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馮雨晨
ST三盛控股權或將生變,控股股東欲8.21億元賣出7411.27萬股“償債”。
9月28日晚間,ST三盛公告稱,控股股東福建卓豐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卓豐投資”)與深圳市太力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太力科”)簽署協議,太力科擬受讓卓豐投資持有的ST三盛7411.27萬股,即總股本的19.80%,交易總價款為8.21億元。
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太力科將持有ST三盛19.80%的表決權,ST三盛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將隨之“易主”。
本次轉讓價格的溢價空間不小,遠高于近兩年來ST三盛二級市場股價。按上述轉讓公告計算,本次轉讓價格為11.09元/股,截至9月29日收盤,ST三盛報5.05元/股。
這8.21億元也獨有用處。ST三盛證券部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該款項收到后將第一時間用于解決此前的違規擔保問題。
今年5月,ST三盛因為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公司違規擔保9.5億元,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目前,這筆違規擔保余額還剩9.02億元,半年報顯示,實際控制人的關聯公司已歸還其銀行貸款4800萬元,實際控制人正在采取處置資產和合法貸款的方式積極籌措資金歸還銀行借款。
對于這筆關系到控股權的股權轉讓,公告中列出了轉讓成功的先決條件。主要為兩方面,一是太力科已完成對ST三盛及關聯方在業務、法律、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全面盡職調查,且太力科認可該結果;二是截至目前ST三盛未發生可能導致本次交易無法繼續進行的實質性障礙。
轉讓款分兩次轉讓,即先后轉讓6億元、2.21億元。支付第一筆股份轉讓款后,ST三盛需負責解除全部上市公司違規存單質押擔保。
可見的是,該條件并不算苛刻,太力科高價收購的同時顯得頗具“誠意”。
ST三盛證券部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對解除擔保事項是非常負責任的,對公司股東也非常誠信。”
對ST三盛而言,轉讓款項能成功解決違規擔保問題從而“摘帽”自然是好事,但即將接力控股權的受讓方太力科質地如何市場同樣關切,公告中并未對太力科的財務狀況等相關情況做說明。
此前,有媒體報道指出太力科的“神秘”之處:2020年9月成立,僅10萬元的注冊資本在今年9月19日突然激增至2億元。
界面新聞通過天眼查進一步發現,9月19日,太力科同時變更了注冊資本、注冊地址、公司名稱等重要信息,任總經理及執行董事的孫湘西退出太力科。
太力科此前名為深圳民元科技有限公司,孫湘西任法定代表人或任職的還有深圳民粒貿易有限公司、深圳民寶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民知科技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帶“民”字公司,這些公司注冊時間都在2020年9月,注冊資本也都均為10萬元左右。
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深圳民寶科技有限公司地址為“深圳市福田區蓮花街道梅嶺社區景田南路3號錦文閣814-5”,該地址與太力科未變更前的地址相同。
天眼查信息顯示,孫湘西還擔任深圳前海利華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深圳中金富華金融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這些公司均屬深圳市利華銘晟集團。
界面新聞就ST三盛是否注意到太力科在10天前“大換裝”等問題,采訪ST三盛證券部人士,其明確表示了解該情況,但對具體緣由并不愿多做說明。對于市場關心的大力科財務狀況等問題,該人士稱會在后續的權益變動等公告中進行披露。
資料顯示,太力科經營范圍中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電池制造等時下火熱的業務。ST三盛主要從事智能教育裝備、國際教育服務和智慧教育服務業務。

對于后續太力科成為控股股東后,ST三盛是否有新能源相關業務的規劃,ST三盛證券部人士稱,目前ST三盛專注教育業務的基本面是沒有任何變化的,未來實控人和控股股東是否有新能源業務方面的戰略規劃暫不明確。
業績方面,2019年至2021年,ST三盛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2420萬元、7.37億元、和1.7億元,今年上半年繼續虧損8700多萬元,近三年累計虧損高達10億元以上。截至上半年底,ST三盛賬上貨幣資金為13.3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