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地球威脅人類生存的戲碼多次在好萊塢電影中上演。
為了防止電影中的情節成為現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當地時間9月26日進行撞擊測試,讓一艘宇宙飛船撞擊小行星以嘗試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道。
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試圖改變太空中自然天體的運動。
目前撞擊已成功完成,是否成功改變小行星運行軌道還需數周或數月后才能觀測到。
NASA官網消息顯示,在太空飛行10個月后,NASA執行“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的宇宙飛船于美國東部時間26日晚7點14分成功撞擊一顆名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小行星。
該項目于2021年11月啟動,投資3.25億美元,由NASA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共同執行。
在撞擊“迪莫弗斯”時,NASA飛船速度達到2.25萬公里/小時。飛船上搭載的攝像機傳回了撞擊前的最后畫面。

飛船信號消失后,地面工作人員歡呼慶祝,項目組宣布撞擊任務成功。NASA行星科學部主任格萊茲(Lori Glaze)表示,此次任務開啟了人類新時代,一個人類或有能力阻止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代。
NASA首席科學家和高級氣候顧問卡爾文(Katherine Calvin)還指出,當年恐龍沒有太空項目防止小行星撞地球,但現在“我們有了”。科學家推測,6500萬年前“希克蘇魯伯”(Chicxulub)小行星撞地球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本次被撞擊的小行星“迪莫弗斯”直徑160米,約一個足球場大小,繞著另一顆直徑780米的小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運行。撞擊時,兩顆小行星距離地球1100萬公里,沒有對地球構成威脅。
“迪莫弗斯”繞“迪迪莫斯”一周的時間是11小時55分鐘。NASA希望撞擊能將“迪莫弗斯”的運行時間縮短1%,約10分鐘。目前還無法確定撞擊是否成功改變“迪莫弗斯”的運行軌道,需在數周或數月后才可準確測量軌道變化。
但NASA堅信,由于飛船重量小,撞擊不會對“迪莫弗斯”造成毀滅性沖擊。NASA飛船重量579千克,而“迪莫弗斯”重達50億千克,研究人員將其形容為用高爾夫球車撞擊金字塔。
NASA完成撞擊任務后,歐洲航天局計劃于2024年向“迪莫弗斯”發射飛船,并于2027年對“迪莫弗斯”的撞擊坑和地質進行勘測。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對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的近地天體進行追蹤。預計太空約有2.5萬顆直徑達到140米的近地天體,但目前NASA只觀測到了其中的40%。
2026年,NASA將啟動近地天體觀測項目,以追蹤太陽系中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的天體。