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沐言
米內網數據顯示,2021年三大藥品銷售終端的銷售額為17747億元,雖然公立醫院以63.5%占據主要地位,但從近幾年銷售額占比的變化情況來看,零售藥店和基層醫療機構的占比正在逐漸增大。尤其是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后,醫院端銷售額進一步減少,而藥店端重要性得到凸顯,2021年藥店銷售額占比提升至26.9%。
對比三大藥品終端的銷售額增速,2020年疫情影響下三大終端增速都出現下滑的情況下,零售端仍舊保持正增長狀態。而2021年零售端也仍以10.3%的增速領先醫院和基層醫療終端,可見零售藥店終端的增長動力與韌性。
到今年,盡管受散點疫情影響,但線下零售藥店觸底反彈,《每日財報》注意到,整個行業的營收和凈利季度比較有了明顯的改善。
根據統計,從2021年3季度到2022年2季度,老百姓、益豐、一心堂及大參林四大藥房營收季度增速分別為16%、15%、15%、25%;利潤季度增速也是有了明顯改善,從-7%、-38%、3%到10%。
借鑒海外經驗
作為連鎖藥店的發源地,美國零售藥店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無論在服務模式還是競爭格局上均已比較成熟。美國國內連鎖藥店通過大規模的整合和收購,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行業整體連鎖率獲得不斷提高,連鎖率從1990年的不到 40%提高到2019年的87%。
美國藥店零售集中度高,根據2020年公司公告數據,美國前十的藥品零售商銷售額占到美國全部零售市場的75%以上 ,龍頭CVS占到全部的近25%。
日本藥店的發展和其醫藥分業密不可分,隨醫藥分業率不斷提升,日本藥店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其中日本醫藥零售機構分為調劑藥房和藥妝店,兩者區別在于調劑藥局專營藥品,一般都由政府授予處方藥銷售資格,并配備專職的注冊藥劑師,一般分布于醫院和診所周邊,主要是承接醫療機構門診處方。而藥妝店更類似于生活便利店,銷售以非處方藥、化妝品、食品等為主。
日本零售藥店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488億美元提升到2020年的662億美元,5年CAGR為6.29%,穩健增長態勢。而前十大藥品零售企業 的市場份額也從2016年的66.6%提升到2020年的71.5%。
國內市場,國家出臺有關特慢病定點零售藥店享受醫保統籌支付待遇的政策,打開了醫院特殊病用藥、慢性病用藥市場的大門,特慢病醫保支付統籌資質能有效促進處方藥銷售,為零售藥店帶來廣闊的增長空間。
未來隨著更多門特、門慢用藥品類納入醫保統籌、部分病種醫保報銷比例提高,特慢病統籌醫保定點藥店將具備更大競爭優勢,各大藥店目前皆積極建設特慢病統籌醫保資質門店。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處方外流量占處方藥市場終端約20%的水平,處于處方外流的起步期,對應日本 90年代的水平。根據中國藥店與米內網的數據,2016年中國終端處方藥銷售額約1.15萬億元,2020年達到1.5萬億元。
與2018年零售藥店處方藥占比50%相比,近兩年處方藥占比均上升至55%左右,盡管由于疫情反復物資結構變更下 2021年1季度占比略微下降,但隨著疫情限制逐漸解除,2021年二三季度又回到58%的高位。
隨著以湖南為首的省級線上處方流轉平臺陸續正式上線,醫院處方信息系統、醫保結算信息和藥店零售信息實現對接,診療、處方、購藥等流程互聯互通后也將進一步加快處方外流進程。
考慮到我國當今經濟狀況、居民消費水平與過去已不能同日而語,則對標日本處方外流情況,假設10年后中國零售藥房承接約55%的醫院端處方藥,則長期空間約1.1萬億,對線下藥店的市場規模帶動巨大。
2021年10月,商務部《關于“十四五”時期促進藥品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未來5年計劃培育5-10家超500億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2025年藥品零售連鎖率接近 70%。而《中國藥店》數據顯示,2020 年全國藥店總數54.6萬家,整體連鎖率 57.3%,距離“十四五“規劃目標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從地域化到集中化
在經歷了初創期、快速成長期、跨區域連鎖發展期、集中度提高期、多元化發展期這5個階段的快速發展后,中國藥店數量也從2006年的近32萬家增長為2021年的58.7萬家,2021年增速為5.89%。
這十幾年間,連鎖藥店數量也得到長足發展,連鎖藥店的數量從2006年的12.2萬家增長至2021年的33.53萬家,年復合增長率為7%,連鎖率也從38%升至57.17%。
從藥店增量上來看,2006年至2021年全國藥店數量增加26.7萬家,其中連鎖藥店數量增加21.4萬家,占整體增量的 80.15%。在2017年,連鎖藥店數量實現了對單體藥店的反超,2021年連鎖藥店數量已經超過單體藥店8.4萬家。
連鎖率的提高最直觀的反映在連鎖藥店企業的數量上,2012-2016年我國連鎖藥店經營企業數量發展迅速,但2016年之后,整體連鎖藥店企業數量增速明顯放緩,2017年出現首次下降,彼時行業的并購整合進入高潮期。但后續隨著資本方的退出和互聯網醫療的入局,全國藥店連鎖企業恢復增長至2021年的6596家,但集中度提升態勢并沒有改變。
我國頭部連鎖藥店的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2017年,中國百強連鎖藥店市場集中度為40.47%,2021年增至52.45%,平均每年提升約3pct。
2022年上半年六大連鎖在門店布局上繼續保持擴張態勢。截至2022年上半年,益豐藥房擁有9200家門店,大參林8896家,老百姓10009家,一心堂8990家,健之佳3283家, 漱玉平民4009家。
在《每日財報》看來,行業集中度+連鎖率提升仍是驅動連鎖藥房增長的大趨勢。
另外一方面,受疫情影響,線上藥房得到了長足發展,線下被分流,零售受到沖擊。但是線上藥房和零售藥店的客戶群各不相同,O2O使用場景主要在一線城市且群體偏年輕化,B2C主要是批量購買場景,線下藥店購藥則具有及時性和可靠性。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線下藥店仍是患者購藥的主力,其及時性和可靠性等難以被其他方式所替代。
近期,我們看到四類藥管控政策逐步放開,疊加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下半年藥店凈利率有望逐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