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6元玉米”再惹紛爭,三大主播掐架背后的助農真相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6元玉米”再惹紛爭,三大主播掐架背后的助農真相

6元一根的玉米到底貴不貴?東方甄選助農了嗎?直播賣農產品是不是偽命題?

文|35斗

近日,一根鮮食玉米,讓直播帶貨界吵翻了天。

先是知名網紅辛巴怒懟東方甄選,稱其直播間在念詩之后,把7毛錢一穗的玉米,賣到6元錢,利潤高達40%。打著助農的旗號,實則賺取暴利,并非真正幫助農民謀利。

對此,東方甄選主播董宇輝回應:大部分的玉米不是用來給人吃的,是用來(作飼料)養牲口的,所以價格確實是4、5毛錢一根。我們找的生食玉米來自東北好的產地,成本本來就很高,從地里收上來就是2元一根。

在輿論壓力下,辛巴出來給所有人鞠躬致歉:我格局小了,對不起這家公司。

原以為這場爭議就此收場,不料,東方甄選背后玉米供應商“吉林省農嫂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嫂食品)跳出來,背后捅刀,表示在自己平臺同樣的玉米一根只賣3.6元。

東方甄選腹背受敵,就在大家等著東方甄選再一波回應時,東方甄選直播間選擇直接下架了農嫂食品所有產品。

輿論再一次走向高潮。6元一根的玉米到底貴不貴?東方甄選助農了嗎?直播賣農產品是不是偽命題?

6元一根的鮮食玉米,貴不貴

在這場關于價格的爭議中,辛巴的7毛,董宇輝說的收購價2元,農嫂食品和東方甄選直播間分別的售價3.6元、6元。

為何一根玉米,價格差別這么多?

首先從玉米的分類說起,市場上的玉米按形態和效用可分為三類,一是籽粒玉米,用來做飼料;二是青貯玉米,把玉米和秸稈一起收下來,打碎后發酵用來喂牛;三是鮮食玉米,食用部分為未成熟的幼嫩果粒,在玉米處于幼嫩狀態采收,需通過速凍保鮮或真空包裝,營養、口感均和前兩類不一樣。

網紅辛巴所說的采收價7毛錢的玉米,是籽粒玉米。農嫂食品和東方甄選售賣的玉米,屬于鮮食玉米,這里邊涉及到三個價格:地里收購價、經銷商直播等渠道批發價、面向廣大消費者的市場價。

地里收購價是農民收益的直接體現。鮮食玉米的品質跟源頭種植土壤、種子、種植工藝技術均相關,最后的價格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35斗綜合市場各方消息,收購價在0.85元—2元每根之間。

鮮食玉米不同于普通玉米,采收后呼吸代謝旺盛,養分衰退迅速。想要完成從采摘到入庫的快速鎖鮮,進行長期貯藏或周年供應市場,對制作工藝水平要求極高。研究表明,從采摘到成品限制在3-5小時以內,可有效鎖住鮮食玉米的營養和水分,因此需要專業加工廠進行精深加工,其加工成本高于普通小型加工廠。

開頭提到的農嫂食品,成立于2012年7月,承擔的正是從地里收購玉米,進行精深加工,然后主要針對B端市場銷售的角色。據介紹,農嫂食品主要通過和農戶簽訂種植協議,訂單化生產的方式,目前公司已經擁有100個鮮食玉米種植基地,總種植面積兩千公頃,年加工鮮食玉米達到一億多根,產品賣到全世界16個國家和地區。

有記者曾對農嫂食品大本營吉林省公主嶺農戶采訪,得知當地鮮食玉米的收購價是每根八毛五左右。

位于黑龍江的一家經營鮮食玉米的代工廠發視頻詳細介紹了鮮食玉米成本。工廠以接近0.9元每穗從農民處收購,考慮進生產加工、去損、人力、水電等成本,最終一穗玉米成本2元多,工廠再以2.5元批發價格對外銷售。

也有博主咨詢農嫂食品官方客服,有關其售賣的鮮食玉米批發價格,對方回應稱批發價最低為3.5元每穗。

東方甄選,是農嫂食品的眾多客戶之一。整個鏈條中,農民是產業鏈最上游的貨源,農嫂食品是批發商,而東方甄選是零售商。

有人在說明東方甄選直播間6元一根鮮食玉米不貴的時候,考慮進了玉米前期的生產加工、儲存等成本,實際上這部分工作是東北農嫂在做,東方甄選并未參與到生產和供應鏈環節。

對于東方甄選來說,成本主要在電商、人工、售后等方面。如果如董宇輝所說,東方甄選拿到玉米的價格為2元每根,考慮進后期的銷售成本,其價格在合理范圍內。而在東方甄選下單的粉絲們,更多的甘愿為內容和情懷付費。

東方甄選直播間鮮食玉米的價格,跟市場零售價比較,同樣稱不上貴。

盒馬鮮生的蕓嶺鮮生有機鮮食玉米,兩根350克,14.4元;十月稻田的五常鮮食玉米一盒10根,52.9元。在淘寶上搜鮮食玉米,每根平均價格基本在5元錢以上。

對于農嫂食品來說,其主要市場是TO B的,兼顧著以3.6元每根的價格銷售給C端客戶,以量取勝,也是一種可以理解的商業行為。關鍵在于,在東方甄選出事前,同樣的玉米農嫂食品售價也在6元以上。在東方甄選此番引起爭議后,農嫂食品選擇了降價銷售鮮食玉米并大力宣傳

東方甄選,助農了嗎?

早在東方甄選爆火之初,6元一根的玉米就曾受到關注,由此引發“谷賤傷農”、“谷貴肥商”的討論。6元一根的玉米頻繁引起爭議,說到底人們關心的還是在之中農民賺了多少錢,直播助農了嗎?

幫助農民增收,在農產品銷售層面,有兩大方向,一是把滯銷的產品賣出去,避免爛在地里;二是通過打造品牌,把農產品賣出一個好價格。

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的鮮食玉米,顯然需要的是后者。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謝傳曉向媒體透露的數據,我國玉米種植面積超過六億畝,其中大部分種植的品種為普通玉米,供人食用的鮮食玉米僅有兩三千萬畝。

鮮食玉米不存在爛在地里的情況,但是需要通過打造品牌賣出一個好價格。東北政府、相關企業以及東方甄選等直播平臺,都在努力把東北鮮食玉米打造成像陽澄湖大閘蟹一樣有美譽度和品牌的產品。

比如在黑龍江,《黑龍江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提出,鮮食玉米要由單一糯玉米向甜玉米、甜加糯型多元化發展;外銷由粗放原料批發,向精細包裝、品牌化運營方向轉型;到2025年,鮮食玉米面積230萬畝、產量200萬噸。

此前35斗報道的北緯47度,正是通過鮮食玉米的集約化、品牌化發展,推動全產業鏈上下游種植、養殖、運輸和包裝產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帶動地方經濟。

而背后插刀的農嫂食品,把自己的路走窄了,同時還可能擾亂了一盤大棋。

如果沒有東方甄選的熱度,很少有人知道農嫂食品。農嫂食品作為典型的TO B企業,核心在于口碑,此次東北農嫂插刀客戶東方甄選,以后零售商再選擇與東北農嫂合作時,免不了多幾重顧慮。

如果農嫂食品趁著這次熱度,力站東方甄選,把農嫂食品高端鮮食玉米的形象樹立起來,既有利于集團的長遠發展,還可以更多的回饋農戶,提高鮮食玉米收購價。

有人認為,終端銷售價格最終不會傳遞到農戶,“不管賣多少錢,與農民沒有直接關系”。其實不然,只有把市場做大,打造起知名度,才會有更多的人和錢流入這個領域,最后才有更多的人種地,讓整個市場形成良性循環。

不妨來聽聽農民的聲音。抖音博主、煙薯種植戶隋大瓜講述了自己的經歷,自己長期在外打工,2019年回到家鄉種植煙薯25,當年批發商收購價為1.2元一斤,2021年山東聊城的一個抖音團隊,把煙薯25賣火了,今年地頭收購價就漲到了1.8元到1.9元每斤。在前期投入成本沒有增加的情況下,農民的收益將近翻了一番,以前荒廢的地都種上了煙薯。

他希望那些為農民鳴不平的網友,別好心辦了壞事,“農民不會營銷,如果沒有人推廣,煙臺的蘋果都得爛在樹上。”

打開銷路,收購價才能上來。農業苑數據顯示,2022年東北三省玉米收購價已經大漲價,開放收購玉米的深加工企業也越來越活躍。新玉米報價較去年同期漲了190元每噸,且報價在歷史同期處于最高值。

除了促進農產品銷售,打造品牌層面助農,直播帶貨的形式,還在其他很多方面實現了助農。

董宇輝在直播間談到了利潤分配的事情,一部分反補工廠,給工人加工資;一部分是做成優惠券或積分給客戶;一部分用來完善供應鏈,特別是倉庫物流的事。

農嫂食品雇傭農民采摘種植鮮食玉米;在鮮食玉米加工廠,里面有成百上千的當地農民做各種工作,這些都幫助農民提高了收入。

農產品直播帶貨,道阻且長

上述煙薯種植戶隋大瓜表示,做農產品電商,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買件衣服買雙鞋,你不喜歡了你可以退了它,不耽誤商家再賣,農產品可以嗎?不可以,退回來就爛了,如果消費者不喜歡商家就只能認賠。”

農產品直播的助農功能不可否認,但其存在利潤低、產品標準化低、品控難、物流運輸損耗大、客訴率高等問題,在已持續近三年的直播帶貨大潮里,一直屬于邊緣化產品。除了部分農村博主銷售自家貨品外,更多的主播是從公益帶貨的角度出發參與農產品直播。

目前中國大多數農產品,尤其生鮮農產品,還不是商品,只能叫初級農產品。沒有標準化的產品,不管是在直播間或是其他渠道,都存在銷售困難的問題。渠道對于農產品包裝、分級、等級、質檢報告、食品生產許可認證等均有標準,但是中國 90%以上農戶沒有辦法匹配渠道的標準,就無法在該渠道上進行銷售。

在物流運輸環節,農產品的損耗極大,易流科技董事副總裁曾表示,倉儲、運輸對農產品本身品質的影響超過50%。生鮮農產品區別于工業產品的最大特征是貨架期短,物流運輸、保鮮儲藏都有技術難度,且成本不低。加之缺乏供應鏈基礎設施,流通鏈條冗長,導致大量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被損耗。

目前的模式下商品物流是由生產者負責,直播間通常不會參與,無法保證生鮮農產品運輸過程中的品質,但產品質量、價格、復購率、用戶忠實度都是考量直播帶貨的硬標準。這就導致直播平臺在選品的時候,那些不易運輸、不易保存、非標準化的產品,就被淘汰掉了。

如何讓直播帶貨的大軍把目光聚焦到普通的農產品,而不是那些不愁賣的知名品牌,畢竟,不管是阿拉斯加的鱈魚,還是澳洲的龍蝦,跟普通農戶沒有關系。

這需要一個大的產業鏈布局,打造完整的助農體系。如財經自媒體人劉潤所說,幫農民賣出去東西,不是終點,只是一個起點。

定價終究會回歸到產品本身,因此需要從種植源頭入手,提高效率,提升品質。

提高效率,需要大量推廣機械化種植,減少人力投入。正如俞敏洪老師所說,真正的助農,是用科技提高農民種地的效率。能用科技種1萬畝地的農民,就是比只能用勞動種1畝地的農民,賺更多錢。

提升品質,則是通過需求端的標準帶動種植端的標準化。信息渠道渠道流通的情況下,好東西根本不愁賣,真正滯銷的產品缺少市場競爭力。

35斗高級研究員李靜分析,目前來看,新東方進軍農業還處于很初級的階段,產品多是已經品牌化的產品,實際上還遠沒有發揮直播帶貨的潛在價值,沒能真正解決農產品滯銷最為核心的問題。

當然,這些問題的解決不能指望某一個環節,需要從種子到餐桌全鏈條所有環節共同改善,重塑一種全新的流通供應模式。在這種全新模式下,農產品價值分配體系將有望得到改變,生產端有可能獲得更高利潤,從而真正實現農民增收。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東方甄選

  • 謝霆鋒賣烤腸,怎么賣到15億?
  • 與輝同行也要做文旅,與東方甄選業務版圖重疊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評論

  • 快递进村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各地农产品销售的问题,我们这里很多农户和镇上的韵达合作,每天都看到黄色的大车小车运走好几辆。6991

  • 渠道利润很正常,有什么好争论的?同样一个产品,在不同的渠道就是不同的价格,如果不认同东方甄选,不要去买就是

35斗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重庆
35斗,未来农业服务平台,重点关注新农业前沿技术突破,创业与投资,产业升级与改造,打造新农人的聚集地。

下載界面新聞

“6元玉米”再惹紛爭,三大主播掐架背后的助農真相

6元一根的玉米到底貴不貴?東方甄選助農了嗎?直播賣農產品是不是偽命題?

文|35斗

近日,一根鮮食玉米,讓直播帶貨界吵翻了天。

先是知名網紅辛巴怒懟東方甄選,稱其直播間在念詩之后,把7毛錢一穗的玉米,賣到6元錢,利潤高達40%。打著助農的旗號,實則賺取暴利,并非真正幫助農民謀利。

對此,東方甄選主播董宇輝回應:大部分的玉米不是用來給人吃的,是用來(作飼料)養牲口的,所以價格確實是4、5毛錢一根。我們找的生食玉米來自東北好的產地,成本本來就很高,從地里收上來就是2元一根。

在輿論壓力下,辛巴出來給所有人鞠躬致歉:我格局小了,對不起這家公司。

原以為這場爭議就此收場,不料,東方甄選背后玉米供應商“吉林省農嫂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嫂食品)跳出來,背后捅刀,表示在自己平臺同樣的玉米一根只賣3.6元。

東方甄選腹背受敵,就在大家等著東方甄選再一波回應時,東方甄選直播間選擇直接下架了農嫂食品所有產品。

輿論再一次走向高潮。6元一根的玉米到底貴不貴?東方甄選助農了嗎?直播賣農產品是不是偽命題?

6元一根的鮮食玉米,貴不貴

在這場關于價格的爭議中,辛巴的7毛,董宇輝說的收購價2元,農嫂食品和東方甄選直播間分別的售價3.6元、6元。

為何一根玉米,價格差別這么多?

首先從玉米的分類說起,市場上的玉米按形態和效用可分為三類,一是籽粒玉米,用來做飼料;二是青貯玉米,把玉米和秸稈一起收下來,打碎后發酵用來喂牛;三是鮮食玉米,食用部分為未成熟的幼嫩果粒,在玉米處于幼嫩狀態采收,需通過速凍保鮮或真空包裝,營養、口感均和前兩類不一樣。

網紅辛巴所說的采收價7毛錢的玉米,是籽粒玉米。農嫂食品和東方甄選售賣的玉米,屬于鮮食玉米,這里邊涉及到三個價格:地里收購價、經銷商直播等渠道批發價、面向廣大消費者的市場價。

地里收購價是農民收益的直接體現。鮮食玉米的品質跟源頭種植土壤、種子、種植工藝技術均相關,最后的價格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35斗綜合市場各方消息,收購價在0.85元—2元每根之間。

鮮食玉米不同于普通玉米,采收后呼吸代謝旺盛,養分衰退迅速。想要完成從采摘到入庫的快速鎖鮮,進行長期貯藏或周年供應市場,對制作工藝水平要求極高。研究表明,從采摘到成品限制在3-5小時以內,可有效鎖住鮮食玉米的營養和水分,因此需要專業加工廠進行精深加工,其加工成本高于普通小型加工廠。

開頭提到的農嫂食品,成立于2012年7月,承擔的正是從地里收購玉米,進行精深加工,然后主要針對B端市場銷售的角色。據介紹,農嫂食品主要通過和農戶簽訂種植協議,訂單化生產的方式,目前公司已經擁有100個鮮食玉米種植基地,總種植面積兩千公頃,年加工鮮食玉米達到一億多根,產品賣到全世界16個國家和地區。

有記者曾對農嫂食品大本營吉林省公主嶺農戶采訪,得知當地鮮食玉米的收購價是每根八毛五左右。

位于黑龍江的一家經營鮮食玉米的代工廠發視頻詳細介紹了鮮食玉米成本。工廠以接近0.9元每穗從農民處收購,考慮進生產加工、去損、人力、水電等成本,最終一穗玉米成本2元多,工廠再以2.5元批發價格對外銷售。

也有博主咨詢農嫂食品官方客服,有關其售賣的鮮食玉米批發價格,對方回應稱批發價最低為3.5元每穗。

東方甄選,是農嫂食品的眾多客戶之一。整個鏈條中,農民是產業鏈最上游的貨源,農嫂食品是批發商,而東方甄選是零售商。

有人在說明東方甄選直播間6元一根鮮食玉米不貴的時候,考慮進了玉米前期的生產加工、儲存等成本,實際上這部分工作是東北農嫂在做,東方甄選并未參與到生產和供應鏈環節。

對于東方甄選來說,成本主要在電商、人工、售后等方面。如果如董宇輝所說,東方甄選拿到玉米的價格為2元每根,考慮進后期的銷售成本,其價格在合理范圍內。而在東方甄選下單的粉絲們,更多的甘愿為內容和情懷付費。

東方甄選直播間鮮食玉米的價格,跟市場零售價比較,同樣稱不上貴。

盒馬鮮生的蕓嶺鮮生有機鮮食玉米,兩根350克,14.4元;十月稻田的五常鮮食玉米一盒10根,52.9元。在淘寶上搜鮮食玉米,每根平均價格基本在5元錢以上。

對于農嫂食品來說,其主要市場是TO B的,兼顧著以3.6元每根的價格銷售給C端客戶,以量取勝,也是一種可以理解的商業行為。關鍵在于,在東方甄選出事前,同樣的玉米農嫂食品售價也在6元以上。在東方甄選此番引起爭議后,農嫂食品選擇了降價銷售鮮食玉米并大力宣傳

東方甄選,助農了嗎?

早在東方甄選爆火之初,6元一根的玉米就曾受到關注,由此引發“谷賤傷農”、“谷貴肥商”的討論。6元一根的玉米頻繁引起爭議,說到底人們關心的還是在之中農民賺了多少錢,直播助農了嗎?

幫助農民增收,在農產品銷售層面,有兩大方向,一是把滯銷的產品賣出去,避免爛在地里;二是通過打造品牌,把農產品賣出一個好價格。

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的鮮食玉米,顯然需要的是后者。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謝傳曉向媒體透露的數據,我國玉米種植面積超過六億畝,其中大部分種植的品種為普通玉米,供人食用的鮮食玉米僅有兩三千萬畝。

鮮食玉米不存在爛在地里的情況,但是需要通過打造品牌賣出一個好價格。東北政府、相關企業以及東方甄選等直播平臺,都在努力把東北鮮食玉米打造成像陽澄湖大閘蟹一樣有美譽度和品牌的產品。

比如在黑龍江,《黑龍江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提出,鮮食玉米要由單一糯玉米向甜玉米、甜加糯型多元化發展;外銷由粗放原料批發,向精細包裝、品牌化運營方向轉型;到2025年,鮮食玉米面積230萬畝、產量200萬噸。

此前35斗報道的北緯47度,正是通過鮮食玉米的集約化、品牌化發展,推動全產業鏈上下游種植、養殖、運輸和包裝產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帶動地方經濟。

而背后插刀的農嫂食品,把自己的路走窄了,同時還可能擾亂了一盤大棋。

如果沒有東方甄選的熱度,很少有人知道農嫂食品。農嫂食品作為典型的TO B企業,核心在于口碑,此次東北農嫂插刀客戶東方甄選,以后零售商再選擇與東北農嫂合作時,免不了多幾重顧慮。

如果農嫂食品趁著這次熱度,力站東方甄選,把農嫂食品高端鮮食玉米的形象樹立起來,既有利于集團的長遠發展,還可以更多的回饋農戶,提高鮮食玉米收購價。

有人認為,終端銷售價格最終不會傳遞到農戶,“不管賣多少錢,與農民沒有直接關系”。其實不然,只有把市場做大,打造起知名度,才會有更多的人和錢流入這個領域,最后才有更多的人種地,讓整個市場形成良性循環。

不妨來聽聽農民的聲音。抖音博主、煙薯種植戶隋大瓜講述了自己的經歷,自己長期在外打工,2019年回到家鄉種植煙薯25,當年批發商收購價為1.2元一斤,2021年山東聊城的一個抖音團隊,把煙薯25賣火了,今年地頭收購價就漲到了1.8元到1.9元每斤。在前期投入成本沒有增加的情況下,農民的收益將近翻了一番,以前荒廢的地都種上了煙薯。

他希望那些為農民鳴不平的網友,別好心辦了壞事,“農民不會營銷,如果沒有人推廣,煙臺的蘋果都得爛在樹上。”

打開銷路,收購價才能上來。農業苑數據顯示,2022年東北三省玉米收購價已經大漲價,開放收購玉米的深加工企業也越來越活躍。新玉米報價較去年同期漲了190元每噸,且報價在歷史同期處于最高值。

除了促進農產品銷售,打造品牌層面助農,直播帶貨的形式,還在其他很多方面實現了助農。

董宇輝在直播間談到了利潤分配的事情,一部分反補工廠,給工人加工資;一部分是做成優惠券或積分給客戶;一部分用來完善供應鏈,特別是倉庫物流的事。

農嫂食品雇傭農民采摘種植鮮食玉米;在鮮食玉米加工廠,里面有成百上千的當地農民做各種工作,這些都幫助農民提高了收入。

農產品直播帶貨,道阻且長

上述煙薯種植戶隋大瓜表示,做農產品電商,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買件衣服買雙鞋,你不喜歡了你可以退了它,不耽誤商家再賣,農產品可以嗎?不可以,退回來就爛了,如果消費者不喜歡商家就只能認賠。”

農產品直播的助農功能不可否認,但其存在利潤低、產品標準化低、品控難、物流運輸損耗大、客訴率高等問題,在已持續近三年的直播帶貨大潮里,一直屬于邊緣化產品。除了部分農村博主銷售自家貨品外,更多的主播是從公益帶貨的角度出發參與農產品直播。

目前中國大多數農產品,尤其生鮮農產品,還不是商品,只能叫初級農產品。沒有標準化的產品,不管是在直播間或是其他渠道,都存在銷售困難的問題。渠道對于農產品包裝、分級、等級、質檢報告、食品生產許可認證等均有標準,但是中國 90%以上農戶沒有辦法匹配渠道的標準,就無法在該渠道上進行銷售。

在物流運輸環節,農產品的損耗極大,易流科技董事副總裁曾表示,倉儲、運輸對農產品本身品質的影響超過50%。生鮮農產品區別于工業產品的最大特征是貨架期短,物流運輸、保鮮儲藏都有技術難度,且成本不低。加之缺乏供應鏈基礎設施,流通鏈條冗長,導致大量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被損耗。

目前的模式下商品物流是由生產者負責,直播間通常不會參與,無法保證生鮮農產品運輸過程中的品質,但產品質量、價格、復購率、用戶忠實度都是考量直播帶貨的硬標準。這就導致直播平臺在選品的時候,那些不易運輸、不易保存、非標準化的產品,就被淘汰掉了。

如何讓直播帶貨的大軍把目光聚焦到普通的農產品,而不是那些不愁賣的知名品牌,畢竟,不管是阿拉斯加的鱈魚,還是澳洲的龍蝦,跟普通農戶沒有關系。

這需要一個大的產業鏈布局,打造完整的助農體系。如財經自媒體人劉潤所說,幫農民賣出去東西,不是終點,只是一個起點。

定價終究會回歸到產品本身,因此需要從種植源頭入手,提高效率,提升品質。

提高效率,需要大量推廣機械化種植,減少人力投入。正如俞敏洪老師所說,真正的助農,是用科技提高農民種地的效率。能用科技種1萬畝地的農民,就是比只能用勞動種1畝地的農民,賺更多錢。

提升品質,則是通過需求端的標準帶動種植端的標準化。信息渠道渠道流通的情況下,好東西根本不愁賣,真正滯銷的產品缺少市場競爭力。

35斗高級研究員李靜分析,目前來看,新東方進軍農業還處于很初級的階段,產品多是已經品牌化的產品,實際上還遠沒有發揮直播帶貨的潛在價值,沒能真正解決農產品滯銷最為核心的問題。

當然,這些問題的解決不能指望某一個環節,需要從種子到餐桌全鏈條所有環節共同改善,重塑一種全新的流通供應模式。在這種全新模式下,農產品價值分配體系將有望得到改變,生產端有可能獲得更高利潤,從而真正實現農民增收。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平县| 班戈县| 庐江县| 绥阳县| 金寨县| 喀喇| 神木县| 资溪县| 绵竹市| 平定县| 邳州市| 茂名市| 县级市| 建湖县| 德州市| 普宁市| 赫章县| 花莲市| 定兴县| 开鲁县| 龙井市| 綦江县| 岗巴县| 广宗县| 河西区| 阿尔山市| 绩溪县| 鹿邑县| 方城县| 分宜县| 建宁县| 双城市| 大化| 甘肃省| 蒲城县| 司法| 永宁县| 墨竹工卡县| 徐闻县| 惠东县| 黄骅市|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