面世以來算起,其銷量已經超過2000萬冊,是國內最負盛名的科幻小說,沒有之一。
劉慈欣曾經說過,在《三體》火了之后,大大小小有幾十個導演來找過他購買改編權。
而《三體》第一次有明確的影視改編消息是在2014年,那年游族網絡成立游族影業,宣布要投資12億拍攝6部《三體》電影。
當時,我國年度電影票房尚未達到300億量級,年度票房排行榜基本被好萊塢影片占據,游族影片發布的消息可謂高調至極。
據悉,該影片由張番番執導,演員既有紅極一時的小生馮紹峰、小花唐嫣,也有老戲骨吳剛。
《三體》影版海報
該片拍攝于2015年3月,7月底殺青,原定于2016年上映。
但在2016年6月,有消息稱游族影業發生重大人事變動,《三體》制作團隊解散,影片上映時間將無限期推遲。隨后游族影業辟謠,稱《三體》后期還要細心打磨,所傳謠言非實。
11月,前游族影業CEO孔祥照(微博ID:孔二狗)發博稱,《三體》電影正處于后期階段,“具體時間不敢說,但一年內肯定面世”。
孔祥照至今還會時不時在微博發布關于《三體》的消息:《三體》影版改編權不在他那、想起了《三體2》中的臺詞“給歲月以文明”等等。
孔祥照微博
但近6個“一年”過去了,《三體》電影未再有一點上映的訊息傳出。
張番番版《三體》電影雖很可能胎死腹中,但許多觀眾從立項之初就對它不太看好。相比之下,他們更為期待拍出《大圣歸來》致使“國漫崛起”的田曉鵬版《三體》。
圖片來自十月文化公告
但一則令人遺憾的消息是,田曉鵬新作《深海》無緣國慶檔,可能要面臨一定程度的刪減,不知《深海》之后的《三體》何時能與觀眾見面。
田曉鵬導演罕見發博
比起《三體》影視劇的命途多舛,它的廣播劇和動畫要更加引人關注。
《三體》動畫最早由李圳宜導演制作,身為《我的世界》的資深粉絲,加上資金匱乏等因素,他將《三體》制作成了方塊人動畫,沒想到這般幾乎可以說是“粗制濫造”的動畫上線后,贏得了網友眾多好評。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劇照
目前,《我的三體》系列已經出了《羅輯傳》《章北海傳》等多季,制作水平穩步提升,特效也肉眼可見更加出色,豆瓣評分更是穩定在9分以上,是許多觀眾眼中的神番。
而729聲工場打造的《三體》廣播劇,則是許多音頻受眾心中的白月光。
聲音把控由聲工場創始人阿杰負責,他曾為《甄嬛傳》《古劍奇譚》等多部國民級大劇配音,在《三體》廣播劇第一季中也近乎完美地呈現了靈魂人物汪淼。
一如劉慈欣所說:“最好的科幻,是用最真實的細節,把人類帶到想象力的邊界。”
而當奈飛和騰訊《三體》均未面世時,網友對于《三體》部分情節的爭吵,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因為,討論一部劇質量如何的前提,是它已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