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業財經派
國慶佳節是葡萄酒銷售旺季,然而從終端市場來看,今年的葡萄酒市場銷量并不理想。9月28日,小編在走訪商超時注意到,葡萄酒展柜上的進口品牌,無論是數量還是產地,均遠超國產品牌。同時,大部分國產葡萄酒產品都在進行打折處理。事實上,從2013年以來,國內葡萄酒產量已連續九年出現下降。面對市場環境的不利局面,國產葡萄酒市場也在打造產區概念,希望借助產區化,扭轉市場局面。小編了解到,寧夏、河北、蓬萊產區近期動作不斷。
旺季打折
與白酒展柜前的熱鬧景象不同,今年葡萄酒展柜鮮有消費者問津。小編在走訪商超時注意到,國產酒葡萄酒品牌在進行打折促銷活動,不少國產葡萄酒標簽上寫著“買一加一”“買二加一”“買一瓶返50元”等字樣,但貨架前卻鮮有消費者問津。在部分小型超市中,所售葡萄酒產品多以進口品牌為主,國產葡萄酒品牌并不多。
有葡萄酒經銷商向小編表示,國產葡萄酒近幾年銷量并不樂觀。從終端市場來看,很多國產葡萄酒雖然采取了打折促銷等方式,試圖提升產品銷量,但受到市場疲軟等因素的影響,國產葡萄酒的銷量還是有所下滑,但也在預料之中。對于國產葡萄酒而言,市場培育還是有待提升,消費者還是相對會認可進口葡萄酒,有部分消費者會選擇國外知名產區的葡萄酒產品。
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表示,相較于進口葡萄酒,國產葡萄酒缺乏市場競爭力,因此不采取經濟激勵手段,不足以吸引消費者的購買力。對于消費者而言,國產葡萄酒的選擇標的相對較多,但產品間也沒有明顯差異,再加上供給競爭激烈,所以打折促銷也不能激發消費者偏好。
反觀進口葡萄酒,展柜前偶有消費者駐足停留進行選購。小編了解到,有的消費者會選擇名優產區的進口葡萄酒品牌。事實上,在價格相近的情況下,不少消費者會選擇進口葡萄酒而非國產葡萄酒。
中國消費品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國產葡萄酒經歷前幾年的惡性競爭,各大國產葡萄酒大打價格戰,低價的背后是不斷降低品質,這也導致中國消費者對國產葡萄酒市場失去信心。同時,由于進口葡萄酒價格不透明,價差大、利潤高,也使得整個渠道都轉行去推銷進口葡萄酒,這也擠壓了國產葡萄酒市場。
市場遇冷
國產葡萄酒近年來持續受到進口葡萄酒擠壓。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6月,中國葡萄酒累計產量達到0.97億升,同比下降28.68%。反觀葡萄酒進口量,今年1-6月,中國葡萄酒進口量1.84億升,同比下降13.4%。從數據不難看出,國產葡萄酒產量與進口葡萄酒量差距懸殊。
從國產葡萄酒企業業績來看,與去年相比,今年上半年12家葡萄酒上市企業營收、利潤規模均出現了小幅下降。小編梳理了解到,今年上半年,12家葡萄酒上市企業共計實現營收29億元,實現凈利潤3.3億元。其中,營收實現增長的企業僅有5家企業,而凈利潤實現增長的也僅有3家。ST通葡今年上半年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331.32%。對于凈利潤的大幅下滑,小編向ST通葡發去采訪提綱,截至發稿,企業并未給予回復。
國產葡萄酒品牌受進口葡萄酒品牌的侵蝕,也導致了企業業績不佳。沈萌分析認為,企業的業績表現和預期前景不佳,不足以支撐擴張式發展。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6月,國內118家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總銷售收入為38.53億元,同比下降11.8%。實現利潤總額為0.76億元,同比下降44.5%。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26.80萬千升,同比下降29.08%。累計完成銷售收入90.27億元,同比下降9.79%。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27億元,同比增長7.64%。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長遠來看,國內葡萄酒市場目前尚處于成長階段,國內葡萄酒市場總體處于上升趨勢。但受經濟、貿易等因素影響,導致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這也使得國內葡萄酒消費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打造產區
事實上,由于進口葡萄酒品牌的市場擠壓以及產業內的價格越來越透明,造成了整個行業銷售空間及利潤空間都在縮小。同時,新興消費群體尚未形成,也導致國產葡萄酒品牌在激烈的酒水市場當中很難立足生根。
面對這一局面,葡萄酒行業近年來也在試圖通過建設產區化概念,提升國產葡萄酒的品質,同時增加消費者對國產葡萄酒的信任度。
小編注意到,近年來,寧夏、山東、河北等產區動作不斷。9月25日,蓬萊葡萄酒產區出版發行《蓬萊海岸葡萄酒產區教程》,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葡萄酒產區第一部出版的產區課程教材。9月20日,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部區工作機制第一次會議(視頻)召開。今年2月,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面向世界發布《中國葡萄酒侍酒與服務》課程。2021年4月,青銅峽市葡萄酒產業協會發布了《青銅峽產區葡萄酒課程》。2018年,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園區管委會發布《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葡萄酒初階教程》。
除此之外,山東蓬萊區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聯合蓬萊區文化和旅游局,組織13家酒莊成立了蓬萊旅游酒莊聯盟、懷來發展“葡萄酒+產業”模式,將葡萄酒工業旅游作為支柱產業,新疆將葡萄酒產業列入“十四五”規劃十大重點產業之一。
諸多動作的背后,不難看出葡萄酒行業試圖打造屬于國產葡萄酒的產區概念,以此來提升產區內產品的質量。沈萌分析表示,國產葡萄酒企業應該將主要精力用于葡萄品種和釀酒工藝的提升與創新上。
肖竹青則分析認為,國產葡萄酒產區化不僅需要有龍頭企業帶領,還要有長期市場培育和消費場景的引領。國產葡萄酒要想重新獲得消費者信任,就需要讓消費者感受到國產葡萄酒在品質上的提升,扭轉消費者對國產葡萄酒品質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