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PICO出海,字節刺向Meta腹地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PICO出海,字節刺向Meta腹地

燒錢大戰,誰是贏家?

文|霞光社 麻吉

編輯|宋函

被字節跳動收購一年后,PICO成為其出海挑戰Meta的又一柄利刃。

9月27日,字節跳動旗下VR品牌PICO面向中國市場正式發布PICO 4系列新品。10月,PICO 4將在日韓及歐洲多國推出,并于今年晚些時候進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市場。

這不是PICO第一次面向全球發布新品。今年4月,PICO Neo 3 Link就已官宣登陸歐洲市場,成為PICO在海外發售的首款消費級VR產品。

就在PICO 4正式發布前的十幾天, PICO對外高調官宣了一則品牌升級消息,稱未來將致力于“成為領先的世界級XR平臺”。

想要成為“世界級”平臺,PICO面對的最大對手無疑是近年重金投入元宇宙的Meta。

Meta在2014年即完成對虛擬現實頭戴設備制造商Oculus的收購,近年幾乎壟斷了海外VR一體機市場。2021年,Meta旗下Oculus Quest系列已占據全球VR設備出貨量的近8成份額。

而國內的VR硬件市場,則由PICO占據第一位置。去年PICO加入字節后,隨即插上資金與流量的雙重“翅膀”,快速卷入了Meta Quest的優勢腹地。

面對占據絕對優勢的對手,字節PICO的追趕步伐會在今年大提速嗎?

01 PICO 4較量Quest 2

“今天打開社交媒體,鋪天蓋地都是PICO 4的推廣。”VR愛好者宋嘉說。

9月27日,PICO 4正式面向中國市場發行,宋嘉受邀參加了產品發布會并試戴了PICO 4。“PICO Neo 3還挺沉的,但PICO 4輕了很多,體驗也好了不少。”

雖然PICO 4還未正式在海外上市,但作為一些海外媒體眼中首款能與Quest 2對標的VR頭顯設備,PICO 4受到了相當多的關注。

Quest 2在 2020年9月正式推出,兩年來幾乎壟斷了VR消費級市場。市場調查機構IDC的報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出貨的356萬臺VR頭顯中,Quest 2的占有率接近90%。

而PICO 4的出現,或將挑戰“一家獨大”的格局。

繼PICO Neo 3 Link今年4月首次出海歐洲,PICO 4計劃于10月18日在歐洲13個國家,以及日本和韓國首發,并計劃于今年晚些時候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推出,但尚未透露有關在美國市場推出的計劃。

與Quest 2類似,PICO 4配備了驍龍XR2芯片,支持6DoF(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可以跟蹤用戶頭部和身體運動并進行裸手識別。

但綜合各項參數,PICO 4在分辨率、重量、電池容量等方面都有一系列超越Quest 2的提升,價格也更低廉。

其中,PICO 4的單眼分辨率為2160 x 2160像素,略高于Quest 2的1920x 1832像素;其電池容量為5300mAh,高于Quest 2的3640mAh。

相對于Quest 2的黑白透視,PICO 4還首次實現了彩色透視功能,意味著用戶不用摘下VR頭顯也能與現實世界互動。

重量方面,相比使用菲涅爾透鏡的Quest 2,采用Pancake透鏡的PICO 4號稱減重近6成,外形也更加小巧。

重量一直是影響頭顯設備舒適度,以及是否適合長時間佩戴的關鍵因素。在除去頭帶和電池的情況下,PICO 4僅重295克,被PICO CEO周宏偉形容為“像一罐汽水一樣輕”。

此外,PICO 4還宣稱在視覺校準、手柄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升級,以提供更逼真的觸覺、視覺和使用體驗,并加入了運動健身等更加豐富的功能。

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PICO 4最吸引人的還是“高性價比”。

“我對Pancake透鏡、更輕薄的頭顯和健康的競爭感到興奮。PICO 4的價格超級有競爭力,超出了我對Meta競爭對手可以做到的范疇的預估。”一名海外科技博主在測評視頻中說。

今年8月,Quest 2宣布提價100美元后,歐洲版Quest 2的128GB和256GB版售價分別漲至449.99歐元和549.99歐元。

而128GB和256GB版本的PICO 4,在歐洲市場分別定價429歐元和449歐元,比Quest 2分別便宜20歐元和100歐元。

Meta曾表明漲價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產品供應鏈成本上漲,二是通過漲價Meta才能繼續投資推動VR行業長期發展。

當時的Meta認為,即使漲價過后,Quest 2也仍是市場上最經濟實惠的VR頭顯裝備。而PICO 4的更低定價,顯然撼動了Quest 2“高性價比”的定位。

“很高興看到一家公司能夠與Quest展開市場競爭。Meta應該致力于推出Quest 3,而不是提高兩年前的頭顯價格。我喜歡PICO 4的價格,希望它能很快在美國推出。”一名美國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說。

02 大廠的VR競賽

1935年,科幻作家斯坦利·G溫鮑姆在小說《皮格馬利翁的眼鏡》中描述了一款“神奇的眼鏡”。通過模擬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各種人類感官帶來刺激,這款眼鏡能夠讓佩戴者和畫面中的世界產生交互,并影響其中的歷史發展進程。

“皮格馬利翁的眼鏡”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VR頭顯概念雛形。

如今,在元宇宙概念下,VR終端硬件被視為實現虛擬世界交互和沉浸式體驗的“入口”。而VR頭顯,已經不再充滿神秘的科幻色彩,而走入了普通消費者的生活。

“最早體驗VR是在線下的VR體驗館,好玩是好玩,但一次1000多塊的價格也是真的貴。”北京白領張恬去年底在朋友推薦下花2000多元入手了一臺VR一體機。對她來說,在VR體驗館玩兩三次的價格,不如買一臺機器可以隨時在家玩。

據FellowData預測,2015 年至 2020 年間,VR 頭顯設備出貨量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99%。而IDC預計,2024年全球VR終端出貨量將達到7670萬臺,是2020年的十倍多。

當第二代互聯網向第三代互聯網發展,元宇宙、虛擬現實領域成為了大廠搶奪先機的必爭之地,而Meta的起步很早。

2015年8月的一期《時代周刊》封面上,一名身穿POLO衫、牛仔褲的IT男,光著雙腳在沙灘上擺出起跳姿勢。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頭戴的一款有線VR頭顯設備。

這名姿勢搞笑的男子,是Oculus的創始人Palmer Luckey。2014年,Oculus被Facebook以2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后,Luckey受到大量輿論關注并登上雜志頭版。

在這筆收購發生后的8年時間里,Oculus旗下的Quest等產品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VR裝備。其中,最新型號產品Quest 2,銷量據稱達1500萬臺,帶來相關VR游戲和APP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

在Oculus創始人Luckey看來,“不是 Oculus 被 Facebook‘吸收’,而是 Facebook‘長’成了 Oculus。”

這一過程中,Facebook改名為Meta,并先后砸數百億美元重金“All in元宇宙”,相關團隊和業務規模急劇擴張。

相比之下,字節的VR收購故事有些相似,雖然起步比Meta晚了一些,但燒錢決心不次于Meta。2020年8月,字節豪擲97億元收購當時已拿下國內VR硬件市場第一位置的PICO。

此后,字節一方面將內部資源向PICO傾斜,另一方面利用字節系產品的強大流量優勢,助推PICO快速“上位”。

期間,抖音綜藝、抖音娛樂、西瓜視頻的多位內容負責人轉崗至PICO部門,PICO團隊人數在短短3個月時間,從約200人快速擴張至1000人以上。

隨著線上營銷全面鋪開,僅抖音平臺的“玩VR選Pico”話題播放量就達近10億。在被收購后的第一個春節,PICO的全渠道銷量同比增長了32倍。

在今年9月宣布品牌升級前,PICO一直主攻VR軟硬件產品,而品牌升級中提到的“世界級XR平臺”,進一步擴展了PICO未來的產品邊界。

而品牌升級中的提到的“XR”,則包括VR、AR、MR,這意味著PICO未來或將進一步拓展VR產品以外的更多品類。

據天眼查數據,PICO在2021年就已注冊AR相關域名。而此前就有外媒報道,曾任Meta軟件高級工程師的Jian Zhang跳槽至字節PICO團隊后,在推特發文:“我們正在山景城建立一個新的XR引擎和運行團隊,我們正在尋找一些工程師和圖像專家。”

PICO背后的字節在AR領域也有不少資源。智慧芽數據顯示,字節跳動及其關聯公司共擁有300余件AR專利申請,且100%為發明專利,主要集中于視頻處理、電子設備、比特流、視頻塊、查找表等專業技術領域。

而Meta有關XR的規劃此前就已經展開。今年,Meta計劃發布結合VR、AR、MR的高端版VR頭顯Project Cambria(Quest Pro),和代號為Project Nazare的XR眼鏡。

雖然智能硬件被稱為“元宇宙的入口”,但只重金布局硬件還不夠,圍繞產業鏈上下游,Meta和字節近年多有周密規劃。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開始,Meta共投資了23家與元宇宙業務相關的公司,覆蓋從硬件、軟件到內容生態端的游戲、社交等多個領域。

而字節也圍繞元宇宙生態鏈進行了多筆投資,對象包括光舟半導體等三家芯片公司、智能音頻與光學解決方案提供商聚芯微電子、VR數字孿生云服務商眾趣科技等。此外,字節還與XR芯片供應商高通合作,在高通的開發平臺驍龍Spaces上開發未來的Pico XR產品。

但在內容端,PICO不論從數量還是平臺重磅大作方面,仍和Quest有著不小差距。

在消費級市場,游戲是VR應用中的主要場景,游戲數量的多少,將很大程度影響消費者購買VR硬件時的選擇。

有媒體不完全統計,Quest官方商店的游戲數量約為360多款,加上非官方應用商店Side Quest,游戲應用數量可達1000多款,遠高于PICO商店的280多款。

而在社交內容方面,Meta去年推出了元宇宙平臺Horizon Worlds,并支持在Quest 2等頭顯設備上使用。用戶可在虛擬世界中,通過自己設置的虛擬形象玩游戲或與朋友進行互動社交。

為了縮小與Meta在內容豐富性上的差距,字節不斷“燒錢”加大在社交、游戲和虛擬人等領域的投入。

今年6月,字節收購二次元虛擬社交公司波粒子,其創始人馬杰思曾主導小米VR一體機與Oculus的合作,后轉型虛擬社交APP。波粒子的核心技術包括二次元虛擬人物形象自定義系統,以及虛擬人物臉部與身體動作驅動系統。

波粒子被字節收購后,并入Pico社交中心。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霞光社,字節瞄準VR社交,未來包含會議、社交、游戲、娛樂等多種功能性場景,類似Meta Horizon Worlds虛擬平臺,或許也將在字節元宇宙生態中誕生。

虛擬社交以外,字節還通過收購手游廠商沐瞳科技、有愛互娛,推出游戲品牌“朝夕光年”等方式,加大游戲方向的投入。

而由字節投資的虛擬人李未可,以及由字節助推出道的高人氣虛擬女團A-SOUL,則分別成為游戲和PICO VR節目的“代言人”,吸引了大批流量關注。

03 進軍海外,字節、Meta卡位戰

加入字節后,PICO出海在今年加速鋪開。

4月,海外版PICO Neo 3 Link在歐洲市場首發,緊接著的6月,就傳出PICO開啟美國市場招聘的消息。

據外媒報道,PICO在美國灣區、西雅圖等地首批開放了40余個職位空缺,覆蓋內容制作及VR軟硬件開發崗位,其中包括PICO Studios負責人、VR游戲戰略負責人、海外內容生態負責人等。

其中,PICO Studios是PICO今年3月才在北美設立的發行部門,負責與全球VR開發者開展合作,為平臺引進優質VR游戲及應用。

除了外部招聘,字節也傾其內部資源為PICO全球化戰略保駕護航。不久前才有消息稱,部分美國TikTok員工已轉崗至PICO。

作為面向海外市場的重量級產品,PICO 4各項性能參數不輸Quest 2,也在努力趕上內容端的落后地位,但字節想要在該領域撼動Meta并不容易。

PICO CEO周宏偉曾在2020年時表示,不能指望PICO能跟Facebook一樣虧本賣硬件,畢竟PICO只是一家需要賺錢的創業公司,而Facebook是一家市值5000億美元的超級巨無霸。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全球VR頭顯出貨量1095萬臺,其中Meta旗下產品份額最高,達到80%,PICO VR頭顯份額只占4.5%。

雖然加入字節后的PICO有了更多“燒錢”空間,但即使是壟斷海外VR消費級市場的Meta也仍處于“巨虧”之中。

作為挑戰者的字節,不論想在硬件功能還是售價上與Meta展開較量,都必須能夠承受持續“燒錢”來打開市場。

Meta的元宇宙相關部門Reality Labs,僅在2021年的經營虧損就達到101.9億美元。由于在元宇宙業務上的投入,扎克伯格今年以來身家縮水超過一半,達到近710億美元,是彭博社億萬富翁指數追蹤的超級富豪中最多的。

扎克伯格今年5月時知會股東,元宇宙項目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繼續損失“巨額”資金。

對于賣VR硬件,Meta的態度是“不靠硬件靠軟件”,即先通過便宜的硬件快速向市場普及,形成消費者認知,再高價售賣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因而,Quest 2已經把VR頭顯的價格壓得相當低。

《日本經濟新聞》曾對Meta Quest 2進行零部件拆解調查,發現其成本高達售價的6成以上。作為對比,智能手機的零部件成本大約在3到5成。

而PICO 4光學模組中采用的Pancake透鏡,相比 Quest 2采用的菲涅爾透鏡,除了減輕重量,因為量產難度更大而成本更高。

按周宏偉的話說,雖然過去光學模組只占整個設備 BOM 成本中很小的一塊,但對每一克重量、每一毫瓦功率、每一塊錢成本都要“較勁兒”的VR設備來說,已經成為和芯片、顯示屏一樣的大頭。

在這樣的情況下,PICO 4的低價路線走得并不容易。

此外,要做“世界級平臺”的PICO,在走向全球主流市場過程中的對手,絕不止Meta一家,包括蘋果、索尼、HTC等都在加速趕上。

今年5月,曾有報道指蘋果向董事會成員展示了即將推出的 AR / VR 設備,并為頭顯申請了名為Reality的商標,有關的Reality OS操作系統也正在開發中。

預計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將有包括Meta Quest Pro、蘋果MR、索尼PS VR 2等在內的多款VR頭顯新品。

而蘋果,也被扎克伯格視為Meta未來強有力的對手。他曾經提到,蘋果和Meta之間的“非常深刻的競爭”很可能會塑造未來的AR/VR頭盔生態系統。

目前,全球AR/VR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2021年的市場規模約為209億美元,而到2030年將以40.7%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至4547.3億美元,與目前全球智能手機的市場規模相近。

VR行業從業者韓林告訴霞光社,在元宇宙領域,像Meta這樣的“大玩家”,做的是一個全球化平臺,從硬件、開發者生態和上層應用層面來做全面布局。而其他一些中小公司,只能借力在大平臺上搭建自己的場景,或是成為生態中的一部分。

韓林認為,元宇宙結合VR,最后可能只能跑出一兩家比較大的平臺。

對Meta、字節、蘋果這些大玩家來說,“元宇宙”爭奪戰或許才剛剛開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PICO出海,字節刺向Meta腹地

燒錢大戰,誰是贏家?

文|霞光社 麻吉

編輯|宋函

被字節跳動收購一年后,PICO成為其出海挑戰Meta的又一柄利刃。

9月27日,字節跳動旗下VR品牌PICO面向中國市場正式發布PICO 4系列新品。10月,PICO 4將在日韓及歐洲多國推出,并于今年晚些時候進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市場。

這不是PICO第一次面向全球發布新品。今年4月,PICO Neo 3 Link就已官宣登陸歐洲市場,成為PICO在海外發售的首款消費級VR產品。

就在PICO 4正式發布前的十幾天, PICO對外高調官宣了一則品牌升級消息,稱未來將致力于“成為領先的世界級XR平臺”。

想要成為“世界級”平臺,PICO面對的最大對手無疑是近年重金投入元宇宙的Meta。

Meta在2014年即完成對虛擬現實頭戴設備制造商Oculus的收購,近年幾乎壟斷了海外VR一體機市場。2021年,Meta旗下Oculus Quest系列已占據全球VR設備出貨量的近8成份額。

而國內的VR硬件市場,則由PICO占據第一位置。去年PICO加入字節后,隨即插上資金與流量的雙重“翅膀”,快速卷入了Meta Quest的優勢腹地。

面對占據絕對優勢的對手,字節PICO的追趕步伐會在今年大提速嗎?

01 PICO 4較量Quest 2

“今天打開社交媒體,鋪天蓋地都是PICO 4的推廣。”VR愛好者宋嘉說。

9月27日,PICO 4正式面向中國市場發行,宋嘉受邀參加了產品發布會并試戴了PICO 4。“PICO Neo 3還挺沉的,但PICO 4輕了很多,體驗也好了不少。”

雖然PICO 4還未正式在海外上市,但作為一些海外媒體眼中首款能與Quest 2對標的VR頭顯設備,PICO 4受到了相當多的關注。

Quest 2在 2020年9月正式推出,兩年來幾乎壟斷了VR消費級市場。市場調查機構IDC的報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出貨的356萬臺VR頭顯中,Quest 2的占有率接近90%。

而PICO 4的出現,或將挑戰“一家獨大”的格局。

繼PICO Neo 3 Link今年4月首次出海歐洲,PICO 4計劃于10月18日在歐洲13個國家,以及日本和韓國首發,并計劃于今年晚些時候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推出,但尚未透露有關在美國市場推出的計劃。

與Quest 2類似,PICO 4配備了驍龍XR2芯片,支持6DoF(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可以跟蹤用戶頭部和身體運動并進行裸手識別。

但綜合各項參數,PICO 4在分辨率、重量、電池容量等方面都有一系列超越Quest 2的提升,價格也更低廉。

其中,PICO 4的單眼分辨率為2160 x 2160像素,略高于Quest 2的1920x 1832像素;其電池容量為5300mAh,高于Quest 2的3640mAh。

相對于Quest 2的黑白透視,PICO 4還首次實現了彩色透視功能,意味著用戶不用摘下VR頭顯也能與現實世界互動。

重量方面,相比使用菲涅爾透鏡的Quest 2,采用Pancake透鏡的PICO 4號稱減重近6成,外形也更加小巧。

重量一直是影響頭顯設備舒適度,以及是否適合長時間佩戴的關鍵因素。在除去頭帶和電池的情況下,PICO 4僅重295克,被PICO CEO周宏偉形容為“像一罐汽水一樣輕”。

此外,PICO 4還宣稱在視覺校準、手柄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升級,以提供更逼真的觸覺、視覺和使用體驗,并加入了運動健身等更加豐富的功能。

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PICO 4最吸引人的還是“高性價比”。

“我對Pancake透鏡、更輕薄的頭顯和健康的競爭感到興奮。PICO 4的價格超級有競爭力,超出了我對Meta競爭對手可以做到的范疇的預估。”一名海外科技博主在測評視頻中說。

今年8月,Quest 2宣布提價100美元后,歐洲版Quest 2的128GB和256GB版售價分別漲至449.99歐元和549.99歐元。

而128GB和256GB版本的PICO 4,在歐洲市場分別定價429歐元和449歐元,比Quest 2分別便宜20歐元和100歐元。

Meta曾表明漲價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產品供應鏈成本上漲,二是通過漲價Meta才能繼續投資推動VR行業長期發展。

當時的Meta認為,即使漲價過后,Quest 2也仍是市場上最經濟實惠的VR頭顯裝備。而PICO 4的更低定價,顯然撼動了Quest 2“高性價比”的定位。

“很高興看到一家公司能夠與Quest展開市場競爭。Meta應該致力于推出Quest 3,而不是提高兩年前的頭顯價格。我喜歡PICO 4的價格,希望它能很快在美國推出。”一名美國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說。

02 大廠的VR競賽

1935年,科幻作家斯坦利·G溫鮑姆在小說《皮格馬利翁的眼鏡》中描述了一款“神奇的眼鏡”。通過模擬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各種人類感官帶來刺激,這款眼鏡能夠讓佩戴者和畫面中的世界產生交互,并影響其中的歷史發展進程。

“皮格馬利翁的眼鏡”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VR頭顯概念雛形。

如今,在元宇宙概念下,VR終端硬件被視為實現虛擬世界交互和沉浸式體驗的“入口”。而VR頭顯,已經不再充滿神秘的科幻色彩,而走入了普通消費者的生活。

“最早體驗VR是在線下的VR體驗館,好玩是好玩,但一次1000多塊的價格也是真的貴。”北京白領張恬去年底在朋友推薦下花2000多元入手了一臺VR一體機。對她來說,在VR體驗館玩兩三次的價格,不如買一臺機器可以隨時在家玩。

據FellowData預測,2015 年至 2020 年間,VR 頭顯設備出貨量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99%。而IDC預計,2024年全球VR終端出貨量將達到7670萬臺,是2020年的十倍多。

當第二代互聯網向第三代互聯網發展,元宇宙、虛擬現實領域成為了大廠搶奪先機的必爭之地,而Meta的起步很早。

2015年8月的一期《時代周刊》封面上,一名身穿POLO衫、牛仔褲的IT男,光著雙腳在沙灘上擺出起跳姿勢。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頭戴的一款有線VR頭顯設備。

這名姿勢搞笑的男子,是Oculus的創始人Palmer Luckey。2014年,Oculus被Facebook以2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后,Luckey受到大量輿論關注并登上雜志頭版。

在這筆收購發生后的8年時間里,Oculus旗下的Quest等產品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VR裝備。其中,最新型號產品Quest 2,銷量據稱達1500萬臺,帶來相關VR游戲和APP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

在Oculus創始人Luckey看來,“不是 Oculus 被 Facebook‘吸收’,而是 Facebook‘長’成了 Oculus。”

這一過程中,Facebook改名為Meta,并先后砸數百億美元重金“All in元宇宙”,相關團隊和業務規模急劇擴張。

相比之下,字節的VR收購故事有些相似,雖然起步比Meta晚了一些,但燒錢決心不次于Meta。2020年8月,字節豪擲97億元收購當時已拿下國內VR硬件市場第一位置的PICO。

此后,字節一方面將內部資源向PICO傾斜,另一方面利用字節系產品的強大流量優勢,助推PICO快速“上位”。

期間,抖音綜藝、抖音娛樂、西瓜視頻的多位內容負責人轉崗至PICO部門,PICO團隊人數在短短3個月時間,從約200人快速擴張至1000人以上。

隨著線上營銷全面鋪開,僅抖音平臺的“玩VR選Pico”話題播放量就達近10億。在被收購后的第一個春節,PICO的全渠道銷量同比增長了32倍。

在今年9月宣布品牌升級前,PICO一直主攻VR軟硬件產品,而品牌升級中提到的“世界級XR平臺”,進一步擴展了PICO未來的產品邊界。

而品牌升級中的提到的“XR”,則包括VR、AR、MR,這意味著PICO未來或將進一步拓展VR產品以外的更多品類。

據天眼查數據,PICO在2021年就已注冊AR相關域名。而此前就有外媒報道,曾任Meta軟件高級工程師的Jian Zhang跳槽至字節PICO團隊后,在推特發文:“我們正在山景城建立一個新的XR引擎和運行團隊,我們正在尋找一些工程師和圖像專家。”

PICO背后的字節在AR領域也有不少資源。智慧芽數據顯示,字節跳動及其關聯公司共擁有300余件AR專利申請,且100%為發明專利,主要集中于視頻處理、電子設備、比特流、視頻塊、查找表等專業技術領域。

而Meta有關XR的規劃此前就已經展開。今年,Meta計劃發布結合VR、AR、MR的高端版VR頭顯Project Cambria(Quest Pro),和代號為Project Nazare的XR眼鏡。

雖然智能硬件被稱為“元宇宙的入口”,但只重金布局硬件還不夠,圍繞產業鏈上下游,Meta和字節近年多有周密規劃。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開始,Meta共投資了23家與元宇宙業務相關的公司,覆蓋從硬件、軟件到內容生態端的游戲、社交等多個領域。

而字節也圍繞元宇宙生態鏈進行了多筆投資,對象包括光舟半導體等三家芯片公司、智能音頻與光學解決方案提供商聚芯微電子、VR數字孿生云服務商眾趣科技等。此外,字節還與XR芯片供應商高通合作,在高通的開發平臺驍龍Spaces上開發未來的Pico XR產品。

但在內容端,PICO不論從數量還是平臺重磅大作方面,仍和Quest有著不小差距。

在消費級市場,游戲是VR應用中的主要場景,游戲數量的多少,將很大程度影響消費者購買VR硬件時的選擇。

有媒體不完全統計,Quest官方商店的游戲數量約為360多款,加上非官方應用商店Side Quest,游戲應用數量可達1000多款,遠高于PICO商店的280多款。

而在社交內容方面,Meta去年推出了元宇宙平臺Horizon Worlds,并支持在Quest 2等頭顯設備上使用。用戶可在虛擬世界中,通過自己設置的虛擬形象玩游戲或與朋友進行互動社交。

為了縮小與Meta在內容豐富性上的差距,字節不斷“燒錢”加大在社交、游戲和虛擬人等領域的投入。

今年6月,字節收購二次元虛擬社交公司波粒子,其創始人馬杰思曾主導小米VR一體機與Oculus的合作,后轉型虛擬社交APP。波粒子的核心技術包括二次元虛擬人物形象自定義系統,以及虛擬人物臉部與身體動作驅動系統。

波粒子被字節收購后,并入Pico社交中心。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霞光社,字節瞄準VR社交,未來包含會議、社交、游戲、娛樂等多種功能性場景,類似Meta Horizon Worlds虛擬平臺,或許也將在字節元宇宙生態中誕生。

虛擬社交以外,字節還通過收購手游廠商沐瞳科技、有愛互娛,推出游戲品牌“朝夕光年”等方式,加大游戲方向的投入。

而由字節投資的虛擬人李未可,以及由字節助推出道的高人氣虛擬女團A-SOUL,則分別成為游戲和PICO VR節目的“代言人”,吸引了大批流量關注。

03 進軍海外,字節、Meta卡位戰

加入字節后,PICO出海在今年加速鋪開。

4月,海外版PICO Neo 3 Link在歐洲市場首發,緊接著的6月,就傳出PICO開啟美國市場招聘的消息。

據外媒報道,PICO在美國灣區、西雅圖等地首批開放了40余個職位空缺,覆蓋內容制作及VR軟硬件開發崗位,其中包括PICO Studios負責人、VR游戲戰略負責人、海外內容生態負責人等。

其中,PICO Studios是PICO今年3月才在北美設立的發行部門,負責與全球VR開發者開展合作,為平臺引進優質VR游戲及應用。

除了外部招聘,字節也傾其內部資源為PICO全球化戰略保駕護航。不久前才有消息稱,部分美國TikTok員工已轉崗至PICO。

作為面向海外市場的重量級產品,PICO 4各項性能參數不輸Quest 2,也在努力趕上內容端的落后地位,但字節想要在該領域撼動Meta并不容易。

PICO CEO周宏偉曾在2020年時表示,不能指望PICO能跟Facebook一樣虧本賣硬件,畢竟PICO只是一家需要賺錢的創業公司,而Facebook是一家市值5000億美元的超級巨無霸。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全球VR頭顯出貨量1095萬臺,其中Meta旗下產品份額最高,達到80%,PICO VR頭顯份額只占4.5%。

雖然加入字節后的PICO有了更多“燒錢”空間,但即使是壟斷海外VR消費級市場的Meta也仍處于“巨虧”之中。

作為挑戰者的字節,不論想在硬件功能還是售價上與Meta展開較量,都必須能夠承受持續“燒錢”來打開市場。

Meta的元宇宙相關部門Reality Labs,僅在2021年的經營虧損就達到101.9億美元。由于在元宇宙業務上的投入,扎克伯格今年以來身家縮水超過一半,達到近710億美元,是彭博社億萬富翁指數追蹤的超級富豪中最多的。

扎克伯格今年5月時知會股東,元宇宙項目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繼續損失“巨額”資金。

對于賣VR硬件,Meta的態度是“不靠硬件靠軟件”,即先通過便宜的硬件快速向市場普及,形成消費者認知,再高價售賣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因而,Quest 2已經把VR頭顯的價格壓得相當低。

《日本經濟新聞》曾對Meta Quest 2進行零部件拆解調查,發現其成本高達售價的6成以上。作為對比,智能手機的零部件成本大約在3到5成。

而PICO 4光學模組中采用的Pancake透鏡,相比 Quest 2采用的菲涅爾透鏡,除了減輕重量,因為量產難度更大而成本更高。

按周宏偉的話說,雖然過去光學模組只占整個設備 BOM 成本中很小的一塊,但對每一克重量、每一毫瓦功率、每一塊錢成本都要“較勁兒”的VR設備來說,已經成為和芯片、顯示屏一樣的大頭。

在這樣的情況下,PICO 4的低價路線走得并不容易。

此外,要做“世界級平臺”的PICO,在走向全球主流市場過程中的對手,絕不止Meta一家,包括蘋果、索尼、HTC等都在加速趕上。

今年5月,曾有報道指蘋果向董事會成員展示了即將推出的 AR / VR 設備,并為頭顯申請了名為Reality的商標,有關的Reality OS操作系統也正在開發中。

預計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將有包括Meta Quest Pro、蘋果MR、索尼PS VR 2等在內的多款VR頭顯新品。

而蘋果,也被扎克伯格視為Meta未來強有力的對手。他曾經提到,蘋果和Meta之間的“非常深刻的競爭”很可能會塑造未來的AR/VR頭盔生態系統。

目前,全球AR/VR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2021年的市場規模約為209億美元,而到2030年將以40.7%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至4547.3億美元,與目前全球智能手機的市場規模相近。

VR行業從業者韓林告訴霞光社,在元宇宙領域,像Meta這樣的“大玩家”,做的是一個全球化平臺,從硬件、開發者生態和上層應用層面來做全面布局。而其他一些中小公司,只能借力在大平臺上搭建自己的場景,或是成為生態中的一部分。

韓林認為,元宇宙結合VR,最后可能只能跑出一兩家比較大的平臺。

對Meta、字節、蘋果這些大玩家來說,“元宇宙”爭奪戰或許才剛剛開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盱眙县| 澜沧| 云林县| 右玉县| 鄱阳县| 灵武市| 三门县| 吉隆县| 翁牛特旗| 广昌县| 驻马店市| 安丘市| 仙桃市| 水富县| 昌都县| 平原县| 江永县| 亚东县| 榆中县| 新河县| 五台县| 海兴县| 长治市| 黄冈市| 仁怀市| 尼勒克县| 汉阴县| 云龙县| 绵竹市| 桂林市| 揭阳市| 广安市| 四平市| 米脂县| 郁南县| 兰坪| 弋阳县| 印江| 青神县|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